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复兴与民族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念情感和精神属性是文化产品的本质属性。在全球化和世界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中国民族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关键在于如何在时代变化与保留传统价值之间找到平衡;在坚持文化的本土意识的基础上,在保持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前提下,注重世界文化潮流,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创造性地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成现实的文化资本,生产出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行为方式和消费习惯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使民族文化产业获得广阔的市场,才能改变中国在对外文化贸易中的不利地位,从而增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考验着一切艺术形式,经千百年传承的中国传统戏曲正陷于“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尴尬处境。如何使年轻一代了解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使传统戏曲在新的时代有其未来?已成为当前中国文化建设必须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是中国文化遭受西方文化;中击及其中西文化融合的世纪。20世纪初,以科技、制度为先导的欧洲文化陆续进入中国,使中国传统文化濒于解体。智识阶层对传统文化的信念动摇,而对西方文化的态度由抗拒、怀疑到学习,进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撷取。在此历史环境中,西方绘画也顺利进入中国并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逐步成长为中国本土艺术;20世纪也成为中国艺术史上以油画艺术的灿烂多彩为特点的世纪。  相似文献   

4.
<正>书法是中国众多艺术门类中最能直接、全面表现中国文化本质和精髓,最能够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在书法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闪耀着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哲学思想、审美志趣和人文情怀。而作为书法源头的甲骨文书法最早呈现了艺术之美。甲骨文系指我国商周时代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古文字,主要有殷墟甲骨文和周原甲骨文两大类。这是我国已知最古老的、自成体系  相似文献   

5.
四、90年代以来的中国油画 90年代中国最具深远影响的,是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文化艺术由此产生很大变化,市场经济的选择不但影响画家个人的艺术行为,也影响着艺术教育、艺术团体和艺术出版的走向。主流文化渠道之外形成非主流文化渠道,在绘画方面,意味着非官方的展览、出版、销售方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指的中华礼仪传统是作为礼仪之本的礼仪精神和原则,它是在传统礼仪变迁和传承过程中积淀下来,并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中华礼仪传统为中国社会提供精神本源,通过代际接力和代际回馈,以文化认同的方式形塑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世界。但是这种文化认同在中国封建传统社会却被极端化和武断化,隆礼重法、以礼代法、人治社会成为与传统交相诟病的源头。本文认为,中华礼仪传统之本,以及由本而生的文化认同,始终是时代社会文明和进步的维系力量。而要有效发挥中华礼仪传统的文化认同功能,就必须进行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包括大力发掘,内容出新,以及建立传统的代际接力和代际回馈机制,防止和消除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分化和社会对立问题。  相似文献   

7.
艺术是永恒的,艺术没有时间性,然而,艺术审美的标准却不断地在变化;艺术是相通的,艺术不分地域,然而,艺术的具体载体即表现形式却有着此地、彼地的特色。在文化艺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逐渐明白:我们需要的是交流和融合,而不是抉择。“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只有博采众长,才能独树一帜,攀登到艺术的高峰。2002年8月22日至9月1日,在中国福建惠安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雕刻艺术节”正是这一理念的积极体现。该届艺术节的主题“传统艺术与当代实验”,旨在使中国艺术借助传统走向现代,脱离艺术地区化、局部化的藩篱,在文化多元化…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当代文化史上,宗白华作为一位著名的学者、诗人和优秀的编辑,给我们彰显出其独特的文化个性和人格建树,令人敬佩不已。他文化视野宽广,学贯中西,识见卓越,人格境界高迈,终生著述颇丰。其重要原因主要在于他能站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时代大转折点上,将西方文化特别是德国古典派文化的科学思辨精神和浪漫气质,与中国传统的诗学智慧和生存思悟巧妙地融合起来,对中西文化的精华进行了创造性的自我开掘。毫不庸言,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非同寻常。但细  相似文献   

