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知识窗》2008,(9):43-43
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最初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发现的,至今为止,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个有效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是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 晚期,英文缩写为(AIDS),中文译音为“艾滋病”。 “艾滋病病人”是指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临床上出现条件性 感染或恶性肿瘤者。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无症状或尚 不能诊断为艾滋病病人者,英文缩写为(HIV)。 艾滋病病毒于1981年春天,首先发现于美国的洛杉机。起源 于中、东非洲,它贮存于乡间饲养的绿猴身上,42%的绿猴血液中 有艾滋病病毒的相应抗体。所以说,艾滋病的疫源地是非洲。非洲 绿猴是一种中等大小绿色长尾古代猴,体重约十公斤,生长在中  相似文献   

3.
《百科知识》2001,(12):8-9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艾滋病病毒能摧毁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如果失去了抵御常见的、在其他情况下根本没有任何威胁的疾病的能力,就可以诊断为艾滋病。艾滋病痛毒的感染是由Ⅰ型艾滋病病毒和Ⅱ型艾滋病病毒这两种人类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信息》2003,(18):27-27
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和东京大学研究人员最近在实验中发现,用于治疗艾滋病的抗病毒药NELFINAVIR可以抑制非典病毒增殖。 据《朝日新闻》电子版日前报道,实验中,研究人员先让猴子感染上非典病毒,然后施用各种浓度的NELFINAVIR,48小时后的检测结果表明,虽然这种药物对细胞有一些不良影响,但即使少到浓度只有三百分之一,也可以100%控制非典病毒增殖。研究人员认为,原因可能在于NELFINAVIR能够抑制非典病毒增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的传统理论之一是,艾滋病病毒(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T细胞(白细胞的一种)并使其消耗殆尽。由此可以知道,艾滋病病毒对人体免疫系统有强大的攻击力。但是,艾滋病病毒是如何把这种攻击力发挥到极致的,却有不同的研究并得出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艾滋病毒(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起源,英、法、美三国科学家组成研究小组,历时7年,通过检验非洲西部喀麦隆丛林的黑猩猩的粪便,追查到它们体内的艾滋病毒。研究发现,患病的黑猩猩大都生活在喀麦隆的南部。其中,萨那加河流域的黑猩猩感染的SIV病毒(猴免疫缺陷病毒)和人类HIV病毒最相近。正是这一突破性的发现,令科学家相信,人类的HIV病毒就是来自非洲的野生黑猩猩。令科学家兴奋的是,此项研究或许能够为科学家研究SIV基因的演变提供一些有用的线索,从而帮助科学家们了解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如何与体内的SIV病毒“和平共处”…  相似文献   

7.
《金秋科苑》2010,(19):13-13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9月20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拉特格斯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变异的艾滋病病毒HIV-1能够抵抗AZT(叠氮胸苷或齐多夫定,一种广泛用于治疗艾滋病的防护药物),并在原子水平揭示了变异病毒的抗药机理。  相似文献   

8.
抗病毒抗生素17997体内外抗病毒作用及抑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7997是由我国云南省思茅地区分离的一株链 霉菌所产生的广谱抗病毒抗生素,为非核苷类化合物。在细胞培养内,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 、Ⅱ型,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水疱性口炎病毒及柯萨奇病毒B3均有明显抑制作用,IC50在微摩尔或低于微摩尔水平。体内实验对小鼠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及Ⅱ型脑炎有统计显 著性的治疗效果,可降低死亡率,延长小鼠平均生存日;对恒河猴的猴免疫缺陷病毒急性感 染,17997预防加治疗给药可降低血浆病毒滴度;对家兔单纯疱疹病毒Ⅰ型角膜炎有统计意 义的治疗效果;对豚鼠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皮肤感染及乳牛乳头纤维瘤均有治疗作用。17997 无直接灭活病毒作用,不影响病毒吸附及释放,对病毒核酸聚合酶无抑制活性,可能作用于 病毒复制循环的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9.
根据《独立报》进行的一项史无前例的调查,大多数参与艾滋病研究的科学家认为,现在研制艾滋病病毒(HIV)疫苗的前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悲观,一些科学家甚至承认,也许永远不可能研制出有效的艾滋病疫苗。去年年底,有望成功的一种艾滋病疫苗试验失败,此后深深的悲观情绪便在世界各地的艾滋病科研人员中蔓延开来。25年来,研发艾滋病病毒疫苗的努力不断遭受挫折,这次是最近发生的一次挫败。  相似文献   

