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在历史上只存在了三年多即遭查封,但它所培养的两百多名学生却将晓庄的薪火传遍了祖国大地,从而也将生活教育的种子播撒到广袤的中华大地。在晓庄学校被查封前,晓庄的师生即在南京、淮安创办了数所乡村小学和乡村幼稚园,也协助浙江同仁创办了湘湖乡村师范;学校被查封后,晓庄师生的身影即活跃在近如苏浙沪皖鲁豫冀赣、远如陕甘黔闽粤桂渝港甚至台湾和泰国……他们在这些地方或办学,或从事其他教育活动,用他们的生命续写着从晓庄开始的乡村教育诗篇。这既是晓庄历史的延续,也是生活教育试验的延续。  相似文献   

2.
蒋超群 《生活教育》2014,(19):30-34
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仅仅培养从事乡村教育的教师,而是通过晓庄师范培养乡村改造家,进而改造中国的乡村社会,最终建立一个民主自治的现代化的中国乡村。陶行知的乡村改造目标与国民党政府的集权,一党训政产生不可调和的冲突,这是南京国民党政府最终查封晓庄,通缉陶行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最早提倡乡村教育的先行者。他在《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中说:“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决心把乡村学校办成农村生活的中心,而当时最感困难的问题,是缺乏乡村小学教师,因此,他于1927年3月15日,在南京和平门外晓庄创办了一所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师范学校。该校于1930年4月14日被国民党反动政府封闭。晓庄师范学校虽然存在的时间仅三年,但在旧中国师范教育的混乱中,找到了一条出路,为中华民族培养了大批人才。同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也在晓庄师范学校得以形成和发展。下面仅就陶行知的乡村师范教育思想中的有关问题作一点粗浅的述评。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推行民主办学的方针,开展生活教育和.乡村社会建设与改造运动。学校成为国内进步青年云集之地。在中共南京市委领导下,晓庄学校党团组织团结进步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和斗争,晓庄学校成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革命的温床”和中共南京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5.
在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28年晓庄党支部成立以后,相继开展了驱逐国家主义派、发展武装力量等活动,并成功组织了大规模的反帝反封建游行活动,扩大了晓庄党支部的影响力,成为了南京地区最好的学校党支部。中共在晓庄的活动也是陶行知最终成为党外布尔什维克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6.
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九二六年和几位朋友在南京郊外晓庄办了一所乡村学校,但不久就被国民党反动政府查封了,陶行知先生及教师也被迫离开了晓庄。有一天,晓庄学校的学生给陶先生写信,把学生之间开展互教互  相似文献   

7.
坐落在“六朝古都”的南京晓庄学院,始于1927年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2000年,由原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南京教育学院、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成为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原《南京教育学院学报》、《南京师范专科学报》也发展成《南京晓庄学院学报》,“六朝研究”是该刊重点建设的特色栏目。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研究中的“晓庄学派”是以陶行知创立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的老师和学生为主体的学术共同体,在地缘上,源于晓庄师范学校;在学缘上,由陶行知亲授;在业缘上,共同推进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实践。对“晓庄学派”的研究,是陶行知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先生于1927年3月15日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开始了中国近代“生活教育”理论的试验,也是乡村教育运动的发端。本文对1927—1930年4月晓庄试验乡村师范的教育、教学活动,师生生活,与国内外教育界的交流等方面的主要事件作了简要的概述并附注释。  相似文献   

10.
影像陶行知     
为新安小学题词1929年春,为发展江苏北部乡村小学教育,陶行知派晓庄师范学生李友梅等到淮安创办新安小学。晓庄师范被封闭后,汪达之临危受命主持工作。陶行知写  相似文献   

11.
到徐公桥去     
前几天读了在晓庄一本小册后,有几位朋友,约我趁春假期内,去实地参观。那晓庄办理乡村教育,不消说是名开全国了。可是晓庄之约,尚未成行,昨天先到了徐公桥去。参观之下,觉得那里农村事业的改进,也迅速可惊。虽然有的地方,「不免是摸黑路,不免是试验,」—这两句是在晓庄李序的话。—姑就鄙见所及,  相似文献   

12.
<正>陶行知(1891~1946年)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一生都很关注职业教育。1918年,他著文《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提出自己的职业教育观,认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晓庄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这既是他乡村教育实验的起步,也是从实践中贯彻生利主义职业教育的开始。晓庄师范学校由陶行知自任校长,初始学校仅设两院,第一院是乡村小学师范院,赵叔愚任院长;第二院为乡村幼稚师范院,陈鹤琴任院长。附设燕子矶、尧化门和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民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理论宣扬和政府当局的全面推动下,乡村建设运动蔚然兴起.乡村师范学校被赋予培养乡村师资、普及乡村教育、实现乡村自治和改造乡村社会的责任,陶行知兴办的晓庄师范成为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有机结合的典范.乡村师范、乡村教师与乡村社会存在着天然而广泛的联系,乡村师范为共产党早期活动提供了革命温床和生力军,对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民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理论宣扬和政府当局的全面推动下,乡村建设运动蔚然兴起.乡村师范学校被赋予培养乡村师资、普及乡村教育、实现乡村自治和改造乡村社会的责任,陶行知兴办的晓庄师范成为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有机结合的典范.乡村师范、乡村教师与乡村社会存在着天然而广泛的联系,乡村师范为共产党早期活动提供了革命温床和生力军,对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冯玉祥,安徽巢县人,我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也是民革的创始人之一。1927年12月,冯玉祥在河南总督任上,曾电邀陶行知任河南省教育厅长。陶行知因晓庄乡村师范创办伊始,并立志通过改革乡村教育为农民谋  相似文献   

16.
金林祥 《上海教育》2009,(15):44-45
青年时期的李楚材,是陶行知在晓庄师范最早的13位学生之一,是我国乡村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鉴于中国以农立国,乡村教育是立国之根本,以及旧中国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必须悬崖勒马,另找生路的认识,陶行知决心筹集100万元基金,征集100万位同志,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项社会运动,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从而改进乡村生活和推进乡村建设。在南京神策门外老山脚下,陶行知先生创办了试验乡村师范,即后来的晓庄师范;在南京栖霞山脚下,黄质夫先生则创办了栖霞乡村师范,即今南京栖霞中学前身。  相似文献   

18.
徐莹晖 《生活教育》2011,(11):35-36
《改造乡村小学的几个建议》为陶行知的一篇佚文,原载于《江宁县教育行政月刊》1928年第14期。此文是陶行知应南京晓庄师范所在地江宁县教育局之邀,于1928年8月为其开办的暑期学校所做的演讲,由谢震笔记。陶行知在演讲中从乡村小学教育的重要性、改造乡村小学的方法、乡村小学教师的培养要求以及  相似文献   

19.
他是农民的儿子,是在乡村接受的小学、初中、高中教育,1981年从晓庄师范毕业又回到乡村任教,在江宁小学教育这片土地上已经耕耘近30年了。长期乡俗民风的浸润,造就了他质朴自然的人格特征,也铸就了他追寻本真的教育主张。  相似文献   

20.
王文岭 《生活教育》2012,(16):24-28
在全国乡村教育运动高涨之际,为顺应新广东建设的要求,广东省于1930年前后大力兴办乡村师范学校,或派员参观南京晓庄乡村师范,考察江浙乡村教育;或聘请生活教育者入粤办理乡村师范和乡村教育。生活教育在广东生根开花,极大地推动了广东乡村师范和乡村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也使广东乡村师范和乡村教育汇入到陶行知领导的生活教育运动的洪流中,在生活教育运动史上有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