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新学期,老师走上讲台,微笑着开始新课程。 他说:“作为老师,我想给你们mentor(良师益友、 伯乐)式的、能指引你们的帮助。至于能否成材, 就要取决于你们的悟性和追求。”他告诉大家,在 书本知识之外,更重要是获得一种vision(先见之 明),一种逻辑思维方式。 “有谁玩过蟋蟀吗?”他忽然问。 一位男生回答:“我玩过,可好玩了。” 一位女生说:“蟋蟀有个雅号,叫‘促织’。 我爸说,这种虫子让人玩物丧志。” 老师说:“先不讨论蟋蟀的是非,我讲个有 关蟋蟀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位昆虫学家和他…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和朋友走在纽约闹市区的时报广场上。正是午餐时间,广场上车水马龙,警笛声、喇叭声、高分贝的音乐声、过往行人的说话声,不绝于耳。突然,这个人对朋友说:“我听到有蟋蟀在叫。”“什么?你疯了么?”朋友说,“在这么嘈杂的环境里怎么可能听得到蟋蟀的叫声!”这个人什么也不说,径直走向附近的一个花丛,很快在里面找到一只小小的蟋蟀。朋友惊讶地说:“太不寻常了,你有超人的耳朵。”“不。”他回答道,“我的耳朵和你的没什么不同。有时候,能听到什么取决于你想听到什么。”为了验证自己的话,他从兜里掏出几枚硬币,随意扔在地上。硬币撞击…  相似文献   

3.
用心听     
一个印第安人和他的朋友走在纽约的闹市区。突然间,印第安人说:“我听见一只蟋蟀在叫。”他的朋友回答:“你发神经,不可能的。”“不!我听到有一只蟋蟀,真的,我敢确定,没有错。”  相似文献   

4.
一、激趣导入1 .师 :(拿出放大的蟋蟀 )认识这小东西吗 ?叫什么 ?生 :蟋蟀。师 :这是它的大名 ,小名叫什么 ?生 :蛐蛐。放大的小东西———蟋蟀不仅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蟋蟀 ,而且激起平时就喜欢小昆虫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师 :“蟋蟀”两字怎么写 ,老师忘了 ,谁帮老师一下 ?接下 ,学生说字形 ,老师板书“蟋蟀” ,全班学生在手心上写一遍。教师大智若愚 ,让学生帮助老师说字形 ,调动学习积极性 ,全班学生在手心上写一遍 ,让学生牢记“蟋蟀”字形。2 .师 :小家伙虽小 ,但人缘特好 ,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 ,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 ?(好斗、唱歌、…  相似文献   

5.
蟋蟀     
一个人和朋友走在纽约闹市区的时报广场上。正是午餐时间,广场上车水马龙,警笛声、喇叭声、高分贝的音乐声、过往行人的说话声,不绝于耳。突然,这个人对朋友说:“我听到有蟋蟀在叫。”“什么?你疯了么?”朋友说,“在这么嘈杂的环境里怎么可能听得到蟋蟀的叫声!”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和朋友走在纽约闹市区的时代广场上。正是午餐时间,广场上车水马龙,警笛声、喇叭声、高分贝的音乐声、过往行人的说话声,不绝于耳。突然,这个人对朋友说:“我听到有蟋蟀的叫声!”这个人径直走向附近的一个花丛,很快从里面找到一只小小的蟋蟀。朋友惊讶地说:“太不寻常了,你有超人的耳朵。”“不。”他回答道,“我的耳朵和你的没什么不同。能听到什么全取决于你想听到什么。”为了验证自己的话,他从兜里掏出几枚硬币,随意扔在地上。硬币撞击地面的声音引得路人纷纷转过头来,想看看是谁丢了钱。于是这个人说:“看到了吧?大家都能听到钱…  相似文献   

7.
我们一口曹 囊譬磐j≯i?。《蟋蟀的住宅》 (第9册)疑煮揭秘: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蟋蟀怎么会弹琴呢?解决方黎: 这句话是把蟋蟀当做人来写。“平台”可指人住的平房,这里指蟋蟀的住宅;“弹琴”,把一个动物歌唱家的生活刻画得活灵活现,而这一切又是在“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进行的,蟋蟀多么富有情趣呀!从中流露出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素养提升i 1.想一想:下列小动物的俗称是什么?蟋蟀( ) 蝉(,-j熬蟾蜍( )r磷:。,鬻川,腰()年()鬻)背()腰( )飞( )舞 ( )立( )群0000000i|《年郎织专心jjll|i警jii尊j曩0 0秀0露囊_ij …  相似文献   

