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在泉州当选为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及开展"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背景下。充分利用闽南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特点,根据泉州当地闽南文化资源,从闽南民系与文化、闽南名胜、闽南建筑、闽南先贤等方面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历史教材与乡土教材和校本课程资源有机结合,渗透闽南文化的传承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究,效果明显,充分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海峡西岸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泉州加大闽南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力度,推动闽南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和可能。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在分析当前对闽南民俗文化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文化创意产业群的想法,进一步增强对闽南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  相似文献   

3.
由泉州师院和台湾成功大学闽南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两岸闽南文化的传承创新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围绕闽南文化的起源、发展、传承、创新展开了深入的研讨。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分支,已经走向世界。学者们在提升“两岸文化共同体”的整体化认识、促进闽南文化研究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闽南传统建筑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泉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闽南建筑文化莫过于红砖古厝。然而如今在城市现代化的浪潮下,闽南传统建筑文化正渐渐走向消亡。根据这一现状,本文探讨了加强土建人才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素养的培养与闽南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系,论述了从政府投入、行业协会的作用及土建人才的继续教育诸方面来提升土建人才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素养,更好地传承与发扬闽南传统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5.
城市品牌是城市个性、城市资源和城市发展的综合体现。城市品牌营销战略是整合城市资源、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前提。目前,泉州在经济、港口、旅游、历史文化等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城市化发展动力不足、城市品牌影响力不够。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发展乃大势所趋,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必须树立泉州城市品牌,全力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工贸港口城市"。本文将品牌营销理念引入城市竞争之中,以期探索出一条提升泉州城市竞争力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6.
闽南文化是闽文化中极富特色、影响深远的地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曾先后在厦门、泉州召开第一届、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之后,闽南文化进一步引起了省内外各界的广泛重视,这方面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为交流最新的闽南文化研究成果,推动闽南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推进闽南文化的传承、创新与传播,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合作,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与漳州市政协决定于今年11月在漳州市联合举办“第三届闽南文化研讨会”。会议的主要议题有:闽南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闽南民系形成过程与地域分布、闽南史前考古研究、历代名人对闽南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闽南民间信仰在闽台交流中的影响与作用等。  相似文献   

7.
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区域文化的孕育下,泉州地区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闽南语民歌。泉州民歌具有明显的地方区域特色,并在与闽南戏曲音乐及泉州南音相互交融中形成自己鲜明的音乐风格,成为当代闽南语音乐创作和地方音乐教育的丰富素材。文章以泉州民歌为研究对象,从民歌的体裁、音乐特点等角度对其地方区域特点及音乐风格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研究汉语,得从研究活生生的方言入手。泉州方言作为古汉语的“活化石”,同时承载着丰厚的闽南文化。林华东教授《泉州方言研究》就泉州方言作了深入的源流考察和理论阐释,在泉州方言语言、词汇、语法特点探索的基础上展开文化层面的系统分析,对语言的生存和流播以及泉州方言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等作了富有见地的探索,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见解。该书的出版,对于发掘和弘扬泉州方言乃至闽南方言、实践闽南文化生态的保护等,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泉州的运动鞋服品牌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制定和实施品牌战略是鞋服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差异化策略是品牌战略的核心问题,也是品牌战略成功的关键点。文章分别从品牌定位、运动产品、品牌形象、品牌文化、营销模式、市场定位、推广方式、顾客感知等八个方面,全面解析了泉州地区运动鞋服品牌差异化的实施状况,不仅对鞋服企业具有借鉴作用,而且能够促进泉州地区发展,为海西经济区建设做贡献。  相似文献   

10.
泉州申遗成功,体现了泉州作为宋元中国杰出的对外经济与文化交流窗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以及世界海洋贸易中心港口的突出价值,意味着泉州作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将极大助推“宋元中国看泉州”的城市品牌提升。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下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利用文化学和传播学相关知识,探讨申遗成功后泉州城市品牌提升的路径,是贯彻落实泉州创建世界遗产典范城市的关键,也是打造海丝名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泉州学80年     
泉州学的发端不迟于1926年,至今已有80年了。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的教授们开了泉州学研究风气之先。吴堃先生是泉州学主要奠基者之一,吴文良先生和庄为玑先生是泉州学研究的代表学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是泉州学研究崛起及发展的重要时期,泉州学研究所的成立,对泉州学研究的深入及学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未来泉州市经济的发展将面临诸多气象灾害的威胁.本文在分析了泉州市历史上气象灾害发生发展的规律后提出了相应的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主要探讨泉州东海新区的开发建设中,如何在土地开发利用中引入机会成本理念,以及从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定位理念出发,做好城市经营,实现城市土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泉州古民居建筑俗称“皇宫起”、“汉宫体”,其建筑形制、风格、名称源自古代中原,一千多年来。泉州古民居建筑名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语言学,化学角度探究泉州古民居建筑化的源流变化与化意蕴。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5.
泉州市药用两栖动物资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泉州市药用两栖动物的种类及其用途,经整理鉴定,泉州药用两栖动物隶属于5科6属16种,其中,有1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12种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章的研究将对泉州市的药用两栖动物资源开发与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经商和传教是中世纪的永恒话题,同样地,商业和宗教沟通了亚美尼亚人与泉州的联系。亚美尼亚人与来泉州的其他民族共同对泉州的多元文化产生影响,尤其对泉州的基督教事业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行为的准则、成功的核心,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的作用越发明显.泉州民企的企业文化建设基本上处在一个初始阶段,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了泉州民企的转型升级.因此,泉州民企要寻求突破就必须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虽然西洋歌剧在文化嬗变的五四时期,便翻卷着美声的千堆雪漫上神州海岸,以其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悦耳动听,高山仰止的磅礴气势,摄取了音乐东方人的魂魄,但泉州歌剧却要待到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大军文工团咚咚的腰鼓打进泉州城以后才开始烂漫。从她回响在泉州文艺舞台的那一天起,泉州歌剧就立足侨乡,颠簸前行,智慧求索歌剧的泉州化,终于化就气韵动人的"台湾舞女",结出飘散着侨乡馥郁的"素馨花",与泉州历史和当代不同时段的社会、文化变迁形成彼此借重、相互托举的共谋关系。  相似文献   

19.
泉州沿海地区的“相摃”习俗,在表现形式上无大差异,但在具体内容上则有所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掷石(摃石)战和掷火(摃火)战两种。其中有掷石战习俗的地方较多,曾见于惠安、晋江、石狮等沿海地区。较为独特的掷火战习俗,似仅见于晋江东石。“斗石”游艺民俗东亚各国的历史上均存在过,泉州的“相摃”习俗的学术价值,主要在于比较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