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在的许多考卷,阅读题遭遇了不考阅读的尴尬,存在阅读题界限不清,大量的基础知识题包含于阅读理解题中,主观题取向与语文无关,阅读检测的梯度不明显等等问题,使阅读命题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阅读需要,使学生形成了纠缠字词、断章取义、错误解读、虚假阅读的阅读习惯。武汉中考语文卷现代文阅  相似文献   

2.
在长期应试为主导的环境下,学生多关注如何“刷题”,而忽略了阅读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名著阅读更不关注。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按照新《课标》的规定,建立正确的观念,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使他们可以在名著的阅读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3.
测试研究在阅读领域中提出了阅读模式原理,以此为指导,结合教学实践,对阅读题型进行划分,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大学英语专业阅读训练中,注重宏题、“不匹配图式”题和“高层次”题的设计与训练,有助于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学生们在阅读了大量文章后,在做阅读理解题时,还是感到困惑。主要在于阅读习惯不佳以及能力培养不到位,这就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近几年的中招考试语试题中,阅读题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如何教会学生做阅读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答阅读题的能力,成为摆在毕业班老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弄清中考语阅读题的出题点。笔对一些省市的中考语试题的阅读题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记叙、说明、议论阅读题的出题点,供毕业班师生复习时借鉴。  相似文献   

6.
周远喜 《初中生》2007,(4):18-21
2006年浙江金华市中考语文第二道阅读题是一道与莲相关的专题阅读,两个散文片段加一个说明文片段,新颖巧妙的材料组合,标新立异且坡度合理的设计,给人“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审美享受。这种大组合式阅读一方面避免了单一阅读材料因文章风格、内容等诸因素造成部分考生适应、部分考生不适应的情况,使考试更公正公平;另一方面,材料组合题容量大,跨度大,信息丰富,集综合性阅读、比较性阅读和研究性阅读于一体,能更全面地考查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请欣赏一下题目。  相似文献   

7.
认真分析2002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不难发现:它和近几年高考阅读理解题相比,增加了深层理解题的题量,充分考查了学生综合阅读理解能力。2002年高考阅读理解题有下列新举措,预示了未来阅读理解题的命题趋势。  相似文献   

8.
今天,在讲解《小学生语文学习手册》时,让我没有料想到的是,学生们绝大部分都没能把写话和阅读题做好。阅读题,全班44人,竟有38名学生一字没写。凡是遇到练习中(考卷除外)的阅读题或写话题,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回避”。再深究一点,但凡遇到需要大动脑筋的题目,或者称其为能力题,学生们都很“聪明”地躲过,等待老师的讲解。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我们的学生有些惰性,不乐于思考问题,遇到问题时甚至退缩。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育工作者,我研究了很多高考的英语阅读题,这种题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中心大意题、揣测词义题、逻辑推理题以及细节理解题。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由于存在各种问题,使得阅读题的得分数不高。本人对以上几种考试题型进行了探析,查找考生阅读题失分的主因,并总结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帮助学生在阅读考试中排难解疑,从而达到得分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过细现象。过细显现之一:繁锁的阅读指导、阅读练习。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讲得太多,各种各样的分析太多,各种各样的阅读题太多。诸如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分析来分析去,好像生动活泼的文章就是那么几根干巴巴的筋。这样的阅读,已经使学生对所谓的阅读产生了厌烦。阅读题海战术,更使学生疲于奔命,根本谈不上什么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阅读理解题已经成为中考中的新亮点,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题走进了课堂.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具备客观、全面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笔者认为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应采取的方法策略.一、养成预习习惯,培养阅读能力预习习惯的形成,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预习是学生提前对将要学  相似文献   

12.
散文阅读题在高考语文中分值很大,且得分率不高,这就需要学生掌握其赏析与解题的技巧。本文对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做好散文阅读题,获得较好的语文成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全国高考和我省中学英语试题中阅读理解题量增大,计分约占全卷的三分之一,是个重头题。由于学生阅读速度极慢而导致卷面反映情况不佳。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在扩大学生阅读量、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忽略了对学生阅读速度的训练。因此,提高英语阅读速度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何为民 《中学文科》2005,(11):71-89
【能力要点】 综观全国各地的阅读理解题的题型主要有两种:一是阅读短文后,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二是阅读短文后做单项选择题。这两种题型均属客观题。从2005年全国各地的中考阅读材料来看,通常为幽默故事、人物轶事、科普文章、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等。阅读理解题不同于完形填空,它不在于考查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综合利用,而是侧重于对学生语言技巧即阅读速度、理解程度及对短文综合评估能力的考查。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充分表明了阅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然而很多学生在做阅读题的过程中,缺少对文章的理解,缺乏相关的解题技巧,所以失分严重,逐渐对阅读丧失了信心,渐渐放弃了阅读这一大板块。因此,如何教给学生阅读题的解题技巧,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中笔者谈到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充分表明了阅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了使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作用,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近两年的中考语文阅读题的分值一路攀升。盐城市中考阅读题所占分值是两个现代文阅读加一个文言文阅读和一个阅读材料整体感知题,共占60分;  相似文献   

17.
综观历年来中考语文试卷,阅读训练题的分值占了70%左右,而且要求阅读理解的不同体裁文章多来自课外,即便选自教材,其训练题也大多别出心裁,考从前所未考,更有甚者还要求考生自己出思考题考自己。因此,想凭搞题海战术是不可能以不变应万变的,关键在于必须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对于阅读理解的训练往往缺乏针对性,常常生搬教参,东摘西抄,随意出一些题目让学生做,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裨益不大。其实,设计阅读训练题大有考究,主要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抓文章的特点和重点一般说来,散文…  相似文献   

18.
何为民 《中学文科》2004,(11):75-89,96
纵观全国各地的阅读理解题的题型主要有两种:一是阅读短文后,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二是阅读短文后做单项选择题。这两种题型均属客观题。从今年全国各地的中考阅读材料来看,通常为幽默故事、人物轶事、科普文章、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等。阅读理解题不同于完形填空,它不在于对语法知识的综合利用,而是侧重于对学生语言技巧即阅读速度、理解程度及对短文综合评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占Ⅰ、Ⅱ卷90分的三分之一,两大阅读题,着重考查学生阅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可谓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纵观2004、2005两年各省市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题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降低了客观题分值,增大了主观题分值。比如北京卷(2005)科技文阅读增加了一个主观试题,全国语文卷Ⅰ卷把原17题的多选题变为主观表述题,湖南语文卷的变化更大,21题变为一个写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步子迈得更大。  相似文献   

20.
一、中考对阅读理解题目的要求 阅读理解题是考查学生语言运用、阅读理解、逻辑推理、分析判断等能力的重要题型。中考英语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一般都是三篇短文,共15小题,记分25分,参考时间25分钟,生词量不超过3%。题材为记叙文、说明文、书信、通知等应用性文字材料。取材不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阅读题目一般分为两种形式:浅层字面理解(含细节理解)和深层分析理解(含词义猜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