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现场短新闻是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以短小的篇幅再现当时的景况,并把新闻事件传播给受众的一种新闻体裁。现场短新闻是一种常用体裁,是受众喜爱的一种报道形式。由于它同时具备了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篇章短而精等特征,适应人们对信息的需要,适应了信息大爆炸的知识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现场短新闻是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以短小篇幅再现现场实况,并把新闻事件传播给受众的一种新闻体裁。在如今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由于它同时具备了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篇幅短而精等特征,适应了人们快速阅读信息的需要,适应了信息大爆炸的知识社会的需要,所以在当今各大报纸版面上独领风骚。现场短新闻不仅现场感、时代感和主题感强烈,...  相似文献   

3.
广播现场短新闻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采写制作的新闻作品,其特点是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捍、富有广播特点,能通过广播宣传出去. 一件好的广播现场短新闻作品,首先必须具备所有现场短新闻所共有的三个基本特点,或者叫三个基本要素。其一是新闻价值较高,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具有较高的宣传价值和审美价值。其二是现场感较强,有对新闻现场绘声绘色的描写,能使听众或读者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其三是篇幅短小精粹,能在三五分钟内听完。此外,它还应具备这样一些特点,就是新闻事实更加具体、形象,更易于为听众所理解,所记忆;文字语言更通俗,更易懂,更适合“播”的需要和“听”的要求。下面谈几个具体  相似文献   

4.
电视现场短新闻,首先要具有新闻的特点,同时还要具备短小精悍的特点。这两条,容易统一认识。关键在“现场”这两个字上。我认为,对电视的现场短新闻应进一步明确为:“电视记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采用现场报道方式制作完成的一种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悍的电视新闻。”基于这种认识,电视现场短新闻必须具备五个要素。一、采用现场报道方式,由电视记者现场完成。  相似文献   

5.
现场短新闻,是新闻体裁中的一个新品种。因而对它的定义,似乎还投有一个比较一致的界定。 据中国记协的阮观荣先生的说法,现场短新闻,是指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新闻作品。这虽然还不能称为现场短新闻的准确定义,但可以说基本上包括了“现场短新闻”这种文体的主要内容特点。这就是:一要新闻价值高;二要现场感强,能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三要篇幅短小。如果具备这三个特点,应该说就是一篇不错的现场短新闻作品了。  相似文献   

6.
把新闻写短,这是新闻传播规律的要求,也是新闻工作的一贯主张。 所谓“现场短新闻”,应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凝练,短小的现场立体报道”。它既具有“现场”的条件,又具有“短”的特点,具有“新闻”的共同要素。  相似文献   

7.
电视现场短新闻,首先要具有新闻的特点,同时还要具备短小精悍的特点。这两条,容易统一认识。关键在“现场”这两个字上。我认为,对电视的现场短新闻应进一步明确为:“电视记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采用现场报道方式制作完成的一种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悍的电视新闻。”基于这种认识,电视现场短新闻必须具备五个要素。一、采用现场报道方式,由电视记者现场完成。现场报道的重要一点是记者在现场,而不是由播音员在后期看着记者的解说词配音。记者在现场环境中和现场背景声源中间报道,才能强化新闻的现场效果和现场感受。  相似文献   

8.
现场短新闻,顾名思义,除了篇幅短小以外,还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就是要求作者一定要亲临新闻事件的现场,并将现场所见所闻用文字的形式告诉受众,使受众产生如临其境之感。因此,新闻现场的场景描写,是现场短新闻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没有场景描写,就没有现场短新闻;现场场景描写不当,不能栩栩如生地再现新闻现场,受众难有如临其境之感,现场短新闻  相似文献   

9.
张长生 《青年记者》2012,(11):43-44
现场短新闻,是指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的新闻作品,既包括消息、通讯,也包括特写.在各种新闻体裁中,现场短新闻是受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报道形式,也是一种有强烈的自身特色的常用体裁.它以新、短、快、活见长,现场感强、时代感和立体感强烈,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现场短新闻是作者亲临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事件现场并快速形象地再现该事件的短小精悍的报道。目前,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和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现场短新闻应运而生,并促使它随着受众的需要逐渐发展起来。文字记者不得不拿起现场短新闻的武器,迎接广播电视的挑战。现场短新闻以其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短小精悍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受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1.
现场短新闻(或曰目击新闻),顾名思义,除了篇幅短小以外,还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就是要求作者一定要亲临新闻事件的现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并将现场所见听闻通过文字或音像传播于受众,使受众产生如临其境之感。因此,新闻现场的场景描写是现场短新闻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没有场景描写,也就没有现场短新闻。现场场景描写不当,不能栩栩如生地再现新闻现场,使受众产生现场感,现场短新闻的新闻价值也就难以实现。要在短短的篇幅内写出活生生的现场场景,除了作者亲临新闻现场细致观察以外,还应讲究场景描写艺术。具体地说,场景描写应当注重这样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有的专家认为,现场短新闻是“指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新闻作品”。应当说,这个界定从总体上阐明了现场短新闻的基本特点。但具体到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又各有其鲜明的个性特点。本文试图对电视现场短新闻的个性特点作一些探索。我认为,电视现场短新闻除了具有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短小精粹等一般特点外,它最明显的特点或典型表现形式是,记者直接“出镜头”,当面向观众描述所见所闻,把观众带入事件发生的真实现场,中间穿插记者在现场对新闻人物的采访,最后由  相似文献   

