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近代幕末"尊皇攘夷"的代表人物之一吉田松阴,是日本近代对外扩张的"设计师",而吉田松阴的得意门生、有着"日本陆军鼻祖"之称的山县有朋,继承了吉田松阴的扩张主义思想体系,通过内阁确立了日本近代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并将包括我国台湾在内的东亚地区作为其"利益线"。甲午战争之后中日两国签署的《马关条约》,第一次以政府间条约的形式,将中国的台湾割让给日本,成为中日关系中台湾问题的缘起。可以说,是甲午战争改变了台湾的命运,是甲午战争开启了台湾问题的序幕。  相似文献   

2.
某年夏天游宝岛台湾,偶拾趣趣闻,以飨读者。人有一时之急,而方便之处则名称各异,内地叫公厕,香港称洗手间,日本是御手洗,美国叫RestRoom,加拿大是WashRoom,欧洲则称Toilet。甫抵台湾,向一路人打听厕所何在。他先是一愣,继而指我方向,及抵门前一看,上面赫然写着:“男化妆室”。台湾旅趣一则@辜列  相似文献   

3.
凡教育工作者,在班级管理中,时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位女生头上别了款新颖别致的发夹,没几天,班中会有好几位女生也出现了类似的发夹;一位男生看漫画书,不多久,和他要好的几位同学也在传看漫画书……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从众行为。  相似文献   

4.
1874年日本对我国台湾的侵略是日本侵华的开端。日本侵略台湾的动因,除觊觎台湾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饶的物产外,通过对外侵略逐步摆脱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控制,同时转移内乱,也是日本政府侵略台湾的重要原因。美国对日本的支持和怂恿,对日本侵略台湾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街角有家书店。这天放学后,小学生可可走进了书店。"小朋友,你想要什么样的书?"营业员笑吟吟地迎上来。"有魔法漫画书吗?"可可问。营业员点点头,把可可带到了书店的另一头。那里的架子上,排列着许多新出版的魔法漫画书。不一会儿,可可的同学严伟也进来了。他们交谈起来。可可说:"明天是9月8日,是罗里的生日,我想送一本魔法漫画书给他。"  相似文献   

6.
198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之后,清朝政府同日本国签订<马关条约>,台湾从此沦为日本殖民地长达50年之久.期间,日本殖民当局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和"同化"政策,妄图割断台湾人民同中国大陆的历史文化联系,将台湾人民同化为日本的"忠良臣民",将台湾变成他们永久的殖民地.然而60年的今天,李登辉和陈水扁当局步日本殖民者的后尘,大搞"台独"的"去中国化"活动,以实现他们搞"两国论"的迷梦.历史将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陆惯称台湾的少数民族为高山族。高山族不是本民族的自称,是外族的称呼。这一名称是就台湾少数民族分布的地理环境而言的,他们主要分布在台湾本岛中部山脉地带,大部分住在高山上,因此,称他们为高山族。台湾当地则称他们为山地同胞,简称山胞。其实,山地同胞又...  相似文献   

8.
黄新宪 《教育评论》2012,(4):123-125
所谓小学校,指日本占领台湾后,专为在台湾的日本人子弟开办的初等教育性质的学校。"小学校虽然设有明文规定是日本儿童唯一进入的学校,可是,事实上进入小学校读书,是日本儿童特有的权利。"①与此同时,又专为台湾民众子弟开办了公学校。通过这两类学校将日本儿童和台湾儿童区隔开来,实行所谓差别教育。本文试图通过对小学校发展源流及主要特征的粗浅探讨,来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对台湾民众实施教育歧视政策的反动本质。  相似文献   

9.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它的名称多有变化。 早在春秋时期,大陆人民就知道东南海中有个“岛夷”,即今天的台湾。战国初期的重要史籍(尚书·禹贡》篇称,中国当时分为九州。台湾归属扬州范围。 先秦时,称台湾为“瀛洲”。《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秦灭汉兴,称台湾为“东 ”。三国时,又称台湾为“夷洲”。 隋唐至宋朝时,称台湾为“流求”;元朝时,又称台湾为“琉球”。明朝初叶,称台湾为“东番”;商船横渡海峡时,习惯上以台湾北部高山为辨别方向的标记,以山势…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对日本称名经历了一个由以"倭"指称转为以"日本"指称的变化过程,变化的主要原因与日本方面视"倭"为"不雅"之名有关.本文在追溯考察对日称名之演变过程基础上,对古汉语中的"倭"字意味以及它当时成为对日称名的可能原因作了考论,认为"倭"称在古汉语中实际是个中性而略具褒美意味的语词,以"倭"为"不雅"之名在古汉语中并无根据.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倭"称真正成为"不雅"乃至贬义鲜明的特称词语是明代以后始有之现象,其背景原因则是明代时期日本方面对中国沿海地区的侵掠暴行.中国古籍对日称名由"倭"改称为"日本"反映了中国古代对日本民族的尊重和宽容,而"倭"称在古书中从一个不无褒美意味的语词转变为一个贬义鲜明的特称,则是中国古代语言文化之道义立场在对日关系方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朱德庸,1960年生于台北,1985年凭作品《双响炮》步入台湾漫画界至今已近20年。从1989年开始,朱德庸每年推出新作1至2部,其代表作《醋溜族》、《涩女郎》等系列作品,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为他个人赢得了多项殊荣:《亚洲周刊》及日本《读卖新闻》称他是台湾最具人气的漫画家;《时报周刊》市场调查结果显示他已经成为了台湾本土“最受欢迎漫画家”第二名,仅次于日本漫画巨匠宫崎峻;1995、1996年两次入选金石堂年度十大畅销书男作家,同时也是“十大”中惟一的漫画家;在世界128个国家发行的漫…  相似文献   

