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阶段我国小学生呈现早熟化趋势,违法犯罪的低龄化现象愈加显著,在此形势下,开设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尤为重要。强化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和法治教育之间的融合,能够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教师要找到教学内容与法治元素之间的契合点,在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当下,法治教育已经深入人心,每个人都要遵守法治规则。在小学中,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的融合也成为老师及每一个公民的义务,这有助于学生们健康发展。本文就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现状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小学教育是教育进程的基础,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除了需要教学各学科基础知识外,关乎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法治以及心理健康类教程也应该开设。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小学教育中起着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增强小学生抵制各种不良诱惑的能力,促进小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仅可以学习基本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还可以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知识与案例、学生日常实践以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知识能力、思想情感以及理想目标等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法治观念、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的重要途径,而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重要课程。将法治教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能培养他们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忽视了法治教育的渗透。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渗透法治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学是学生心理与生理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十分重要。道德与法治作为中学时期的重要科目,在培养与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渗透法治教育,需要选择合适的着眼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有鉴于此,本文分析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的必要性,探讨中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渗透法治教育,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的素养。  相似文献   

6.
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是现代小学道德与法治的主要趋势之一。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乐趣,将道德法治知识寓教于乐,同时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特点,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分析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旨在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钱宇婧 《学苑教育》2023,(17):22-23+26
“生命至上,以人为本”是中华文化的基本底色,强化生命教育理应成为教育者的共识。道德与法治学科是“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有机融合,是学生生命教育的主阵地。基于此本文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在阐析生命教育的价值功能、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命教育开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色,围绕教材内容,通过情境教学、亲身体验、实践活动、评价引导等教学活动,阐述了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对生命教育的有效渗透策略,以期能带给学生心灵的冲击,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思政教育一体化教学的起点,具有重要的价值。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时,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思想、价值观等来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按照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的教学原则,全面优化思政教育一体化布局。本文以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视角下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要求为起点,明确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中的关键点,并且指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综合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要点以及不足,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1,(74):121-123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教育当中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在学生人生成长道路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教师应重点思考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综合能力展开思考,从而有效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隐性教育的实施价值进行分析,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举措。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加强隐性教育,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相互接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教学需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让学生在愉悦中接受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要利用教学实际,积极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实现寓教于乐,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效益。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教学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重要学科,尤其是其中的环境教育,通过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环境法治观念与道德观念,全面提升学生在保护环境方面的法治素养和道德素养,让学生从小就能从道德和法治两方面全面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增强环保意识。所以,教师要高度关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环境教育,采用合理的实施策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依赖于丰富的课程资源,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开发有趣、生动形象、富有时代气息的法治教育资源,注重学生的活动体验,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加强基础教育中的法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采取如下行之有效的策略来实施法治教育:扎根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创设愉快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搭建心灵沟通的平台,让学生在对话中探究;拓展课程资源,让学生在榜样示范中提升。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0,(75):103-104
小学阶段是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时期,在面向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时,《道德与法治》作为正确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道德观念的主要课程,在小学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课本中的很多事例都是贴近于小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其中的内容也是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道德现象。经过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规范。同时,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遵纪守法教育,培养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和世界观,促进小学生不断提高道德与法治素质。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儿童安全事故屡见不鲜,所以安全教育一度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开设的目的之一,就是促使学生形成安全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加大安全教育的普及力度,在具象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强化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中促进安全教育思想的渗透,在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中展现安全教育效果,这样才能确保安全教育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7.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引导学生学习社会规范制度、塑造健康人格、形成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小学阶段开展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开展思政教育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18.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跟现在教育倡导的核心素养是息息相关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和今后工作生活中应有的品德和能力,而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对学生开展相应的品德和法律教育,增强小学生对优良道德品质的认知和对法律的了解,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三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与核心素养相结合,核心素养在教学中也不能离开道德与法治教学教育。目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核心素养没有体现,教师不重视,就此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教学方式。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师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德育是教育的核心和根本,在小学阶段,只有高度重视德育,以德育促教育,才能让教育回归本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师生交流较少、学生实践不足、法治教学枯燥、文化渗透匮乏等方面,为提高德育效果,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从现存问题入手,改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德育的主阵地,在德育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加强对德育的重视,强化情感教育,用鲜活生动的案例开展德育渗透。文章分析了德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当前小学德育的不足,探索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德育的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我国教育水平逐渐提升。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开始突破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越来越重视该课程的情感教育。小学生处于认知发展的初期阶段,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可以使他们在获得基础知识的同时塑造起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本文将重点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当前的情感教育现状以及提升情感教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