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波尔与横握球拍运动员比赛的技战术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波尔2004~2006年世界重大比赛的技术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波尔发球抢攻得分率高,发球以下旋、侧下旋、逆侧下旋为主,但下旋发球有所减少、侧下旋发球有所增加;其战术以正手发逆侧下短球至对方正手、中路,结合发强烈逆侧下长球至两角后抢攻和正手发侧下旋长、短落点的球后侧身抢冲战术为主。2)波尔接发球抢攻段得分率为三优,接抢段的技战术运用和得分能力较好,接发球使用正手较多,战术以快搓加转近网短球为主,结合搓两角长球或撇侧下旋球至对方正手大角战术为主,然后反拉或摆短伺机拉冲。3)波尔正手位的短球相对较弱,但接球后(第4板)的攻防转换处理较好,无论从使用率,还是得分率,波尔的相持段都占据优势。4)波尔正手进攻以前冲、加转弧圈和近台快拉为主,落点多在对方的反手位,但使用比例逐年下降;侧身以前冲弧圈为主,落点多在对方的反手位,而加转弧圈的落点大多在对方的正手位,侧身进攻技术呈波浪式起伏;反手快带弧圈的使用率有所上升。5)波尔对横拍选手以拉两角伺机前冲或扣杀战术使用率和得分率呈波浪式起伏,2006年得分率高达70%,搓长短结合拉攻战术的使用率2006年突增到17%,得分率高达63%。  相似文献   

2.
《乒乓世界》2009,(11):114-119
用正手发逆侧旋(侧下旋)球是目前颇具威胁的发球技术,世界上很多优秀男选手使用逆侧旋发球的几率很高,比如德国的波尔、丹麦的梅兹,他们对此项技术的掌握十分出色。“钩子”发球属于逆侧旋发球的范畴,这种发球的技术动作更为小巧,并且在隐蔽性上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3.
《乒乓世界》2012,(5):94-95
在接发球时运用摆短技术首先要判断对方发球的旋转和落点,并根据其发球的变化,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当判断出对方发球的旋转时,脚下步法要迅速进行调整,保证在最舒服的位置击球。触球时根据对方来球的上下旋情况,最主要的是要调整好板形:摆上旋球的板形要相对立一些,摆下旋球时要亮一些。  相似文献   

4.
李晋  赵晖图 《乒乓世界》2009,(3):116-119
柳承敏在发斜线侧旋短球的动作与其发侧下旋短球的动作极为相似,这两个发球配套使用可以扰乱对方的判断,为自己的进攻创造良好的机会。高水平运动员在发侧旋短球的时候有很多技巧,如果发球的旋转为纯侧旋,那么球的弧线侧拐会更为强烈,因此对方比较容易判断出旋转,往往会直接采取台内进攻。柳承敏的侧旋短球会稍稍带有一些下旋,这样对方如果搓接,则很容易冒高;如果对方发力挑打,则很容失误。因此,看似简单的发球,其实暗藏玄机。  相似文献   

5.
对直板打法的选手来说,前三板技术通常是制胜的法宝,而发球和接发球则是前三板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马琳作为我国当今优秀的直板运动员,其前三板技术一直是公认的模范样本。在马琳前三板技术体系中,其摆短技术可称为一绝:他不仅能摆加转下旋球,也能手腕的小动作,利用来球的旋转摆出侧旋球;  相似文献   

6.
在高水平选手的比赛中。逆侧旋发球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发球技术之一,其中最常见的是正手发逆侧旋球,其代表人物有德国的波尔、中国的王皓等。当然,也有个别选手会采用反手发逆侧旋球,比如孔令辉。采用正手逆侧旋发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陕速进攻,同时逆侧旋发球虽然并没有太特殊的特点,但是接发球一方总会感觉与平时的习惯相左。因此会产生一些心理波动。  相似文献   

7.
随着无遮挡发球新规则的实施,使发球的威胁大大降低,从而给发球抢攻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发球抢攻的技术组合将变得更为复杂,人们的理念亦随之发生改变。在认识上,人们已将发球、发球后抢上手以及三、五板衔接作为一个整体来全盘考虑、连贯设计,并且形成了新的发球轮的抢攻体系。与原先的发球抢攻相比,它无论在内涵还是意义上均高出一筹。 本组图片取自德国新秀波尔与韩国名将吴尚垠的对局,由三个部分组成:波尔发球、吴尚垠接发球摆短(图1—7);波尔发球后台内挑打(图8-  相似文献   

