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书如其人”作为书法艺术批评的基本方法 ,渗透着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书如其人”提倡人品、书品兼修 ,德艺双馨。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书如其人”的复杂性 ,用伦理学的观念代替艺术审美 ,不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因此应以书论书 ,论书可以及人 ,人以书重 ,确立辩证的科学的“书如其人”艺术观  相似文献   

2.
《汉语史稿》中对“我无尔诈,尔无我虞”中的“虞”,对“及将币之日,执书以诏王”中的“书”,对“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中的“遏”的解释不是太恰当,经考证,应分别作“欺诈”、“礼书”、“用尽”更为切合本意。  相似文献   

3.
《旧唐书》卷18上《武宗纪》载:“(武宗)元和九年六月十二日,生于东宫。”而王溥《唐会要》卷2《帝号下》载武宗:“元和九年甲午岁六月十一日生于东宫。”文下小注曰:“以其日为庆阳节。”因此,两书记载有歧异。而据武宗会昌年间居住在长安的日本僧人园仁所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则有三处涉及武宗生日的记载。《行记》卷3:“(会昌元年)六月十一日,今上降诞日,於内里设斋。”“(会昌二年)六月十一日,上德阳日,大内降诞降斋。”同书卷4:“(会昌三年)十一日,今上德阳日,内里设斋,两街大德及道士御前论义。”唐代…  相似文献   

4.
颜煦之 《阅读》2006,(4):4-5
多年前,一家杂志社要我为小读题词。我写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古话。意思是说,书中有数不尽的财富,书中有最美好的事物,读书能使你长大成才。我就是在阅读中成长的。‘  相似文献   

5.
《阅读》2006,(4):29-29
★http://www.hongniba.com.cn■风的旱冰鞋(日)安房直子/著彭懿/译接力出版社2006年出版这是日本童话作家安房直子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集,收录了8篇短篇童话,她的作品精美隽永,温馨感人,“如院子一隅默默开放的花朵”。这本书曾一度绝版,最近又重新问世,收入“安房直子经典童话系列”。林焕章是台湾最著名的儿童诗人之,他创作的诗歌形象感强,俏皮幽默,近孩子的生活也贴近孩子的心,他的总能让人感受到童年的美好欢愉。这书是他在大陆第一次结集出版的诗,收入“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妹妹的红雨鞋诗(集)林焕章/著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人学外语必须学好中文我自幼爱看“闲书”,至今看“闲书”已数十年才悟出“书到用时方嫌少”的含义.书越读越觉得自己孤陋寡闻、知识浅薄,故拼命地买书、看书,只恨日月苦短,一味率性而读.因为我觉得我读的书必须是我所欣赏的.从阅读中可以获得最大的乐趣,书所赋予人的思想远比现实生活更加生动、迷人.  相似文献   

7.
刘艳梅 《阅读》2023,(7):41-44+2
<正>跨进无锡市天一第二实验小学的校门,穿过“书海泛舟”主题广场,在中央大道的尽头,矗立着一块醒目的“百书壁”,壁上印刻着上百个各种字体的“书”字——这块2022年年初刚刚建成的“百书壁”,饱含着天一二实小校长季玲对莘莘学子的殷殷期许。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顾问朱永新先生曾说:“一所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都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的建立 70年代以来,在信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未来经济也提出了多种说法。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肯尼思·阿罗提出:“信息的作用正在改变经济的性质,孕育出一种新型经济。”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提出了“后工业经济”,1982年,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提出了“信息经济”,1986年,英国福莱斯特在《高技术社会》一书中提出了“高技术经济”。进入90年代后,“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的观点被更多的人所接受。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相似文献   

9.
魏晋时期“人物品藻”之风及玄学盛行 ,在此二者的互动下产生了魏晋时期特有的审美风尚———魏晋风度。王羲之《兰亭序》最具体地反映了晋人“哲学的美” ,是魏晋风度的审美典范。王羲之书风对后世书法的影响有时表现为后人对他的艺术精神的把握与宏扬 ,有时则表现为后人对他的技法的临摹学习 ,前者的影响是积极的 ,后者的影响却是消极的  相似文献   

10.
宋词创作高峰时涌现出大批词人,作品数量和质量都是空前的.李清照是宋词创作中杰出的女词人,在宋代的词坛上可谓独树一帜,形成了著名的“易安体”.她的词风分为南渡前后两个时期.分析李清照南渡前后期的创作情况,探究其词风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何捷 《阅读》2024,(Z2):24-29
<正>曲阜市,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曲阜作为至圣先师孔子的诞生地一直备受瞩目,被称为“圣人之乡”。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传说有弟子三千人。他提出的“有教无类”等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他晚年还修订“六经”,注重对教材的选择和运用。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成《论语》一书。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的“死书”就是指那些长期滞留在书架上无人问津又未进行流通周转的图书。“死书”现象在各个图书馆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而在技术设备落后、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的图书馆,“死书”现象就较为严重。“死书”现象使大批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因种种原因而借不出去,常年“躺”在图书馆的架子上,不能为读者和社会所利用,从而使图书  相似文献   

