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教材中的两个演示实验 1.1电流问的相互作用力的演示 人教版的物理课本选修3—1第三章第四节《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演示实验“平行通电直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图1所示,两条平行的通电直导线会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在什么情况下两条导线相互吸引,  相似文献   

2.
袁桂芬 《物理教学探讨》2008,26(2):60-60,62
1原装置的缺点 浙教版“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如图1所示:实际器材中导线是一段铝棒,虽然是铝棒,但金属棒的质量较重,产生作用力较微弱,难以克服与轨道的摩擦力,因而实验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胡艳繁 《物理教师》2009,30(9):37-37
在人教版高二物理教材“安培力磁感应强度”这节中,给出的演示实验在演示电流I、通电直导线长度L对安培力F影响的过程中,操作难度大,效果不明显,并且不能定量说明I、L对F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这一内容,过去和现在的初中教材都是先用同一个演示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且力的方向跟电流、磁感线的方向有关,电流或磁感线的方向变得与原来相反时,通电导线受力的方向也变得与原来相反.人教版老教材还推出左手定则以便为后续教学进行知识准备.课改前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初三,学生学过一些力学知识,基本上能接受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为什么会转  相似文献   

5.
人教社高中物理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二册68页有一个重要演示实验:通电导线之间通过磁场发生作用。在实验中,我发现该实验只有在两导线中电流足够强时,现象才比较明显。而一般的教学电源又难以提供极强的直流电流(15 A以上),在常规实验中,现象不够明显。我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运用了电容器的充放电特性,设计了一种用强脉冲电流来进行该实验的装置,实验效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6.
吴卫梁 《物理教师》2001,22(4):23-24
在初中物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运动”的教学中,笔者经实验探索,得出一些实验结论与同行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7.
方道余 《物理教师》2008,29(5):25-26
新课程人教版2007年1月第2版选修3—1中第3章第2节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来探究影响通电导线受力的因素.3块相同蹄形磁铁并列放置,可以认为磁场是均匀的,将一根直导线悬挂在磁铁的两极间,有电流通过时导线将摆动一个角度;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通电导线的长短,获得角度的大小的变化情况;由此获得影响通电导线受力的因素,进一步建立磁感应强度概念.  相似文献   

8.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B=F/(IL)可知,磁感应强度B与一小段通电直导线受到的磁场力成正比 B.一小段通电导线所受磁场力的方向就是磁场方向  相似文献   

9.
徐羽 《中学理科》2008,(4):17-18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B=F/(IL)可知,磁感应强度B与一小段通电直导线受到的磁场力成正比 B.一小段通电导线所受磁场力的方向就是磁场方向  相似文献   

10.
人教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关于安培力的演示实验中存在如下问题:只能定性说明磁场中通电导线的长度一定时,电流越大,导线受到安培力越大;通电电流一定时,磁场中通电导线的长度越长。导线受到安培力越大。不能定量分析。不能分析安培力与电流、长度的关系,学生只能得到感性认识。许多同仁设计的定量分析实验,也都存在着实验误差较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孙顺洪 《物理教师》2002,23(6):29-29,31
在“安培力、磁感应强度”一节中 ,演示实验应有两个 :“实验表明 :把一段通电直导线放在磁场里 ,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 ,电流所受的安培力最大 ;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一致时 ,电流所受的安培力最小 ,等于零 ;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斜交时 ,所受的安培力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实验发现 ,通电导线长度一定时 ,电流越大 ,导线所受安培力越大 ;电流一定时 ,通电导线越长 ,安培力也越大 .”前一个实验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没有提供相应的办法 .后一个实验 ,新教材中改进了旧教材的实验 ,但保留了“…  相似文献   

12.
我们知道当一段通电的直导线,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会受到安培力的作用。那么,如果不是直导线,而是闭合的载流导线在作切割磁力线的运动,情况又会怎样呢?我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究,与同行商榷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利用智能手机内置传感器和PhyPhox软件,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创新实验,研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磁感应强度与电流和距离这两个物理量的定量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素养。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人教版《物理》第二册第十五章第二节安培力时,若按照课本实验演示的要求,改变电流大小和改变通电导线长度时,学生不易观察到通电导线在安培力作用下发生位移变化的情况,且通电导线与悬挂它的软导线不稳定,发生位移时会晃动。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设计制作了安培力演示器。该演示器制作简单,取材容易,教学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15.
高中物理磁场部分,通电直导线所受安培力(或者洛伦兹力)的方向和磁场方向、电流方向(或者电荷运动方向)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左手定则来判定:伸开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把左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人手心,并使伸开的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正电荷运动方向或者等效于正电荷运动方向),那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或者运动电荷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如左图所示)。  相似文献   

16.
易错点1:奥斯特实验中,要利用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影响导线下方小磁针的指向,必须注意正确控制导线的方向和导线中电流的大小.例1小胡同学非常喜欢物理,课余时间他总是喜欢利用身边的物品做物理实验.如图1所示,是小胡同学模拟"奥斯特实验"的装置图,图中AB是用方木块垫高的直导线,导线下方是一个小磁针.组装该装置时,要求____;实验操作时要求____.错解:导线处于小磁针上方;电路保持通路.错因剖析:第一个错误忽略了自由静止在地面上的小磁针由于地磁场的作用,会自然地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第二册第 1 4 3面图 1 6 - 3表示 ,电流之间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 .两条平行直导线 ,当通以相同方向的电流时 ,它们图 1相互吸引 ;当通以相反方向的电流时 ,它们相互排斥 .这时每个电流都处在另一个电流的磁场中 ,因而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如图 1所示 .这个实验存在如下的不足 :1 .取材困难 .2 .通电电流大 ,在实验中往往还要借助于电容器来获得较大的电流 .3.取材不慎 ,实验不易成功 .笔者通过分析及反复实验得到 ,该实验现象可以用相互平行且靠得很近的 (大约 1 cm左右 )两个通电…  相似文献   

18.
1教材内容及缺点在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9年级物理第20章第4节《电动机》一节中,有一个关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实验。该实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①无论是导体口6还是金属导轨,其光洁度要求都非常高;  相似文献   

19.
针对“探究影响通电导线受力的因素”的实验教学,在反思现行教材的基础上,通过自制实验器材、改进实验设计,顺利实现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转变,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很多资料上都有这样一道题:如图l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条形磁铁的左上方固定着一根通电直导线,电流方向如图,则关于条形磁铁对地面的压力N,磁铁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