8.
接发球是比赛中最重要的环节,高质量的接发球直接决定了后续战术套路的顺利实施,也可以说,接发球技术决定着比赛的胜负。在高水平运动员的对抗中,发球一方多会发短球来控制对方,不给对方制造直接上手的机会。对于接发球一方来说,采用什么样的回接手段至关重要。目前从乒乓球技术来看,接短球无非有几种方式:挑打、台内拉、摆短。其中摆短的方式非常灵活,高水平运动员可以通过手腕的灵活变化制造各种旋转和弧线,以此给对方增加难度,为自己创造出机会。搓侧旋的技术动作并不复杂,但是要想搓出高质量的球,必须要经过良好的训练,培养优良的手感。此外,提高对来球旋转的感知能力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乒乓世界》2013,(7):88-89
许昕有着出色的步法,无论从什么角度过来的接发球,他都能找到正手抢攻的位置。因此,他的侧旋和侧上旋发球让对手很头疼。这种球想摆短很难,想劈长又容易被抢,即使进入相持,也会被许听的主动连续进攻所压制。从这点上说,许昕能够自由自在地运用侧旋及侧上旋发球,非常适合他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乒乓世界》2012,(9):106-107
正手推挑相比于摆短和劈长,是一项攻击性更强的接发球技术。它以借旋转为主,适用于对方带有较强侧旋的发球,击球点一般要赶在来球弹起的上升期或是最高点。在准确预判、脚下灵活移动的前提下,推挑技术能够体现出“突然、犀利”的接发抢风格。因此马龙在比赛中使用这项技术时,采取都是“两步上”的接发球步法。  相似文献   

11.
《乒乓世界》2003,(7):25-25
中国乒乓球男队 单打技术资料 2000年2月 河北·正定 张晓莲:瓦尔德内尔在赛场上提袜子时心里想些什么,我们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发球] 以正手侧身位发侧上、下旋为主,落点基本到对方的反手位、侧身位及中间或正右方短球,易出台,有长球配合,旋转较强,侧旋发直线皆为上旋。反手半高抛侧上、下旋发球为辅,多是右方短  相似文献   

12.
运用统计法、文献法、录像观察法,对波尔的284个发球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波尔引拍时肘部动作多变,左侧下变化多逆转强;中路短球在开局、中局和尾局多变;侧身位,以反手低抛、左侧下、逆转中路短球为主,中间穿插有正手侧下顺转、侧上旋、急上、不转发球;中路短球、右侧下顺转发球、左侧短球在中局数量最多,其他旋转的发球和落点在开局、中局和尾局没有明显变化;关键时,习惯发特别转的左侧下逆转中路短球;发球后抢攻的位置反手位居多,发球后抢攻落点多为中路长球.  相似文献   

13.
马林不仅发球好,接发球技术也很出色。图片G1—6是马林对瓦尔德内尔的比赛(没有显示瓦尔德内尔的图像)。马林充分利用直拍台内球的挑、撇、摆短等技术,让对方不好判断,为自己下一板上手创造机会。马林接发球的主导思想是能上手则上手,上不了手时控制对方,看好旋转摆短,这样就控制了瓦尔德内尔变化多端的发球,也使瓦尔德内尔的前三板技术受到了抑制,即使对方上手也拉不出质量,自己还可以争取下一板的主动。  相似文献   