13.
陈衍讲诗论诗,精妙独到,诗学思想独开宗风,对后世影响甚远。文坛巨擘钱钟书、近代教育家黄曾樾均受教于陈衍。各自著书记录陈衍精见。《石语》与《陈石遗先生谈艺录》内容和写法上虽迥然不同,然陈衍诗学思想一致,比较二书,兼察陈衍自身著作,以再研究的眼光,跳出传统研究之拘囿,对陈衍与“同光体”的诗学研究将现另类突破。  相似文献   

14.
“判”是唐代科考中的一种特殊文体,凡欲入仕为官或继续为官者,必然要与“判”发生关系。《百道判》虽是白居易参加“书判拔萃”试前的虚拟性习笔,但其中所反映、思考的问题,诸如家庭婚姻、科举教育、丧葬礼仪、为政之道、军界生活、品行操守、触律犯禁等,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较大的学术价值,且是透视白氏早期思想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5.
张炳祥 《阅读》2024,(31):59-60
<正>阅读需要兴趣、自律,需要方法、策略。这是学生自主阅读得以恒久进行的情绪准备与方法保障。小学生受年龄、心理、心智、阅历的限制,需要一定的阅读课程引领。而大阅读课程的首要任务是上好“三种课”。一、导读课,在激趣上下功夫导读课是学生阅读前的“好书推介会”。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选用适当的方法,把学生引进书中,营造“未成曲调先有情”的阅读氛围和阅读期待。常用的方法有:  相似文献   

16.
这里所说的“书”是指作为一种文体而言的信札。“书”在古代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如笺、简、柬、撅、胰、苔、札、帖、移、刀笔、尺续、尺书、短书等。这些不同的名称又有着细微的差别:官信叫“段”,又称“移”;家信叫“柬”,又称“徽。写在竹上的叫“简”,写在帛上的叫师G”,写在木上的叫村L”。杜预《春秋序》说:“大事书于策,小事简续而已。”“笺”是小幅而华贵的纸,古代供题认或书函之用,所以信札也称“笺”。在毛笔发明之前,用刀代替书写工具,所以书信又称代为“刀笔”。宋代黄庭坚、杨忆就把他们所著的书札称为“刀笔”…  相似文献   

17.
筱风短篇小说集《蜗牛壳里的爱情》日前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筱风本名王小风 ,为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筱风自幼喜爱文学 ,大学毕业后潜心于小说创作 ,多年来笔耕不辍 ,写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有 2 0多万字先后发表于《飞天》、《朔方》、《短篇小说》、《佛山文艺》等文学报刊 ,颇受圈内人士的好评。《蜗牛壳里的爱情》的一书系作者精选的短篇小说集 ,全书收小说 17篇 ,计 17万余字。小说集除第 1篇《魇》和第 5篇《“目灼灼贼腔未改”》为明显的另类作品之外 ,其余大都以现代人的家庭、婚姻和爱情为题材 ,描述了现代人 - -…  相似文献   

18.
张国宝 《阅读》2006,(11):22-25
署假开始前,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三项署假作业:一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读后感;二是以“节约”为主题的调查报告;三是“署假走天下——最佳旅游路线设计”。八月初,我的邮箱里就收到了第一篇读后感:  相似文献   

19.
读了《文史哲》八一年二期刊载的来新夏同志的文章《从〈史记〉看司马迁的政治思想》以后,感到作者精研深思,有新颖见解,颇能给人启发。但文中对司马迁遭受“李陵之祸”而被腐刑的分析,笔者却有不同意见,兹此略为陈述。一天汉二年(前99年),司马迁遭受“李陵之祸”而下狱,接着又以“诬上”的罪名被处以腐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来新夏同志认为:“司马迁的‘李陵之祸’是他和汉武帝长期政治分歧、矛盾积累的总爆发。”事实怎样呢?司马迁本人在《报任少卿书》中叙述:  相似文献   

20.
自从与勘探队员叔叔的那次谈话以后,川川和磊磊一下子对那些平平常常的“石子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俩准备做一件让同学们刮目相看的“大事”——收集身边的“石头书”,然后送给那位勘探队员叔叔,为咱们国家的地质勘探工作做点贡献!说干就干,每天一放学,他们俩就会来到学校附近的小山上、公园里、小溪边,寻找那些在他们眼中已经变得“千奇百怪”的“石头书”。不几天,他们就收集了满满一书包的“石头书”。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川川和磊磊背着满满一书包的“石头书”找到了地质勘探队,他俩一眼就认出了那位戴着宽边眼镜、个头不高却很有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