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月球火山的熔岩铸就的“月海“   在浩瀚的星空中,月球看起来总是如此平静,那里也有火山吗?   当然有.虽然月球上没有类似地球上夏威夷或圣海仑那样的火山,然而,它的表面却被巨大的火山熔岩层所覆盖.过去,天文学家曾认为,月球表面的阴暗区是广阔的海洋,因此,他们称之为“mare“,这一词在拉丁语的意思就是“大海“.当然,这是错误的,这些阴暗区其实是由火山的熔岩层--玄武熔岩构成的平原地带.   ……  相似文献   

2.
科苑鲜果     
<正>水星怎么变成了小煤球?从太空中看水星,水星的表面是黄白色的,但事实上,水星真实的颜色呈灰黑色。与太阳系的其他天体相比,水星简直就是个小黑炭,其表面颜色特别深,反射阳光的能力很弱。水星与月球一样是没有大气层的固态天体,但其表面比月球还要黑得多。通常情况下,微小陨石和太阳风的轰击会使这类天体表面产生一层薄薄的含铁纳米微粒,使其变黑。但光谱分析表明,水星表面的含铁纳米微粒非常少,不足以让它变黑。美国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水星如此之黑的关键可能在于彗星。这些"脏雪球"接近太阳时通常会裂解,损失多达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最新发现,我们对似乎很熟悉的水星,其实比较陌生.如以前我们认为这颗太阳系中个头最小的行星与体积和它相差不多的月球非常相像,都属于色彩匮乏的星球,但最新传来的太空照片表明,水星比月球"多姿多彩",与"苍白的"月球相比,水星上有巨大的悬崖,地表呈淡蓝色和暗红色.在水星身上,目前还有许多未解之谜,如这颗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为什么与地球有许多共同点,而这些共同点又不为其他行星所具有?为什么它和地球都存在磁层?为什么它的密度之大远超其他行星,而仅次于地球?  相似文献   

4.
在太阳系的行星中,水星距太阳的距离最近,只有0.387天文单位。水星约88天绕太阳旋转一周。1974年,美国的“水手10号”空间探测器曾接近水星并拍摄了照片,发现水星表面有很多火山口。最近美国科学家又对当年拍  相似文献   

5.
天文学的历史从某个角度上说就是天文望远镜发展的历史。1609年,大科学家伽利略制造了天文望远镜(后被称为伽利略望远镜),通过这个望远镜,他发现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还先后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土星光环、太阳黑子、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现象,以及银河是由无数恒星组成的等等。这些发现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6.
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在我国古代又被称为"辰星"。由于距离太阳太近,它常常被耀眼的阳光所掩盖,只有在夕阳西下的余晖中,或者在日出之前东方的地平线上,我们才有机会用肉眼一瞥它的踪影。美国发射的"水手10号"分别于1974年和1975年对水星进行了探测,除了发现水星的外貌酷似月球,上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和平原、盆地、裂谷等地形外,还发现了水星的一个令人费解的特征:水星的磁场仅有地球的1/100,而科学家原来推测,理论上它的磁场强度应该是观测值的30倍才对。为什么水星的磁场会如此微弱呢?  相似文献   

7.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31日消息,40年前,美国宇航局的宇航员最后一次登上月球,也最后一次将美国国旗插在月球表面。根据美国宇航局月球勘测轨道照相机拍摄的照片,除了“阿渡罗11”号任务外,所有登月任务插在月表的美国国旗在经历着40年的岁月变迁后仍屹立不倒。  相似文献   

8.
月球来自哪里?为什么会与地球相伴?这曾经是个古老难解的问题。古时候,地球人觉得月球很神秘,各个民族都留下了许多与月球相关的美丽神话和传说,企图解释月球在人们心中的谜团.现在,人类通过宇宙飞船飞向了太空、对太阳系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还通过登月飞船直接登上了月球,亲眼目睹了月球的容貌,并从带回地球的几百公斤月球岩石之中掌握了大量资料数据信息。不仅对月球的表面特征有了全面的了解,对月球的物质组成、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月亮是当今人类研究得最透彻最深入仔细的天体,关于月球起源的学说不下几十种之多,象捕获说、分裂说、撞击说、宇宙飞船说最有代表性,但都存在缺陷。从月球的各种特征的形成条件和太阳系天体所处的环境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之后,一个新的月球学说在中国诞生了:《月球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一一月球是来自水星内侧太阳旁边曾经绕太阳运行的一个类地行星,因为掠曰彗星撞击的推力才来到地球身边的,是由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的绕日行星演变成为了地球的卫星。.这是个终极理论,他能够很轻松圆满地解释与月球有关的所有谜团.  相似文献   

9.
在太阳系的行星中,水星是最靠近太阳的一个,强烈的太阳风摧残着这个星球,导致水星没有自己的大气层,太阳辐射可以直接倾泻到水星的表面。  相似文献   

10.
离太阳近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和月球统称“类地行星”。现在拓展一下,包括像地球那样有固态外壳和地质活动的太阳系天体,即还包括行星的所有卫星、小行星,都统称为“类地天体”。航天时代以来,飞船的探访揭示:大多数类地天体的表面普遍都有外来天体的陨击疤痕——陨击坑。  相似文献   

