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饮茶于身体有益,饮茶亦于身体无益;究竟能导致何种结果,全在饮者.据传,唐朝大中年间,从东都洛阳来了一个130岁的和尚,唐宜宗见他精神矍铄,便问:"你能活这么大的年岁,吃了什么长生不老之药?”老和尚笑着回答:"我从小家中贫贱,从来就不知什么是药,只是非常爱喝茶罢了.”唐宜宗即赐给他"茶五十斤”的法名,并安置在保寿寺里.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很喜欢喝茶,朱德同志生前在庐山品尝云雾茶后,欣然命笔,写下了"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的诗篇.中外现代医学研究的许多结果也表明,常年饮茶确实能健身和长寿.  相似文献   

2.
哲龙 《武当》2006,(8):49-49
前贤说:“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方便道,亦称世间修。在众多“归元”的门径中,“性理养生”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风格,历来倍受人们的关注。《易经》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孟子说:“食色性也。”《素女经》说:“圣人不绝和合之道,但贵于密闭,以守天真也。现代性学先驱霭理士说:“性是任何事物也无法熄灭的长明之火。”  相似文献   

3.
少柏 《集邮博览》2012,(3):32-33
公元753年,唐僧鉴真东渡,始将寺院饮茶之风传入到日本(图1、2)。1191年。日本“茶祖”荣西禅师从中国带去陆羽的《茶经》及茶籽(图3),13世纪初用汉字写成《吃茶养生记》。从此。日本民间饮茶场所日益普及(图4),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茶道(图5)。  相似文献   

4.
殷少武  谭娴 《网球天地》2013,(12):90-91
在江西,有一段传奇的网球之战。《中国网球史》和《庐山旧事》两书中都有记载。南昌的蔡智全是我国当年参加远东运动会的著名网球运动员,1934年曾在庐山日照峰摆网球擂台,无一败绩。张学良1934年7月第一次登上庐山,身边人了解少帅网球水平,便鼓动他和蔡智全一比高下。张学良本来喜欢运动,便不声不响地前往观看,观察几场球后,张学良便拿起网拍,与蔡智全过招。四局过后,双方2:2战平,就在最紧张的第五局即将开始时,张学良突然“罢赛”向蔡智全走去,笑着说自己一生中遇到了最强对手。蔡智全几分遗憾地对张学良说:“不比了?先生这么好的球艺,应该到全运会露一手。”张学良怅然地说:“遗憾。我应该露一手的不是网球场,而是东北战场。”后来蔡智全这才知道对手是何人,更为敬佩。  相似文献   

5.
郭德才 《武当》2008,(9):44-45
我们大家都知道,道家炼养者历来对“精”“炁”都很重视。《上阳子金丹大要》曰:“养生之士,先宝其精。精满则气长,气长则神旺,神旺则身健而少病。”《老子河上公注》云:“人能保身中之道,使精气不劳,五神不苦,则可以长久。”《释滞》中讲:“欲求神仙,唯当得其至要。至要者,在于宝精行炁。”太上老君说:“精者,血脉之川流也。精去则枯老,是以宝之也……常行爱精,此要道也。”《太平经》中也说:“神者主生,精者主养,形者主成。”  相似文献   

6.
茶酒与摄生     
茶与酒是我国人民生活中的普遍饮料,饮之适宜,有益于健康,过多则变利为害,尤其是酒。研究茶酒与摄生的关系,对于防治中老年病有重要意义。饮茶与健康有密切的关系。第一可清脑除烦。消滞去郁。唐朝诗人韦应物说:“性洁不可汗,为饮涤沉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聊因理情余,率尔植荒原。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明朝陆树森更明确  相似文献   

