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知道,数学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巧妙地"无为"隐退,才能获得学生的"有为"展示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把准学生学习的起点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我们一起看看一位老师教学"认识钟面"的两次教学活动。【第一次教学活动】师:现在你们可以随便玩自己带来的钟表,你能发现里面有哪些数学知识吗?然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你的发现。  相似文献   

2.
走上教师工作岗位8年多来,随着时间推移和实践磨炼,我也从青涩的年轻教师,成长为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成熟教师。从成长感悟角度讲,我的最大体会是,除了自己的不断探索外,最能让教师成长的,就是在应对教学过程中各种突发状况的激发、促进。教学过程中各种突发状况,如同随时发生的特殊“考试”,不仅考察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更考察教师的应变能...  相似文献   

3.
《浮与沉》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能用实验的方法,判断常见物体在水中是浮还是沉”。这一课我前后上了3次,没想到再熟悉不过的分组实验材料之一——西红柿,分别给我出了3次“难题”。  相似文献   

4.
传统教育观念以为,体育“放羊课”是允许学生任意玩耍的课程,没有任何教学目标与教学手段可言,是教师对体育教学的一种放任自流。但是,我以为,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有必要以新的眼光来重新认识“放羊课”。也就是说,在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下,新生代的体育教师要给身负恶名的体育“放羊课”注入新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田静 《宁夏教育》2013,(7):130-130
“国培”是一缕清新的风,吹走了我心中的迷茫,“国培”是一盏明亮的灯塔,指引我前进的航程,“国培”是一位长者用耐人寻味的话语告诉我许许多多……从走上讲台到今天我已经历了七年的教学生活,  相似文献   

6.
我听了师傅很多课,参加了很多次教师培训,也观摩了很多公开课,看了一些教学书籍,可是我对教学还是没有建立自信。我用了某君的教学设计,可是我的课还是我的课,无法呈现某君课堂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方面,特别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怎样才能让学生写真事,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呢?我在作文“写真”教学上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8.
仲丽丽 《广西教育》2012,(25):77-77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内驱力,有了兴趣才能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把学生从“苦学”数学的海洋中带人“乐学”数学的伊甸园。  相似文献   

9.
在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高中语文教学面临课程总量大,课时总量少的突出矛盾。在此,我们要不断创新、挖掘一些语文教学的新方法,以便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教材编写的体例、学生思维的习惯、语文教学的规律,恰当的引入了比较阅读教学法,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以下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案例,谈一谈这种教学方法的操作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耕耘三尺讲台13个春秋。多年为人师表的我如同一名演员,在讲台上不断地上演着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这其中,许多都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渐渐淡忘,可也有一些却如同树根一样深深地扎进了我的心里,虽不曾惊天动地,但至今历历在目,让我感悟至深。  相似文献   

11.
名师的课堂总是趣味与数学味并存,新意与效率同在,知识的深度和学生的参与度兼顾……听名师的课既是一次头脑风暴,也是一次心灵享受。能上出这样的课堂效果一直是我所追求的。但同样的教学设计、教学安排,是不是放之四海皆准?  相似文献   

12.
索月玲 《教育革新》2009,(10):28-28
通过对两所任教学校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模式的对比.使我很明显的悟出语文教学的功效关键在课内。因此,我就联系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以及我所负责的“书香校园”科研课题的经验教训。学习借鉴,并自己实践探索出了语文课堂教学“AA”制方法。和各位同仁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对话”,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一种和谐“对话”的过程,让生命的个体在“对话”中焕发活力呢?笔者曾两次执教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万以内的数”,对“对话”教学深有感触。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由此引发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一次课堂上的“争吵”,使我难以忘怀,当时的情形我依然记忆犹新。这次经历不但使我领悟了数学特有的转化思想,更使我深深地喜欢上了有趣的数学,领略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育尤其是写作教学也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中之重。为进一步促进创新教育的开展,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致力于给学生提供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激励学生参与启发创新,鼓励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6.
我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的互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解放眼睛,使他能看 我在政治课教学中,采用了语文教学上的阅读——质疑——总结的方法,让学生动起来,充分使用他的眼睛。在一节政治课前,先在黑板上出示“四看”:①看框架;②看重点;③看难点;④看知识点。然后让学生根据这“四看”,自己先阅读本节所学内容,边读边用红笔勾画出“四看”,并且边读边写出教学提纲,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发挥其主动性。此种  相似文献   

17.
一次失败的探究经历 这是一节再也平常不过的课——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9页“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它是建立在学生已经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即使老师不教,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准确算出得数了。我想到了课程标准中提倡的:  相似文献   

18.
“因学而教,顺学而导”是当下众多教学模式的理念之一。这里所说的“学”,指的是了解学情的含义,简言之,就是要求教师读懂学生。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读懂”学生,我想从上学期的两次听课谈起。  相似文献   

19.
教了10年语文,做了七年语文研究员,东西南北听了数百节语文课,越来越觉得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在了一条艰难的道路上,我们的语文课程是以一篇篇课文为载体的,很多的一线语文教师虽然明白课文只是个例子这一理论,但如何将这一理论物化为科学的教学行为,让学生从学课文最终学语文,越来越成为语文专家和教师们研究的焦点。前段时间我听了一节台湾的语文课,授课内容是四年级许地山的散文《落花生》。这节课我认为很好的实现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下面谈谈这节课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备课花絮】 一次,我在听一位老师教学“小数的意义”时,感觉这节课上起来比较吃力,素材比较琐碎,启发学生思考的并不多,而需要讲授的却很多。尤其,学生在三年级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就已经通过米、分米、厘米的互化来感知了,而现在学习“小数的意义”时,教材呈现的素材与方式都是一样的,感觉就是一次重复.只不过多了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