12.
近代台湾的铁路是在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巩固对台湾的殖民统治,把台湾变成日本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地,极力在台湾修筑铁路。台湾铁路的延伸与日本对台湾的掠夺和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日本统治期间,台湾铁路担负着对日输出煤炭、砂糖、大米等物资和输入日本工业品的繁重任务。  相似文献   

13.
赖和是台湾新文学初创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作家,有“台湾的鲁迅”之称。其创作的显著特色是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具体表现在,它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对台湾的政治压迫和经济侵略,歌颂了台湾人民坚强不屈、英勇无畏的反抗精神,探索了国民性问题。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赖和的创作也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14.
过去我们只知道在全国 56个民族中间有一个高山族 ,他们大概有 4 0万人 ,只分布于台湾一省 ,其实我们对这个高山族的历史和现况还不够了解。首先 ,称他们为“高山族”是不准确的。因为 :一、他们并非一族 ,大致可以分为高山九族 ,平埔十族 ,一共就有 19个族。二、他们并非全住高山 ,其中大部分人都住在平原上。其次 ,“高山”这个族名来源于日本 ,早在 1593年 ,日本军阀丰臣秀吉的文书中就称台湾为“高山国” ,后又改称“高砂国”。 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后 ,定名为高山族 ,划定居住区 ,不由行政部门管理 ,而由警察管理 ,实行歧视政策。我们不…  相似文献   

15.
5种易混地理潮黑潮在北太平洋,北赤道海流的主流受到菲律宾群岛的阻挡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折向东北流动,在台湾外侧称台湾暖流,在日本岛外侧称黑潮,就是我们所说日本暖流。黑潮进入西风带控制的海区后,成为强大的西风漂流(北太平洋暖流)。太平洋中最强大的海流就是黑潮。它在台湾以东的平均宽度为100多千米.深度为400米左右.流速为50千米~150千米,流量为6500万立方米/秒,平均输热量达3800亿千卡/秒,具有高温高盐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提起台湾的小说,同学们并不陌生,许多人可能马上会想起琼瑶的言情小说。只有 2000多万人口的台湾,文学的历史也不长。一般看法,始于 1920年,又以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分为日据时代与光复后的文学。但却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家与作品。   日据时代,日本侵略者为进行奴化教育,禁止在台湾使用汉语,强行使用日文。像吴浊流的大部分作品,就都是用日文写作的。但最早的本地作家赖和,却是用中文进行写作的,代表作品有《一杆称仔》。钟理和是第一代作家中少数直接用中文写作的作家之一,他一直在贫病交迫中过着孤苦的生活,代…  相似文献   

17.
198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之后,清朝政府同日本国签订《马关条约》,台湾从此沦为日本殖民地长达50年之久。期间,日本殖民当局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和“同化”政策,妄图割断台湾人民同中国大陆的历史文化联系,将台湾人民同化为日本的“忠良臣民”,将台湾变成他们永久的殖民地。然而60年的今天,李登辉和陈水扁当局步日本殖民者的后尘,大搞“台独”的“去中国化”活动,以实现他们搞“两国论”的迷梦。历史将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相似文献   

18.
四中国人民为反投降反侵略而斗争台湾人民的奋起。台湾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原属福建,称台湾府,後设台湾道。一八八五年建立行省,改淡水厅为台北府,是巡抚驻在之地。台湾自建省後,经营铁路、商船、屯垦、开矿等事业,每年收入三百数十万两。(注二十一)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所签订的马关条约,内有一款是割让台湾全岛给日本。台湾人民听到这一个行将变为亡国奴的凶耗,“奔走相告,聚哭於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於四  相似文献   

19.
甲午战争后,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其在台湾的殖民统治。日本资本进入台湾,进行剩余价值的掠夺。本阐述日据时期台湾存在的刺激资本发展的环境与机制,分析日本殖民资本在台湾进行营运状况及其活动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动画片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崛起。现今动漫产业已经发展为日本的第三大产业,大量的漫画从业者,低廉的漫画书价格、浓重的动漫氛围,使得日本成为"全民动漫"的国家。其中,三维动漫产业虽不如二维市场占有额高,但在精湛的三维技术、日本独特的审美文化以及日本人不断创新的设计思维相互交织下,其三维动画的角色造型自成一派,形成有别与欧美动画的风格特点。本文通过分析日本三维动画产业的主要应用领域、日本文化对动画造型的影响,以及日本创新型的设计思维对动画造型的推导,逐步总结三维写实类的动画角色形成原因和造型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