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日本的旅行往往是一时兴起,有时被一张照片吸引,有时被一个故事打动,或者难得有几天闲暇,非要来一趟远足才觉得没有虚度。尽管人地生疏,但由于以往参加旅行团的记忆大多追悔莫及,所以我和同伴总是选择自由行,从来没有导游,也没人讲解,很多时候都是先认识风景,回来才慢慢了解风景后面的过往。但九  相似文献   

2.
正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遇到的人不计其数,但是能让我们念念不忘的,终究还是太少。六十年前,我陪同波兰华沙大学的一位汉学系教授,在大理进行文化旅行,以下是关于我们那次旅行调查的一些琐忆。一记忆更迭,把记忆细胞全部激活起来,也搜索不出先生的全名了。先生何许人氏?波兰华沙大学语言学院汉学系主任、汉学教授是也。  相似文献   

3.
相扶人生     
彩云之南一座名为南涧的彝乡小县城,一条叫松南路的小街多数时间飘着缅桂花香。人们时常看到,一个盲人和一个双下肢重度残疾的女人相携相扶着慢慢走过街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别样人生路,相扶双人行,坚强跋涉在坎坷人生路上的两人合一的背影,被时光镂刻成南涧人的经典记忆,被岁月雕琢为励志自强的铿锵篇章……  相似文献   

4.
时间的沙漏,可以轻易倒转过来,重新慢慢流泄,用自己的刻度记录时间的脚步。可有些事物消失的速度,却在不知不觉间轰然而至。就像某些散落在时光深处的年俗,不管我们如何眷恋,已经逝去不再重来,偶尔在记忆深处浮起,细细碎碎,噬咬着一些不甘寂寥的心灵……我的老家,是漾濞县漾江镇的官庄村,在点苍山西坡脚下,是一个古老小巧的村子。  相似文献   

5.
岁月(四题)     
印象我刚上公交车坐下后,见一位老妇人走进车厢,仿佛觉得有点面熟,我立即抖开记忆的筛子,寻找记忆中的印象。这时,她微笑着,在我身边坐下。我久久地望着她,她也望着我,终于,我的记忆定格了:她年轻时是县医药公司的营业员,是小城的一枝花。啊,时光真快!40多年时间,"哧遛"一下就过去。  相似文献   

6.
温暖的烛光     
在午后灿烂而柔和的阳光下,弗拉基米尔教堂古老的天蓝色圆顶显得明亮悦目。教堂门前那条石板路也在阳光下闪烁发亮,如同一条波光晶莹的河。这条石板路被彼得堡虔诚的东正教徒们走了几百年,高低不平的路面如果有记忆的话,应该会记住一位俄罗斯大作家的脚步。他,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一带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两年半时光。从他住宅的窗户中能看见弗拉基米尔教堂蓝色的圆顶。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虔诚的教徒。住在这里时,除了出门旅行或者卧病不起,他每天早晨都带着一双儿女上教堂。附近的彼得堡人都认识这位爱戴礼帽、…  相似文献   

7.
是否观看过小孩子骑木马,快乐的转着一圈又一圈或曾留心听着窗外的雨声轻轻敲击地上的石板?是否追随过蝴蝶凌乱的飞舞,或曾凝视夕阳淡入天边深处?放慢你的舞步吧,不要跳得那么快,时光短暂,音乐将不再。是否每天奔波着日子如飞?当你问“你好吗?”,可曾听见回应?一天过去,躺在床上,是否还有明天的千百琐事,在脑海里萦绕飞翔?放慢你的舞步吧,W O R LD C U LTU R E不要跳得那么快,时光短暂,音乐将不再。是否告诉过你的孩子,我们明天再做?而在你的匆忙之中,忽视了他的落寞?曾否疏于联络,美好的友谊就这样消亡,因为你没有时间打个电话说声“…  相似文献   

8.
青春感悟     
每当因照镜子而感叹自己面容愈加成熟之时,亦会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随即,很自然地在脑海中浮现出彼时的自己:梳头、穿衣、叼着面包拽着书包跑过石板的街道:学习、考试、成绩;唱歌、跳舞、游戏;洗菜、做饭、清洁家具。一年又一年。在不断的痛苦与欢乐、矛盾与坦然、怒骂与嬉笑、不满与知足、追求与放弃中,慢慢感受、慢慢体会、慢慢长大。  相似文献   

9.
正温暖的诺邓火腿诺邓是温暖的。阳光暖暖地照在村子里,把一座座用红土舂成墙的院子、一扇扇木雕的窗花、木制的大门、被岁月打磨得光滑的石台阶和那些挂着几片发黄树叶的老树渲染得暖洋洋的,把单调的时光镂成温暖的故事。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诺邓火腿》,让每个人心里都筑起了一座故乡的宫殿,镌刻着一段美丽的记忆和乡愁;每个人的味蕾上有一碗故乡的美食。云南有三大著名火腿:宣威火腿、鹤庆圆腿、诺邓火腿,其中产自白族  相似文献   