11.
美国宇航局一直把月球作为重要的对象进行研究和探测。自从“阿波罗计划”把人类首次送上月球之后,美国宇航局计划再派航天员登月,并建立可供人类居住的“月球村”。他们的想法是,以月球为前哨站,为人类登陆火星做准备。为了探测月球,人们开发了高级月球成像实验照相机(AMIE),这种设备是专门为探测月球而设计的,在相关的新闻报道中,人们可以看到的很多月球照片就是这种照相机拍摄的由于被拍照的对象不同,各种照相设备的特性差异也比较大。为了研究月球,这种照相机设计了很多针对月球光感特征的元件,使得拍摄出来的照片更清晰,更利于科学研…  相似文献   

12.
美国国家宇航局(主要研究者:艾伦·宾德)水是维持生命的必需品。一般认为温暖的液体水的存在是产生生命的根本。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许多温暖的液体水:如果板块构造不再形成山脉,那么水和风的侵蚀最终将磨平地球的整个表面,使它淹没在2.8千米的水中。地球上的水显然有两个来源。构成水星、金星、地球、月球、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最新发现,我们对似乎很熟悉的水星,其实比较陌生。如以前我们认为这颗太阳系中个头最小的行星与体积和它相差不多的月球非常相像,都属于色彩匮乏的星球,但  相似文献   

14.
水星相对于同体积的其它行星来说,质量大了一些,这说明水星的密度比较大。科学家探测到,水星的外壳相对来说比较薄,比同体积的星球具有更多的金属内核,为什么会是这样?有些科学家猜想,水星在很多亿年以前,表面的外壳曾经被剥落过。瑞士伯尔尼大学的天文学家们通过实验模拟了许多早期水星的情景模型,只有一个与小行星碰撞的灾难模型才能最合理地解释现在水星的密度和组成。为了完美地再现这一过程,研究者用了两套计算机模拟系统,第一套模拟了原水星和入侵者小行星相撞的过程,相撞的结果就出现了一个高密度的水星体和大量快速远离水星的碎片。…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众》2013,(3):2-3
小时候常问,水星上没有水,为什么还叫水星啊?后来才知道只是中国古人根据五行说,将肉跟可见的五大行星进行了命名,只有中国人叫水星,外国人并不这么叫。现在水星上真的发现有冰存在,水星表面的一些环形山里囤积了万亿吨冰,足够填满200亿个滑冰场。这一结果是美国的"信使"号水星探测器从2004年8月升空,耗时6年半到达,经过79亿千米的曲折征程才获得的。  相似文献   

16.
从1966年2月到1972年12月,美国共发射了17艘阿波罗宇宙飞船,其中有11次载人飞行,6次载人登月,登上月球的有12人,还有环绕月球飞行的,“阿波罗计划”共造就了24个月球人。这些“月球人”受万众瞩目,在他们登月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尿裤子的月球人在苏联的第一个宇航员加加林进入太空后,美国人也急不可耐了。20多天后,他们准备把自己的第一个宇航员送上天。那一天是1961年5月5日,穿戴整齐的谢波德中校兴致勃勃地进入水星三号飞船,大型火箭已经准备点火,它将把这艘飞船送入太空。但是,等了好久火箭还不能发射,中校急得大叫“我要撒…  相似文献   

17.
月球、火星、土星,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一步一步地迈向宇宙深处。现在,科学家的脚步又迈向了最靠近太阳的星球——水星,完成这一光荣任务的是近期发射的“信使”号探测器。  相似文献   

18.
月球稍微有点瘪,仿佛被人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两极压了一下,以致赤道地带鼓起,两极区域扁平。这倒没什么新鲜的。月球总在自转,很久很久以前,它还很年轻的时候,球体的熔岩在冷却成坚硬岩石的过程中,自转导致的离心力的确能让赤道地带鼓胀起来。早在1799年,数学家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就注意到,由于月球形状不规则,它在转动时有些摆动。20世纪60和70年代的太空探索发现,月球形状还有另一处不规则:它沿着月地轴的方向有轻微拉长。也就是说,如果把月球沿着它的赤道平面切成两半,横截面并不是个正圆,而是更像橄榄球的形状,其中一个尖头正对着地球…  相似文献   

19.
《百科知识》2014,(5):F0002-F0002,F0003
正目前,人类探测器从外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比较罕见,因为太阳的光芒会损坏感光元件。但在2013年7月里的几天,土星与水星正好遮挡住太阳的光芒,为探测器给地球留影提供了绝佳机会。这两张照片摄于2013年7月19日,左图是"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拍摄的,当时它距地球约15亿千米;右图是"信使"号水星探测器拍摄的,当时它距地球约9800万千米。近几十年来,从太空拍摄的一系列地球照片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暗淡蓝点"。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1号探测器在飞至距地球60亿千米处回眸一瞥,留下了这张永恒的经典。  相似文献   

20.
月球探秘     
《科技新时代》2009,(11):85-85
月球表面到底是什么样子呢?随着“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这个谜底揭晓的日子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当人类不能亲临月球表面,但又想探知月球表面奥秘的时候,月球车就成为派到月球去执行探测任务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