9.
《华夏文化》2011,(4):1-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是哺育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创造力的重要土壤。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文化创造,往往难以割裂与继承和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黄刚 《华夏文化》2008,(3):19-22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理念,中国历代思想家在论述其思想体系的时候都不可避免地要谈到“和”或“和谐”问题,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特征,融于儒、道、墨、法、阴阳、释等各家各派的普遍文化精神之中。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画坛,周世麟未必最出名;但在中国美术界,他却是最具独立学术创见性的艺术精神、文化意识和超验意识的画家。周世麟骨子里有一种冲破艺术藩篱的原始欲望。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中国文人精神"如同传统的欧洲宗教精神,是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国传统花鸟画是传统中国文人"主体精神"的艺术表现,与世界上其他画种相比,发生最早、成熟最晚、突破最难.本文应用美术原理和方法,通过艺术的分析与取舍,探讨其元素及艺术特点,综合剖析其艺术本质,折射艺术思维的"中国文人精神".  相似文献   

13.
当今的视觉文化时代,不再是“花前月下、田园牧歌”,不再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纷繁芜杂的信息传播媒介及新视觉特征,造就出新的文化需求,传统国画和处于当代文化场景中的新国画之间已产生巨大差异。那么,国画依然固守已然确立的风范,还是实现对当代文化及其艺术语境的自觉进入?于是,国画成为亟待人们关注的具有全新意义的艺术视阈。  相似文献   

14.
以茶论人生     
刘瑜 《华夏文化》2010,(3):49-50
<正> 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茶文化自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茶文化受到儒、道、佛等传统文化思想的浸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具有浓厚的精神文化内涵。历史上,茶向来都与文人雅士关系密切,因为饮茶可以令人宁神静心,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修养以及审美情趣,完善人生价值取向,从而形成高雅的精神文化品格。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饮料种类日益繁多,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人们似乎不再青睐于喝茶,即便现在有人喝茶,也很难体会到茶文化的精髓所在。俗话说"琴棋书  相似文献   

15.
“文化自觉”是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为迎接21世纪高科技迅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来临倡导的学说。中国人应当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因素、现在和未来。既要看到我国文化丰富的内涵和优秀的传统,要使之发扬光大;也要看到我国传统文化的不足之处,要善于吸取外来文化的精萃,弥补我们的不足之处。为了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必须大力倡导“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汉画学是敦煌学以外的又一门大学问。汉画有文褒的内涵,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艺术类别,更是一门学科。我们由美术样式而结识它,进一步了解其丰富的内容;然后从中认识中国本土文化或固有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继承历史传统,是现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玛雅:美的语言》文化展的特别意义,在于该展集中地展示了世界古文明玛雅文化的独特,同时展现玛雅文化的美学观和人生观,勾勒玛雅文明的精神世界。显然,玛雅人追求美的精神和现代人相距并不遥远。举办该展的宗旨是希望参观者能够达成共识:我们都是地球的生物,是相同的人类;同时,因为各自代表的多元文化,彼此又是各不相同的;中国和墨西...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给大学生和青少年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一定要讲清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在现今时代,做一个中国人,最重要的是具有爱国意识。而爱国意识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必须感到祖国的可爱,才可能具有爱国意识,而要感到祖国的可爱,又必须对中国的优秀文...  相似文献   

19.
伦敦皇家艺术学会(RA)一年一度的艺术盛会“夏季特展”,是一个集结诸多艺术形式的展览,今年已届其第240年,是英国最大也最受欢迎的开放式当代艺术大展,为伦敦悠久的艺术文化传统之一。  相似文献   

20.
《融合与创造·2007中国油画名家学术邀请展》的主题词是“融合与创造”,标示此展以开放求是的姿态,应对当下国内外艺术发展的多元化趋向,这是时代提出的新课题。就文化艺术的现实来说,多元化已是一个受到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普遍赞同的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历史证明,任何单一的文化发展模式都不利于艺术的创造和繁荣。封闭和排斥,只能使自己置身时代潮流之外,且因吸收不到营养自身也会枯竭衰落。面对当前丰富复杂的艺术状态,坚持开放和有分析地借鉴与吸收的态度,将更利于艺术的交流与碰撞,从而在交流与融合中产生新的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