8.
原作节选 蟋蟀 蟋蟀们在草丛中歌唱着.他们唱起了一曲悲伤又单调的、夏天的挽歌.“夏天去了,”他们唱,“去了,去了.夏天正在死亡,死亡.” 蟋蟀感到他们有责任警告每一个人,夏日的好时光不会永远继续下去.即使到了一年中最美丽的日子——夏即将被点染成秋的那一天——蟋蟀们也还是在传唱着这些有关悲伤与变迁的传说.  相似文献   

9.
导读语:所有的经典都具有使人心跳不已的品质,一本好书就是一个温馨的回忆,能打动人,让人心醉。乔治·塞尔登《时代广场的蟋蟀》就是让我们心跳不已的一部好书。那个叫柴斯特的蟋蟀,那个来自乡下的蟋蟀,以他的纯朴和善良给那些见多识广的城里人带去了多少欢乐的笑声。他改变了白利尼一家的经济状况,却没有找到自己的幸福和快乐,他依然怀念乡下的炊烟、树、清澈的天空,收获的玉米……是啊。读完《时代广场的蟋蟀》,让我们有一种想家的感觉,直到现在,我依然怀念那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童年的小山村,我仿佛又看到了夜深人静时,那个小男孩坐在自家的小院仰望天空,看皎洁的月亮在白云中行走的情景;又体会到了放牛的小孩躺在山坡上听风刮过草顶的声音的心情……让我们一起重温《时代广场的蟋蟀》的鸣叫,重新体会那种叫人温暖的情节,如果你没有读过这本书,就快找来细细地阅读吧,听听那种使人心慌、使人心动、使人心疼、使人心碎的蟋蟀的快乐鸣叫,一起寻找快乐的源泉。  相似文献   

10.
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去学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采用语言激趣、设置悬念、创设情景、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等教学方法,做好导向作用,让学生探究潜能与欲望有所指向。如教学《蟋蟀的住宅》一课时,笔者借助课件展示——老师漂亮的住宅和蟋蟀的住宅,让学生对比,直击课文内容:“孩子们,谁的住宅大?漂亮?”生:“老师的漂亮。”师:“对,可老师的住宅一点也不出名呢,出名的却是蟋蟀的住宅。老师还真有点不服气呢,现在我们一起去参观蟋蟀的住宅,看看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独特之处,好吗?”学生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就顺即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这节课中,笔者一直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先知道蟋蟀住宅出名的这个结果,再寻求出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张某的看法对不对?——引进时代活水,开发创造潜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应注意把时代的“活水”——当今大千世界的有关信息引进课堂,让学生用已学的知识去比较、分析、综合,找到正确的答案,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学生的知识在迁移过程中往往会爆发出创造性的思维的火花。我在教了《促织》后没有让学生孤立地谈对当时社会的认识,而是出了下面这道思考题: 《文汇报》85年1月11日摘载一条消息: “为添生活情趣,天津成立蟋蟀协会。据《天津日报》报道:天津市新近成立了一个“中华蟋蟀协会”。中华蟋蟀协会成立后,将定期开展各种“量级”的大奖赛,以奖章、奖杯、奖金等形式促进蟋蟀的饲养。”  相似文献   

12.
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住宅、隐蔽”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拟人、比喻、对比等表达方法。3.养成学生独立思考、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4.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学习重点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其修建的经过,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学习难点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教学准备学生:读熟课文,画出不懂的句子,找出描写蟋蟀住宅样子的句子。教师:准备“画有蟋蟀住宅的一部分”的剖面图。教学过程课前活动:1.同学们喜欢…  相似文献   

13.
蟋蟀声声     
丁超 《老年教育》2008,(9):44-44
九月返乡,住在童年的老屋里。听到那久违的蟋蟀鸣唱,不禁想起了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童年,我是一个捉蟋蟀、斗蟋蟀的能手、彻头彻尾的“蟋蟀迷”。参军后,秋日里行军宿营的时候,偶尔听到蟋蟀鸣叫声,心头总会激动一阵,那种抹不去的“蟋蟀情结”,现在的年轻人恐怕少有了。  相似文献   