7.
孟庆联 《武当》2004,(12):52-52
什么叫养生?简单地说,就是保养身体。养生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时代。《庄子》中的《养生主》篇,介绍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叫“庖丁解牛”。庖丁是一名厨师,他的宰牛刀用了19年,还同新磨砺的刀一样锋利,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用刀得当,保护了刀刃。文惠君知道了这些情况,感慨地说:“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这里讲的“养生”,是指保养刀刃。但它说明了一个道理——刀刃保养得当可以使用长久,身体保养得当不也可以长寿吗?所以后世就把对身体的保养称为养生。  相似文献   

8.
李曼丽 《收藏》2014,(4):28-35
茶的原产地在中国,对于中国人来说,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用品,正如人们常说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华民族认识和利用茶叶的历史源远流长,据《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革,日遇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里所说的“荼”是一种野生植物,具有解毒之药性。如果说远古的神农氏尚属传说时代,对其记载不足作为凭信,那么到了2000多年前的汉代,茶作为饮料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则是史实。汉人王褒《童约》载:“烹荼净具,武阳买荼。”据学者研究,“荼”即指茶,“烹荼”即烹茶,而且当时人们饮荼已有讲究。《尔雅》:“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足见汉代对茶在品质上已有所细分,可谓中国茶文化之滥觞。  相似文献   

9.
崂山道家养生术,为崂山道人玄中子所传。玄中子其人,勤苦求学,悟性高深,对于道家之丹经秘诀潜心揣摩,竭诚悟化。经数十年刻苦修研,终领玄机,精达要义,深得正宗三昧,熟谙崂山道家养生之法术,并传于后世,迄今享誉。 本文作者朱鹤亭,系玄中子之子,自幼得其父真传。目前,他已是我国著名养生专家,他先后研制成功的“鹤饮”、“东方饮”、“崂山道饮”、“鹤寿饮”等饮料,已博得国内外专家的赞誉。他运用药物,气功点穴、按摩、推拿等手法治好了许多国内外疑难病症,在青岛被誉为“神医”。今他将崂山道家养生术公诸于世,奉献给追求养生长寿的人们。  相似文献   

10.
聂白 《围棋天地》2006,(2):77-77
刘达力听说“妙手书生”非他莫属时,马上跳起来说:“程六段,当心我找林晓洁起诉你诽谤我。” 《射雕英雄传》中,空空妙手朱聪之神偷绝技出神入化。刘达力虽非梁上君子,但他的棋风酷似高手中那种“洗衣机”风格,喜欢掏大空,侵占人家的一亩三分地。  相似文献   

11.
曲波 《健身科学》2014,(5):16-16
杜甫有诗:水流心不静,云在意俱迟。《黄帝内经》的核心养生思想也是“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意思是说人不能把欲望、追逐放在第一位,而应该给心灵留一方空间。现今生活富裕了,但每个人似乎都感觉过得很疲惫:年轻人学习生活压力大,  相似文献   

12.
紫韵     
雨岚 《收藏界》2010,(7):52-52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古来技巧能几人,陈生陈生今绝伦——汪文柏《陶器行赠陈鸣远》 汪诗中这一丸比珠玉还要珍贵的“阳羡溪头一丸土”便是宜兴的紫砂泥。江苏宜兴,古名“阳羡”,这里山明水秀,人杰地灵,水土宜陶,砂壶宜茶。用这里的紫砂泥烧制的紫砂壶,历来是爱茶之人的心仪之物。北宋苏东坡择居宜兴时,“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爱其茶、泉、壶,有“饮茶三绝”之说;明代李渔也有“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的赞誉。  相似文献   

13.
从宋代的“睡仙”谈起睡觉能成“仙”吗?据古籍记载,陈抟就是一位“睡仙”。当然,所谓“仙”,是指养生有道之人。陈抟年轻时苦读经书,也曾想跻身仕途,但当时后唐王朝四面楚歌,他夺取功名的希望屡次破灭,于是,他便开始“访道求仙”。他隐居于武当山和华山,专攻内丹养生法。偶然的一个机会,他发现睡觉也能养生治病,于是就专门研究起睡功来了。后来,他又跟随四川邛州天师观高道何昌一学“锁鼻息飞精之术”,终于练成了睡功,其“所修益高,蜕老而婴,动如神人”。据《宋史·陈抟传》记载:“陈抟曾到华山云台观修道,每寝处,多百…  相似文献   