14.
《乒乓世界》2006,(12):86-97
1 波尔——改变握拍方式,使手腕更加灵活用正手发出两种旋转不同的球组图 A 为传统的正手发球。波尔在发球时动作较小,以使对方难以判断旋转变化。组图 B 为逆旋转发球,即从身体内侧向外侧摩擦球的正手发球。引拍时,波尔的手腕向怀中内收的幅度很大,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手腕动作,增加对球的摩擦。波尔的逆旋转发球动作非常简捷、突然,这是他发球的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5.
加强近台进攻的威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乒乓球界对白俄罗斯选手萨姆索诺夫评价很高,认为他潜质甚厚。但自1997年获世锦赛亚军及1998年获欧洲冠军后,萨姆索诺夫就步入低潮,让关心和支持他的人颇感失望。改大球和11分制后,他的雄厚实力更似日渐“消失”。1998年萨姆索诺夫夺得欧洲冠军后,他曾说,乒乓球是有对手的运动,所以要揣摩对方的心理。“我对前三板的考虑不太多。着眼点更多是如何控制落点,一个一个来回去打好相持球,或许有人认为这种打法有些消极,但这是我的个人风格。” 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积极主动已经是世界乒乓球技战术发展的头号关键词。在2003年的欧洲锦标赛上,萨姆索诺夫也顺潮流而动,他加强了近台进攻的杀伤力,打法已见凶狠。 如本组图所示,在决赛对阵波尔时,可以看到他在控制落点的同时力争主动抢攻。波尔发中路近网下旋球,萨姆索诺夫以反手摆短到波尔的正手位。萨姆索诺夫素来回长球居多,波尔对他的突然摆短准备不足,回球质量不高,结果被萨姆索诺夫果断侧身抢冲中路得分(他深知波尔的防守能力相当强,特别是两大角)。自大球后沉寂已久的萨姆索诺夫,终于第二次获得欧洲冠军。他的获胜再一次证明:加强近台进攻的威力是获胜必需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乒乓世界》2007,(1):92-101
波尔——预判来球线路,反手快撕弧圈球欲擒故纵,让对方先起板然后反攻在不来梅世乒赛上,波尔的反攻技术发挥突出。在与王励勤的比赛中,波尔发对方正手位半出台球,由于波尔发球的弧线又低又短,王励勤正手接发球抢拉的质量并不高,此时波尔迅速找准击球点,反手快撕一板。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制胜的十大秘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依赖发球得分的机会逐渐减少,形成相持越来越多,为了适应新的实战要求,我们为大家提供以下制胜的十大秘诀: (一)后发制人 对于难以上手挑打的短球,有时可以快搓(如搓至对方的正手位),当对方拉球的质量不高时,就在下一板反撕、攻击。注意打落点,做好连续进攻的准备。 以A组图为例,塞弗在侧身位用正手发半高抛侧下旋球,对方正手摆短,塞弗反手回搓,对方拉直线,塞弗运用反手快拉的衔接技术直接转攻。类似的衔接技术在发球后的第五板和接发球后的第四、六板中经常被运用,难度较高,通常是在双方控制与反控制过程中由被动一方所采用。一般来说,衔接技术用小动作比较适宜,因为对方来球具备一定的速度。此外,站位两脚略有前后,右脚稍前,重心偏高一点,引拍挥臂以前臂为主,击球点以高点为宜。 无论正手还是反手,衔接技术均以前臂、手腕动作为主,基本不宜使用大幅度的转腰引拍动作,这是它与拉下旋的主要区别所在。图中塞弗使用的主要就是前臂小动作。 (二)抢攻台内短球 发短球后,迫使对方摆短,我方再抢攻,注意抢攻时动作不宜太大,要有爆发力。  相似文献   

18.
《乒乓世界》2003,(9):58-59
·瞬间,肘部抬高.手腕做内收动作。波尔是欧洲乒坛中为数不多的发球技术突出的选手,其高质量的发球为他提供了更多的抢攻机会。本期我们介绍波尔对阵格林卡时发球抢攻的一组动作图。图片提供:《桌球王国》波尔发球抢攻技术  相似文献   

19.
《乒乓世界》2004,(10):56-59
选手发球时以球拍摩擦球的侧部,就可能令发出的球带有侧旋。侧旋与上旋相结合即为侧上旋,与下旋结合即为侧下旋。带有侧旋的球落到对方台面和球拍上会产生明显的侧跳,这会增加对方接发球的判断难度,令其不易找准击球点、不易把握旋转强度而使接发球质量下降。为进一步迷惑对手,侧上旋与侧下旋常被穿插使用。传统上,欧洲选手发侧旋球较多,因此接侧旋球也相对较好。正常情况下,发球时都是由外向内挥拍,因此右手握拍者发出的球带左侧旋,落台后向对方的左边侧跳,而左手握拍者恰好相反,发出的球带右侧旋,向右侧跳。而近年开始流行的“逆旋转发球”则属于非常规情况,下期再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分段指标评估和技战术归类的方法对王皓和波尔近期的4场国际乒乓球比赛进行技战术统计与分析.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将波尔发球的类型和发球抢攻的方式相结合进行统计与分析.弥补了以往只研究发球和第三板单个技术的片面性,更好地将战术和技术相结合.三段对比中,波尔相持与王皓有一定差距.争夺前三板是两人比赛的关键;波尔发侧旋球较多选择反手抢攻;发逆旋转球较多选择正手抢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