14.
捉蟋蟀     
晚上,我吵着让爸爸带我去游泳,爸爸灵机一动,说:“你要去捉蟋蟀还是要去游泳?”我一听捉蟋蟀,一蹦三尺高,连忙说:“当然要去捉蟋蟀了。”于是,我们拿着手电筒、盒子和网出发了。爸爸告诉我:“注意听声音,有蟋蟀声传来的地方肯定就有蟋蟀。”于是,我竖着耳朵听声音,终于听见一块石头底下有“嚁嚁”的声音,于是我就打着手电筒,翻开石块,却什么也没有看见。我又去别的地方找,忽然听见无花果树下有叫声,我就轻轻地走过去。可它躲在树下,我又没法钻进去,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开了。我看见爸爸用一根草插进一个小小的洞里,我问爸爸这是干什么,爸爸说:…  相似文献   

15.
绿色的圈椅     
小蟋蟀早晨去上学的时候,看见老蟋蟀正在散步,就主动向他打招呼。“嗨,您好!”小蟋蟀说。“嗨,你好!”老蟋蟀说。小蟋蟀放学了,老蟋蟀老远就向小蟋蟀打招呼:“喂,放学啦?”,小蟋蟀说:“是的,放学了。”他俩天天如此。有一天,小蟋蟀路过大槐树时,发现老蟋蟀不在那儿。小蟋蟀想:“老蟋蟀可能有别的事儿。”可是,过了好几天,小蟋蟀还是没有看见老蟋蟀。于是,小蟋蟀就问妈妈:“妈妈,老蟋蟀呢?”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目标】1.画“住宅示意图”,认识住宅的特点。2.列“建造工具单”,讲述建造过程。3.整理信息,作一场“科学微讲座”。【教学流程】一、认识蟋蟀,画住宅示意图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认识蟋蟀吗?(1)出示图片,认识不同的蟋蟀。(2)你能指出蟋蟀各个部位的名称吗?学生指认蟋蟀各部位:蟋蟀这几个部位分别叫触须、前足、中足、后足、后腿、大颚、锯须。  相似文献   

17.
《蟋蟀的住宅》一文是19世纪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所著。作者通过介绍蟋蟀住宅的特点及用它柔弱的工具怎样建造住宅,借以赞扬了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自食其力,热爱劳动的品质。文中采用多种修辞手法,把文章描绘得具体、形象、生动。拟人 1.蟋蟀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主人有的是时间。句中的“专家”、“主人”是把蟋蟀比作人。2.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蟋蟀就在这  相似文献   

18.
“促织”:即蟋蟀。为直翅目蟋蟀科蟋蟀属昆虫。以卵在土中越冬。翌春,孵化为幼虫。蜕皮数次,入秋,羽化为成虫。蟋蟀称为“促织”。就是因为立秋后,此虫才盛为发生,“但闻四壁虫声唧唧”,似催促人们纺织,早作御寒之计。《诗经》云:“蟋蟀在堂,岁肇其暮”,“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促织之戏”:在封建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里,剥削阶级及游手好闲之徒,常利用雄性动物的争斗作为娱乐,并对其胜负进行赌博。如西班牙人的斗牛,马来亚等地的斗鸡即是。我国唐代好  相似文献   

19.
    
中文的“秋”字,在甲骨文里,是一只蟋蟀的造型,发音也拟蟋蟀鸣叫而来。蟋蟀是秋天的鸣虫.秋天又是收获的季节,汉字演变的结果,象形字“秋”成了现在的模样:禾谷熟,似火灼,丰收了。英国人的秋,叫“autumn”,源自拉丁文,有成熟、渐衰的意思。  相似文献   

20.
知识之窗     
高中三册课文有《促织》一篇.“促织”两字注明是蟋蟀.蟋蟀为何叫“促织”?古代分男耕女织.一家人穿的衣服都是靠主妇一人织布来供给的.到每年夏末秋初,蟋蟀开始叫了,好象在催促主妇赶快给一家人再织布,所以就把蟋蟀叫“促织”,意思是“催促织布的小虫”.所以古有“促织鸣,懒妇惊”之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