14.
梁羿 《收藏》2007,(8):88-89
鲁迅从青年时代起便很喜欢《楚辞》,在日本留学期间,他还曾购得一本线装的日本印行的《离骚》。他仔细揣摩过“骚体诗”的写法,说其特色是:“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在他看来,正是因着“凭心而言”的匠心,才能够有“不遵矩度”的独运。受此濡染,他也曾作过《祭书神文》《湘灵歌》等类似《九歌》的“骚体诗”。  相似文献   

15.
茶艺     
《上海集邮》2008,(7):14-15
茶至少有5000多年历史,有“国饮”之称。《神农本草经》(TP12-3)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记述。唐代陆羽,被奉为茶圣(1997-5-2,1996年坦桑尼亚《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小型张,图1)。“羽嗜茶,著茶经三篇(TP12-5),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新唐书》)"自从陆羽生人间,  相似文献   

16.
《钓鱼》2005,(24):17-17
谭佛航:80岁,北京市人。曾在《新体育》杂志社担任编辑、摄影部主任。 从钓经历: 年轻的时候就很喜欢钓鱼,虽然工作繁忙,但仍然忙里偷闲去钓鱼,坚持不懈,乐此不疲。特别是退休以后,他有时间临水抛竿过“钓瘾”了,几乎每星期都要去钓一二次鱼。  相似文献   

17.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名周,哲学家。他善于用简洁流畅的文字和极富哲理的语言阐述养生之道,著有《庄子》一书。在《庄子·养生主》中讲了两个原则: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在《庄子·刻意》中讲了两个方法:吐故纳新,熊经鸟伸。前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养生以符合规律,切合实际为基本原则;而后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养生以呼吸运动和肢体运动为基本方法。其作用是顺其自然,把握“天理”(客观的自然规律)和“固然”(各人的实际情况),达到增强体质、延长寿命之功效。庄子的养生之说,是中国道家养生的经典内容之…  相似文献   

18.
饮鹿血说     
最近电视剧播放了清代皇帝饮鹿血的镜头,一些养生爱好者对此十分关注。曾从报上看到一篇文章,该文作者说他暑期回家乡,偶遇一位熟人,他是某大宾馆的面点师傅,刚53岁,“体壮如牛”,却退了休,  相似文献   

19.
芳茶飘香     
在红楼梦中,我们可以看到贾府上下有一个生活习惯:喝茶。芳茶飘香在字里行间。贾府这样的皇亲国戚和官宦人家,喝茶最讲名气,一般都是“枫露茶”、“六安茶”、“老君眉”、“普洱茶”和“龙井茶”。这些茶在历史上都是献给皇帝的贡茶。中国是茶的故乡。早在公元前2737年的《神农本草经》一书中就曾提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古茶字)而解之。”《本草纲目》说茶“苦寒无毒,性冷。有驱逐五脏之邪气,镇神经、强壮精神,使人忍饥寒,防衰老之效能。”现在普遍习惯于用开水冲泡茶叶的方法,据说始于明太祖。以前一般是将茶制成茶饼贮存,…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05,(6):64-65
他说:我喜欢童话故事。他说:我喜欢足球,喜欢布隆德比队,喜欢1992年那支从替补到欧锦赛冠军的丹麦足球队。他说:我喜欢网球,因为我学会了放高球。他说:我喜欢钓鱼,喜欢那种安宁。他说:如果你不相信自己能赢,那你趁早回家去睡觉。他说:我非常自信我可以击败中国人,即使在他们的地盘。他说:如果我再提高5%-10%,就可以赢任何一个中国人,不论是马林还是王励勤。他走路晃来晃去.像个摇滚明星,他说这样很酷。他剃掉一头金发,活像足球明星小贝的翻版,他说这样很酷。他说话快得像机关枪一样,他说这样很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