13.
美,具有活性——有机鲜活性或动态生发性。 电视现场短新闻正是如此——那极活跃的因素,与人们的生活贴得很近而渗透在我们的一举一动中。它作为客观现实美的真实反映应具备的特性是:新闻事实的主体必须是现场发生的,新闻价值与现场事实必须是融为一体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美学观认为,美是客观的,是以真实为基础的。倡导采编、拍摄现场短新闻是一场返璞归真的新闻实践。现场短新闻的哲学基础是:新闻的本源论——新闻来源于现场;新闻的主体论——现场是“舞台”,人是现场新闻的“主角”;新闻实践论——到现场去观察、体验、捕捉。在现场,用最具代表性的画面、情景、声响和具体的形象来传递信息,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和证实性,使电视新闻产生强烈的感染力——现场美,从而把受众“带”进现场。这就要求电视记者在确保真实性、新闻性、思想性和时效性的前提下,追求视听效果,提高审美价值,才能扩大电视现场短新闻的有效信息量。  相似文献   

14.
马烈 《记者摇篮》2006,(8):34-34
在短新闻中有一类作品叫做现场短新闻,由于其短小精粹,现场感强,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那么,怎样才能写好现场短新闻呢?现场短新闻的界定现场短新闻是作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以耳闻目睹的事实和短小的篇幅再现于形象描摹中的纪实性现场报道。现场短新闻是作者发自现场的目击式的新闻,不是事后现场追补的新闻。记者是事件的目击者,参与者和见证者。现场短新闻是再现式的报道,不是反映式的报道。它不仅用事实说话,更要用形象说话,用形象化的事实说话,不用概括性事实说话。它是纪实性报道,不是预测性、评论性的报道。它是来自发生事件的现场的…  相似文献   

15.
把新闻写短,这是新闻传播规律的要求,也是新闻工作的一贯主张. 所谓"现场短新闻",应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凝练,短小的现场立体报道".它既具有"现场"的条件,又具有"短"的特点,具有"新闻"的共同要素.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逐步走向深入.现场短新闻作为一种报道方式获得受众的格外青睐。要写好那种短小凝练、新颖别致、形式活泼、以小见大、“大题小做”的短新闻作品.既体现了稿件采写者的一种作风,也体现了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17.
美,具有活性——有机鲜活性或动态生发性。电视现场短新闻正是如此——那极活跃的因素,与人们的生活贴得很近而渗透在我们的一举一动中。它作为客观现实美的真实反映应具备的特性是:新闻事实的主体必须是现场发生的,新闻价值与现场事实必须是融为一体的。也就是说,现场镜头既要有现场性,又要有新闻性,现场应是“有新闻”的现场,新闻应以现场为依托。 这里所说的“现场”是指作者必须置身于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是新闻事实发生的目击者、见证人或  相似文献   

18.
现场短新闻以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实,以短小精悍、适合现代人生活的快节奏,以散文化的优美文笔。倍受读者的宠爱。写好现场短新闻是时代赋予我们新闻同仁的任务。一、现场短新闻要短,这个短是信息密集的短,是内容充实的短,而决不是空洞的短现场短新闻一个显著的外在特征是“短”。即篇幅短小。目前虽然对现场短新闻的字数没有一个严  相似文献   

19.
大川 《今传媒》2006,(7):54
被称为“豆腐干”、“火柴盒”的短新闻,因其篇幅短小,言之有物,历来受到受众欢迎。然而,短而不精的短新闻,亦时有所见。较为普遍的,是导语和正文的重复,结果把同样的话说了又说,反倒使人感到冗长、嗦。试举两例:例一:某报一则《农用三轮汽车免收养路费》的短新闻,导语写到:“针对部分地区对三轮车收费政策界定不清的问题,省物价局、省财政厅日前发文明确规定,我省对三轮汽车免予收取公路客货运附加费、公路运输管理费。”接着又在正文中陈述:“物价、财政部门明确规定,对三轮汽车免予收取公路客货运附加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对从事田间作业…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的报纸当中,通常最吸引读者的新闻是现场短新闻,它是报纸的轻型武器,是报纸大餐中最不可缺少的“佐料”,它包含着一是现场的情形,二是短的叙述。两者的相互融合就构成了现场短新闻的简洁美。简洁美是时代特征的体现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当快,形势发展时不我待,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要应该发扬“短、快、活”的优良传统,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因受众文化水平的提高,不但要求及时获得更多新闻信息,还要求在短新闻中得到美的享受。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记者必须在采访与写作上下功夫,在题材选择、报道时间、作品篇幅上都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