10.
一直在路上     
旅行家的自我修行:六问诠释旅行的意义 Q1:“拖箱客”无聊透了,“背包客”才是王道? A1:在许多青年人心中,的确如此。“背包”是一个象征意味极其浓厚的旅行符号,背包客可以没有旅行攻略,可以没有像样的户外装备,但背包却是他们的必备品,里面装的除了日常用品,还有一颗潇洒不羁爱自由的心。与“背包客”相对的是什么概念呢?有人发明了“拖箱客”一词。在脑中迅速勾勒一下图景,你便可以领会二者在观念上的差异。拖箱客所代表的是大众旅游的传统形式,或者至少是“绝不在生理和心理上让自己受一点点委屈”的舒坦方式--能拖得了箱子的旅途必定是平坦的。而背包客则不愿受制于贴紧地球表面才能行走的旅行箱,那样一点儿都不飘逸。他们的心爬得了高、涉得了险、越得过天堑、趟得过大江。在他们眼中,困难与危险,也是乐趣的一部分。化身考据癖解释一下“背包客”,该词在英文中为“Backpacker”,是由“Backpacking”一词演变而来,形象地定位了那些背着硕大的旅行背包、独自一人或三五成群地登上自助旅途的人们。背包客最大的特点就是完全地自主与自由,他们不受任何既定路线与规则的制约,他们唱着歌,追着风,享受着内心的那份淡定与从容,把自己毫无保留地托付给旅程上一幕幕的风景。走在路上,带着几个人类生存的终极问题,缅怀一下远方的故乡和往昔的恋人,观察着未曾了解过的一切,脚步可快可缓,思绪可纷乱可集中,这便是背包客的人文地理。  相似文献   

11.
<正>前不久和一位瑞典朋友聊天,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在瑞典西部韦姆兰省玛巴卡村,住着一户家势显赫的贵族军官。1858年的一天,这家生了个女孩儿。小姑娘很可爱,全家人都非常宠她。但不幸的是,到了学走路的年纪,她却患上了一种不明病因的瘫痪症,医生们都束手无策,女孩儿丧失了走路的能力。她慢慢长大,虽然不能走路,但父母还是经常带她出门旅行。一次,他们带着她乘坐邮轮到海外旅行,用餐的时候结  相似文献   

12.
《寻根》2016,(1)
正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一度最为隆重的节日,按照中国旧历来迎接中国新年的到来。这一新春佳节,处处气象一新,家家户户喜迎新年。但就在这"辞旧迎新""万象更新"之际,又特别讲究个"旧"字,旧风俗、老规矩得一例照旧,这个年才过得像模像样、有滋有味。但随着岁月流转、时光飞逝,移风易俗也在所难免,总有那么一点旧时"年味"会不  相似文献   

13.
在古代出远门,地图是必不可少的。那种粗枝大叶的古代地图,正因为它不详细,反而更能诱发人们的冒险心和浪漫之感。最早的有代表性的地图,是公元150年希腊地理学家兼天文学家克罗底乌斯·普特勒麦奥斯绘制的地图。这地图是一本包括北起丹麦南到非洲的相当一部分地域的地图册。人们旅行时,如能随身携带一本附有地图的旅行指南的话,那就更方便得多了。制作出最早的旅行指南的是罗马人。古罗马的旅行指南,是在六米长的羊皮纸上,画上罗马的街道网,在街  相似文献   

14.
肖伊绯 《寻根》2020,(1):24-29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一度最为隆重、最为重要的节日,处处气象一新,家家户户,喜迎新年。但就在这“辞旧迎新”“万象更新”之际,又特别讲究个“旧”字,旧风俗、老规矩得一例照旧,这个年才过得像模像样、有滋有味。随着岁月流转、时光飞逝,移风易俗也在所难免,总有那么一点旧时“年味”会不复存在,让人追怀不已。那么,怎样留存、怎样持守、怎样传承这些风俗传统,也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自觉,并衍生出一门专业学问,那就是民俗学。  相似文献   

15.
陌生时光     
向迅 《大理文化》2013,(2):29-33
一 那些时光。越发陌生起来。这种感觉,很像我翻看少时那屈指可数的几张黑白照。那个小小的人儿,果真就是曾经的我么?这曾经二字,让我蓦地一惊,那时光果真是离我越来越远了。我曾经从那里出发,盼望着早早长大,翘首盼望未来,对未来寄予了无限的期冀,以为时光是可以用来挥霍的。从来不曾想到那最美的年月,像从我身上蜕开的一些什么,再也回不到我身上。现在,当我接近生命中一道新的门槛时,我终于觉得时间过得是如此神速,三十年时光,  相似文献   

16.
五婶     
五叔没了之后.五婶依旧生活在滇西一个僻远得只有二三十户人家,名为核桃林的小山村,白天干活,拉扯3个孩子,晚上睡在一张早已被时光涂抹得乌黑如墨的大木床上。  相似文献   

17.
1912年4月10日的早晨,成群的人聚集在英格兰南安普顿市的海港。12岁的露丝·贝克和她一岁的弟弟理查德、四岁的妹妹玛丽安跟随着母亲一起夹在人群之中。露丝的父亲在印度做传教士,她们刚从那里旅行归来,准备返回美国家乡。母女一行在人群中慢慢穿行着,走向登...  相似文献   

18.
茨坪村往事     
正空中有些干燥的气流牵引着我往日的回忆,我本以为时间长河会慢慢打磨着我仅存20多年的记忆,可当再次回到祥云游历时,仿佛这过往的时间并不具有摧毁性了。回忆凭着强大的的生命力还是继续生活在一种气味、物体、感觉之上,也许我就在这一天把这现时的感觉作为回忆的支撑物,这些回忆就慢慢苏醒过来了。是的,车子驶过茨平村时候,那些在祥  相似文献   

19.
那丝沉甸甸的温暖,在黎明之时,伴我的记忆之帆,渐行渐远……   孩童的时光里,总有一个健壮的身影闪现在眼前,那张亲切而朴素的笑脸,牵引着我展翅高飞--爷爷,一个我最爱和最敬佩的人.……  相似文献   

20.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我看了很长时间,大概3个星期吧,每天只能在临睡之前慢慢读上几十页,因为总有种“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感觉,害怕惊扰和打乱了书中人时间旅行的步伐,那个“脱离时间的男人”、他的妻子——有被丈夫形容为“一碗牛奶中的一滴红血”般的双颊,以及他们之间“思念的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