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实现档案事业在新世纪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化宏观管理.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是档案事业发展的中枢神经,是把档案事业各要素连接在一起的黏合剂.现代档案事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变化越来越快,社会影响越来越广泛,管理也越来越复杂,更需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宏观调控,使档案事业发展与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宏观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规划协调、政策引导、指导监督和服务保障上.  相似文献   

2.
"档案执法监督"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执法监督"是沿用至今的传统说法,但不准确不规范.本文认为,所谓的档案执法监督主要是指档案行政执法,也包括部分档案行政执法监督.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既是档案行政执法主体,也是档案行政执法监督的重要主体,同时还是档案行政执法监督的客体.相对而言,目前当紧的是大力开展档案行政执法,因为档案行政执法监督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和改善档案行政执法,规范档案行政执法行为,使档案法律法规得到更好的贯彻和落实.  相似文献   

3.
声像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从事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以照片、底片、电影胶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幻灯片等不同材料为载体,以影像、声音为主,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在艺术档案中,声像档案占有很大的比重和数量,是艺术档案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声像档案形成的机密性、封闭性以及在利用方面的局限性,造成了较为严重的"重藏轻用"的管理现象.如何让声像档案藏以致用,更好地为文化艺术建设服务,是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在今年公布的山东省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成果中,"张海迪档案的开发与利用获得了一等奖.这是获奖项目中唯一的一项档案社会效益方面的一等奖.这项成果的认可,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利用和开展具有地方特色档案工作,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鉴于此,本文对"张海迪档案的开发与利用"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档案工作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加强农村档案工作"两个体系"建设,把所有涉及人的档案作为最有价值的档案,把"所有档案都要为人服务"的理念贯穿始终.通过加快推进"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工程",切切实实地为"三农"提供便捷、高效的档案服务.  相似文献   

6.
覃兆刿,湖北荆州人.1987年6月湖北大学毕业.现为湖北大学"琴园学者"特聘教授、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是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教育部档案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档案学会理事、中国档案学会企业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档案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市档案学会副理事长、湖北大学企业档案与知识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7.
一、认识到位,使档案法制建设思想真正硬起来.<档案法>是我国档案事业的根本法律,是各级党委政府加强档案事业的根本依据,也是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做好档案工作的有力武器.它的颁布实施,结束了档案工作无法可依的历史,使档案和档案机构的法律地位得以确立,使档案行政管理手段得以加强,使公民在档案事业务中的权利义务得以明确,为档案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开展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活动,是档案部门依法管理档案事业,促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强化档案馆、室管理与服务职能的有效手段.目标管理难在考评认定,但重在保持提高,否则,目标管理就失去了意义.近期,我们在档案业务检查中发现一些已经认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等级的单位,在档案管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回潮"现象,这主要表现在:档案人员被调换;档案交接手续不完备或者根本没有;案卷质量有所下降;档案管理制度与业务标准在执行上有所松懈.  相似文献   

9.
档案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加强档案执法,是促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档案事业健康稳步发展和实现依法治档的最佳途径.这些年来,我们抓住依法治档这根档案工作的主线,积极开展档案执法,取得良好成效.但在档案执法过程中,我们也感到一些困惑,有意识方面的,有法规方面的,也有素质方面的.特别是在实际执法中感到档案法律法规存在有所不及或是无以类推或是欠缺操作性等一些不足,笔者把这些不足称之为档案法规中的"盲区".现归纳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蓉 《陕西档案》2022,(2):48-49
如何编写馆藏"专题档案介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对此专项工作进行了研究与探索,愿与大家进行切磋与交流. 一、做好馆藏"专题档案介绍"的现实意义 什么是馆藏"专题档案介绍"呢?是指依据本档案馆馆藏实际档案各个全宗专题档案内容、类型,综合分析确定的馆藏某立档单位某一专题档案内容情况的一种档案检索工具,是为馆藏档案业务管理...  相似文献   

