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朝熙 《钓鱼》2006,(22):35-35
钓法钓组:要因鱼因时因地而定,不可中庸,至于钓组,这问题比较难谈,说钓组,就得说钓法,钓法各式各样,总之钓法和钓组应与当时的鱼情水情相对应,钓什么鱼,决定什么钓法,使用什么钓组,还要根据天气因素和水情来加以考虑,池塘钓  相似文献   

2.
《钓鱼》2007,(2)
秋天是钓黑岩鱼的佳期。说到黑岩鱼,流行的钓法有浮漂假饵钓等各种各样的有趣钓法。但大家知道一种在白天大量上鱼的钓法吗?这就是“撒饵钓法”。喜欢钓黑岩鱼者今天可以听听广岛首屈一指的名人——中村幸春先生的详细解说。  相似文献   

3.
野钓双刃剑     
类永藻 《钓鱼》2014,(2):17-17
退休后学“台钓”,是因为听说“台钓”上鱼多,想学会后在野钓中一显身手,但这几年的实践证明,“台钓”用在野钓中或许是把双刃剑。这里说的“台钓”,是指竞技比赛中常用的悬坠钓,说它是“双刃剑”,是说这种钓法在野钓中有利有弊,未必包治百病。  相似文献   

4.
衣善新 《钓鱼》2006,(5):18-19
读了华朝熙钓友的[悬坠钓鲤鱼上钩概率低](见[钓鱼]2006年第2期)文章,有点不同看法。首先,我同意华钓友对悬坠钓的定义:坠不落底,悬于半水。在这些年的钓鱼文章里,有相当多的钓友(包括华钓友)对悬坠钓的理解过于片面。一提悬坠钓,就说是短竿、细线、小钩钓小鱼。一提传统钓,就说是长竿、粗线、大钩钓大鱼。我认为,这样理解是不对的,悬坠钓与传统钓的根本区别是坠是否悬空。不管你用什么竿,用什么线,用什么饵,只要坠悬在半水,都可称为悬坠钓法;只要铅坠落了底,那就是传统钓法(底坠钓法)。一些钓友把跑铅钓法说成是悬坠钓法,无非是美化自己的…  相似文献   

5.
远方 《钓鱼》2007,(1X):39-40
秋天是钓黑岩鱼的佳期。说到黑岩鱼。流行的钓法有浮漂假饵钓等各种各样的有趣钓法。但大家知道一种在白天大量上鱼的钓法吗?这就是“撒饵钓法”。喜欢钓黑岩鱼者今天可以听听广岛首届一指的名人——中村幸春先生的详细解说。  相似文献   

6.
《钓鱼》2007,(18)
路亚钓法,是一种距离中国钓友不远也不近的钓法。说它不远,是因为它在多年前便已经在中国的部分地区传播开来,如果是有心的钓手,总能够在一些货品较齐全的渔具店内发现路亚的踪迹。而在广东、台湾、香港等地,路亚钓法更早已是为钓手们所熟知的钓法,拥有着数量众多的发烧友。说它不近,则是因为虽然它传播进入中国的时间已经不短,但却始终无法获得充分的发展,更别说能够与多年前台湾钓法的传播风潮相提并论了。很多人对于路亚钓法的认识还非常模糊,有的甚至仅限于知晓名称而已。那么,作为一门垂钓技术(暂且称其为技术),路亚钓法在中国会有怎样的境遇呢?  相似文献   

7.
台钓之我见     
一、关于叫法。 我们通常说的台钓,即台湾钓法,即近年来台湾钓友到大陆参加比赛时使用的手竿齐竿线悬坠长脑线底钓的方法。传统钓法是相对台钓而言的大陆钓友传统使用的手竿齐竿线落地坠 短脑线的钓法(其中包括立式漂和七星漂钓法)。这两个钓法名称叫得科学不科学?只要大家都这样叫,没有必要去考证。黄瓜、  相似文献   

8.
史为林 《垂钓》2009,(9):44-45
笔者接触钓鱼,最早是使用传统底坠钓法。后来,悬坠钓盛行,也与时俱进地习练。有阵子,听不少钓友说边诱边钓如何如何好,便也随之跟风。随着拉饵术风靡,边诱边钓似乎已成为众多钓友追求的时髦钓法。有些钓友写文章说“边诱边钓是把鱼装到管子里来钓”——那岂不是一种绝好的钓法?然而,随着笔者不断实践和分析,发现在多数情况下那只是钓者一厢情愿,你并不能把鱼装到管子里。如果说在竞技比赛中或是练竿时采用边诱边钓,还有些道理,因为在竞技比赛中是不允许撒饵做窝的,竿长、线长都有限制;野钓时却不然,如果照搬竞技钓的边诱边钓,  相似文献   

9.
决定传统钓法浮漂沉浮的直接因素是铅坠,而决定台钓漂尖沉浮的直接因素是钓饵,台钓钓饵的作用与传统钓法的铅坠的作用相似。 可以这样说:台钓调漂后,饵即坠。实际垂钓中,台钓钓饵的变化和位移对漂尖的作用与传统钓法中的坠的作用完全相同,不同的是传统钓法浮漂的沉浮是钓饵的位移通过脑线影响铅坠,引起铅坠的位移后才产生浮漂沉浮的;而台钓则是  相似文献   