10.
《发明与创新》2007,(9):23-23
无法彻底从机体中根除艾滋病病毒始终是艾滋病治疗中的一大难题。经过大量研究,一个由法国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联合小组终于发现肠淋巴结是艾滋病病毒在机体中的藏身之处,从而揭示了艾滋病病毒“复活”的原因,这使艾滋病研究又向前迈进一步。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为AIDS。艾滋病被发现不久就成为世界性的最受公众关注的传染病。我国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截止到1999年9月底,全国报告艾滋病病毒(英文缩写为HIV)感染者人数为15088人,艾滋病病人477人,其中240人已死  相似文献   

12.
《大众科技》2007,(9):8-8
无法彻底从机体中根除艾滋病病毒始终是艾滋病治疗中的一大难题。经过大量研究,一个由法国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联合小组终于发现肠淋巴结是艾滋病病毒在机体中的藏身之处,从而揭示了艾滋病病毒“复活”的原因,这使艾滋病研究又向前迈进一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百科知识》2011,(23):11-11
中国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结果提示,泪腺和泪液相关的组织、器官很可能成为艾滋病病毒(HIV)的新“据点”,HIV极可能通过泪液发生传染。这是国际上首个针对艾滋病患者泪液中HIV病毒载量进行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中国》2006,(9):15-15
英国圣安德鲁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公布,非洲西部雄性灰鼻猴(Cercopithecus nictitans)能把不同的声音组合在一起,构造复杂的信息。这是科学家首次发现猴子能像人一样,把“字”串在一起来表达比较复杂的事物。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信息》2003,(18):28-28
医学研究中重要的实验动物恒河猴,目前在美国严重短缺。“猴荒”加剧导致猴价飞涨,一些科学家被迫去买他人用过的猴子,甚至有人订购还未出生的“猴子期货”。 据《波士顿环球报》9日报道,美国政府资助的8个负责繁殖恒河猴的研究中心,目前拥有的猴子数量已从1996年的1.2万只上升到1.5万只,但还是供不应求。5年前,一只实验用恒河猴在美国大概要卖到1000美元,如今的价位是5000到1万美元。 由于实验用猴子紧缺,一些研究人员无法开展研究,不少项目被迫拖延,这些都阻碍了科学家展开人类基因组、器官移植和干细胞等研究项目,也拖后了重要的艾滋病疫苗研究课题。为此,科学家们已经向负责分配医学科研经费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建议,花费1亿美  相似文献   

16.
张田勘 《百科知识》2022,(29):44-45
<正>科学家发现疾病和防治疾病是十分艰巨的挑战,但是,也许你并不了解,给疾病和病原体(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命名也很难,而且越来越难。今年5月,在欧洲发现猴痘之后,有研究人员给世界卫生组织(WHO)写信称,应当对猴痘重新命名,因为现在的猴痘在发病地区、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上都有了变化。经过几个月的酝酿和数轮讨论之后,世界卫生组织于8月12日面向全球为猴痘征集新名称。  相似文献   

17.
刘宁宁 《百科知识》2012,(10):14-16
正人类的一些疾病是从动物传播到人的,也有一些疾病是人畜共患病。从动物传播到人的最典型的现代疾病莫过于艾滋病。对艾滋病病原体的调查发现,最初的艾滋病病毒(HIV)来源于灵长类动物。其中,HIV-1来自于非洲黑猩猩,而HIV-2来自于非洲黑白眉猴。但是,不只是动物可以把  相似文献   

18.
田立 《百科知识》2004,(1):32-33
近20年前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发现之争在今天有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而通过这个故事可以明了,其实是因为一个研究中的意外事故造成了对美国科学家盖洛(Gallo)的冤枉,此前,世人一直认为是他剽窃了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蒙特尼尔(LucMontagnier)发现的HIV。  相似文献   

19.
<正>一般来讲,病毒有特定的宿主,植物病毒很少能在动物细胞中存活,但也有例外的情况。最近有科学家发现,一种常见绿藻病毒竟然可以感染人和动物,并能导致人类大脑功能下降。埃博拉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原本是非人类特异性病毒,但它们进化出了特定能力,成  相似文献   

20.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科学家在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患的血液中,确认了新型的HIV抑制蛋白。在实验室的研究中,这种名为CXCL4或PF-4的蛋白质可与HIV直接结合,使其无法依附或进入人体细胞。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