11.
苏燕 《档案管理》2021,(4):105-106
档案文献、文献档案、档案馆文献、图书文献、图书馆文献、文献图书是档案学、图书馆学最常用的术语.这些术语不仅在法定性上存在差异,在法律中的使用上也存在差异.明确档案文献、文献档案、档案馆文献、图书文献、图书馆文献、文献图书的法定性,提高这些术语在法律体系和标准中的使用频率,是档案文献研究与图书馆文献研究的当务之急,更是档案界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最近,笔者对部分市、县档案局、档案馆(以下简称档案部门)自身的综合档案室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市、县档案部门大多数未建立自身的综合档案室,更没有一家档案部门的档案室是进人当地达标升级行列的.这种档案部门无综合档案室的"灯下黑"现象可以说是一种普遍性的现象.这不仅严重地损害了档案部门的形象,而且阻碍了当地档案事业的发展,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13.
1995年以来,河南省濮阳县创新档案工作管理机制,对全县11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实行全年档案工作百分制量化管理,年终档案检查评比与档案执法检查同步进行,收到了良好效果.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有102个单位通过档案工作目标考评,占总数的88%.实践汪明,"档案工作百分制量化管理方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提及档案部门的"上帝",我们马上会联想到档案用户或利用者.诚然,利用者需求决定着档案部门的存在,利用者是档案部门的"上帝","利用者至上,一切为了利用者"是档案部门的服务宗旨,也是档案工作的目的和归宿.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家档案馆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机构安排年度工作,无不提出要"扩大档案收集范围"的,档案学理论和档案管理实践的研究者撰写档案资源建设和提交档案馆服务功能的论文,几乎没有不提"扩大档案收集范围"的,"扩大档案收集范围"论极为盛行.其实,国家对档案馆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档案机构收集档案的范围是用法规予以明确规定的,扩大档案收集范围不仅不应当号召和提倡,而且还应当禁止.  相似文献   

16.
探究影视"档案"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们档案界的工作者感叹档案无人问津,社会档案意识薄弱的时候,却惊异地发现"档案"一词频繁的出现在影视屏幕上,如江苏卫视的<黑白档案>、陕西电视台的<社会档案>、北京电视台的<非常档案>、安徽电视台的<记者档案>湖南卫视公共频道<折叠的光阴--话说档案>等电视访谈节目,以及<红色档案>、<梅花档案>、<清宫秘档>、、<档案里的故事>、<刑事侦缉档案>等电影、电视剧作品,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有数十种之多活跃在电视、电影屏幕上,面对这两种巨大的反差和独特的档案现象,是我们档案工作者身在庐山,不识真面目,还是影视界混淆视听,以桃代李,就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民国档案整理工作是整个民国档案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提供利用的前提条件.在建国后五十多年的时间里,档案工作者在民国档案整理工作中,遵循档案形成的客观规律,依据全宗原则、利用原基础原则,对全国民国档案进行了案卷级整理工作,逐步建立了包括全宗目录、案卷目录、人名目录、地名目录等在内的民国档案目录体系,部分档案馆还逐步建立了馆藏民国档案案卷级机读目录数据库.  相似文献   

18.
6月5日—9日,市档案局(馆)组织全市档案部门开展了以"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为主题的2017年"国际档案日"暨北京市第九届"档案馆日"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市档案馆、市城建档案馆、各区档案馆及市属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级档案部门充分发挥馆(室)藏档案资源优势,统一向社会开放一批档案,精心推出档案展览、动漫发布、学术报告、展示体验、征集捐赠等系列活动,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国际档案日"和"档案馆日"的节日氛围,感受到档案工作成就和档案文化魅力.6月29日,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崔述强同志在《北京市档案局(馆)关于2017年"国际档案日"暨北京市第九届"档案馆日"活动情况的报告》上批示:此项活动有特点、有亮点,望再接再厉,努力打造北京文化新品牌.  相似文献   

19.
随着《档案法》的修改,档案法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档案执法的依据也更为充分、健全.可当我们面对现实时又会发现:档案违法行为时有发生,而对于这些违法行为的处理却存在着诸多与法律相背的地方.因而常可听到有人感叹:档案执法难啊!为什么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却难以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呢?本文拟就档案执法难的原因及对策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聂云霞 《兰台世界》2005,(12):26-28
档案馆提供档案,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与归宿.档案的收集、保管等工作都是围绕这个根本目的来的.如果档案馆(室)的档案没有用,或者不提供利用,档案的价值就不会得到体现,档案馆(室)的存在价值也不会得到社会的承认.随着国家法制化和国家档案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公民的知情权日益得到保证和不断得到完善、社会民主意识和档案意识的提高,档案工作应"以利用为纲",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档案利用工作将成为未来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