10.
余淼 《钓鱼》2007,(9X):67-69
路亚钓法,是一种距离中国钓友不远也不近的钓法。说它不远,是因为它在多年前便已经在中国的部分地区传播开来,如果是有心的钓手,总能够在一些货品较齐全的渔具店内发现路亚的踪迹。而在广东、台湾、香港等地,路亚钓法更早已是为钓手们所熟知的钓法,拥有着数量众多的发烧友。说它不近,则是因为虽然它传播进入中国的时间已经不短,但却始终无法获得充分的发展,更别说能够与多年前台湾钓法的传播风潮相提并论了。很多人对于路亚钓法的认识还非常模糊,有的甚至仅限于知晓名称而已。那么,作为一门垂钓技术(暂且称其为技术),路亚钓法在中国会有怎样的境遇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李歌 《中国钓鱼》2005,(5):52-54
②“钓高”的变化空间:“悬坠钓法”钓高的变化空间比之调低可以说更为广阔:  相似文献   

12.
钱邦伦 《钓鱼》2009,(7):32-32
不论是“悬坠”钓法还是“传统”钓法,比较准确地辨别春季鱼食饵的漂相,适时把握起竿的最佳时机,可以说是掌握和提高垂钓技术的一个关键环节,这里笔者根据三十余年的春钓实践经验,谈谈春钓素饵,漂相识别与起竿火候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乐钓沂河鲫     
化绍新 《垂钓》2008,8(7):32-33
钓友们常说沂河里的鲫鱼多,但每次出钓收获都不很理想。其实,想在沂河享受到钓鲫的乐趣,关键是要找对饵料和钓法。  相似文献   

14.
史为林 《钓鱼》2009,(21):24-25
笔者出身于传统底坠钓法,悬坠钓盛行后也练习过悬坠钓。见不少钓友介绍边诱边钓技法,也随之跟风。特别是拉饵风靡以来,边诱边钓似乎已成众多钓友追求的时髦的钓法。有些钓友写文章说“边诱边钓”是把鱼“装到管子里来钓”,那岂不是一种绝好的钓法么?但根据笔者自己的实践和理论分析,多数情况下那只是钓者的一厢情愿,你不能“把鱼装到管子里”。如果说在竞技钓鱼或者为竞技钓鱼而练竿时采用边诱边钓技术,还有些道理,  相似文献   

15.
"夏天到,鱼难钓",主要原因是气温过高,当然还有其他因素所致。但下面列举的诸条渔谚告诉我们,只要把握钓时,合理用饵,加之钓法得当,夏钓也并非难事。一、钓时渔谚说:"早钓黎明,晚钓黄昏,中午钓树阴";"早钓近,午钓深,夕阳西下,钓鱼最佳"。夏  相似文献   

16.
《钓鱼》2006,(21):45-45
<全游动钓组>(1)全游动钓组的装置到上次为止,我们讲解了固定、移动、游动这“三大基本钓组”。从这次开始.我们将向大家讲解最新、最尖端的“全游动钓法”。所谓全游动钓法,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完全不使用固定浮标的棉线结,挡珠等.让钓饵自然而然的沉落下去的钓法。从浅层到深层无处不能探寻,钓饵送到鱼的口边,鱼食饵的时候阻力也很小。实在是可以说成如同梦中的钓法。  相似文献   

17.
华朝熙 《钓鱼》2005,(7):20-20
湖北罗泽武先生的一封公开信,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我看来,这是蓄势已久的一响炸雷。看似是一位钓界无名之辈,跟被一些人顶礼膜拜的“大师…钓王”们在叫板,应该说,是传统钓法跟悬坠钓法在叫板。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上下一片学习“台钓”的风潮中,我以个人的学钓心得,结合国情,觉得大陆不但不应盲目全面地推广“台钓”方法,倒是应从舆论导向上反对推广“台钓”。何出此言?请听我说。 “台钓”者,台湾省钓鱼同仁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的“手竿悬坠底钓(浮钓)法”、“手竿池塘竞技钓鲫法”,或其它什么叫法。大家较为公认的优点是:灵敏度高,诱鱼快,上鱼多,不失为池塘竞技比赛的首选钓法。但是这种钓法也有公认的缺点:装备昂贵,操作复杂,适应性差,尤其是不利于自然水域的生态保护。简言之,“台钓”应属休  相似文献   

19.
《中国钓鱼》2001年第三期刊登的福建南平钓友张尊社《给钓鲫以恰当的定位》一文,其实是在一个看似不失偏颇的标题下,继续几年前对“台湾钓法”的议论。说实在话,在钓鱼活动不断发展的今天,再去为“台湾钓法”和“传统钓法”争个高低,似已无太多意义了。  相似文献   

20.
不少论述台钓钓法或悬坠钓法的文章说,调高钓低的钓组,施钓时,只要钓饵散落,漂尖就要升高,只要升高到调目点,就表明钩上没有鱼饵了。实践和试验表明,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它只适合于浮钓,而对一触一悬状态,一触一拖等状态却不完全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