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太阳能建筑的光能利用的过程中,由于光能是非线性能源,导致难以进行稳定持续的供电,因此需要对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进行跟踪控制。利用传统的方法没有考虑光能的非线性特性,造成光伏电池转换效率较低。为此,提出基于光能分区时效控制技术的光伏电池输出功率跟踪控制方法。采集光伏电池输出功率数据并进行预处理,获取光能分区时效控制方法的相关系数。建立光能分区时效控制模型,利用最大功率特征系数的阀值对模型的输出功率进行跟踪控制,从而能够实现对太阳能建筑中光伏电池最大输出功率进行精确跟踪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文算法进行太阳能建筑光伏电池最大输出功率跟踪控制,能够获取稳定的功率输出,提高了跟踪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一直是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追求的目标,探索新技术和新工艺以实现电池效率的大幅提升逐渐成为产业界的共识。本文通过对HIT高效光伏电池及组件技术的研究,分析了光伏行业背景及市场,结合行业背景及技术路线发展情况和市场化应用情况,分析了HIT高效光伏电池及组件的技术优劣。虽然HIT光伏电池及组件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项目产业化投资存在一定的技术、市场、政策、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作工艺流程、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测试环境因素影响分析以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测试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正>太阳能储量丰富,从理论上讲,只要能够利用太阳能辐射总量的1%,就可以满足全球的能量消耗。而且太阳能不产生二氧化碳,也不存在其他环境问题,是典型的绿色能源。太阳能发电技术主要分为光伏发电技术和聚光发电技术,其中光伏发电技术直接通过太阳能电池将光能转换为电能。聚光发电技术则需要通过反光镜或者透镜等装置将太阳光聚集到一点,再进行光能到太阳能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对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而言,如何降低由于组件封装导致功率损失是整个行业的一个研究重点。本文研究如何使用不同紫外截止波长EVA,从而降低电池组件封装功率损失。  相似文献   

6.
光伏电池及组件在不同辐照度条件下的应用是否成线性的问题,是光伏电池或组件在电性能测试中选择合适的标准器件的关键因素。文章通过从理论和实验上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实验中选择了目前常用的晶体硅光伏电池作为标准器件测量自然阳光的辐照度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辐照度条件下,标准光伏器件的线性度直接决定了被测电池或组件的电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太阳电池性能的分析比较,提出了太阳能光伏电站设计中关于电池组件的选型方法及对太阳能电池组件型号选择的指导意见,其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指导太阳能光伏电站的设计和建设。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0,(8)
聚光光伏[1]组件在示范项目运行过程中出现发电效率降低问题,经过观察、分析、对比、实验验证,发现引起组件效率降低的出现的原因是组件自身电池出现隐裂造成。通过对生产工艺的分析,找到解决电池隐裂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实际上是人类认识和征服自然的历史。在诸多的能源存在形式中,太阳光能不仅是地球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的"能源之母"。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半导体界面的光伏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所谓光伏效应是指由于光照而产生电压的现象。光伏发电系统是由光伏电池、储能装置、测量控制装置和直流-交流转换装置等构成的。目前地面光伏系统大量使用的是以硅为基底的硅  相似文献   

10.
乏组件转换桶作为快堆燃料操作系统堆外转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中间枢纽,为乏组件堆外转运过程提供临时贮存冷却。为保证乏组件转换桶的结构完整性,在乏组件转换桶与预埋件之间布置了氩气作为隔热层,从而降低顶部承载结构预埋件的温度峰值。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程序STAR-CCM,针对示范快堆乏组件转换桶的设计方案进行热工水力计算。研究结果认为,乏组件转换桶在预定的设计方案下,满载工况下预埋件下钢板的温度峰值、乏组件转换桶出口钠温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太阳能充电器使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辐射光能转变为电能后电池进行充电,当电池充满后系统自动停止充电。该充电器输出电压稳定,采用模块式结构,应用范围广,可通过智能化调节充电电压的大小,适用于多种型号电池的充电。  相似文献   

12.
《大众科技》2009,(3):6-6
近期,记者从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获悉,由南开大学、天津保税区投资公司与南开大学孙云教授课题组在滨海新区合作建立的“国家863铜铟硒太阳能薄膜电池中试基地”中试工艺设备与大面积材料和器件开发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研制出有效面积为804cm。的玻璃衬底铜铟镓硒太阳电池组件,其光电转换效率为7.00%,该指标是由国家权威机构电子18所质量检验中心标准测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对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我们并不陌生:通过叶绿体,吸收并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受光合作用启发,科学家们正在着手研制一种与叶绿体原理部分相似的新型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它可将光能转化成电能,实现真正零排放。  相似文献   

14.
索尼公司为电动汽车开发的可连续充电的锂离子电池。它是由8个锂离子电池串联为一个组件,该种电池的能量密度比铅酸电池大3倍·比镍型电池大1.5~2倍。同等重量的蓄电池,锂离子电池可提供1.5~3倍的行驶里程。该电池寿命为1200次,自动放电率为lO%,充电密度效率达95%。  相似文献   

15.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将于2010年在保定高新区建设年产能为300兆瓦的“熊猫”单晶硅光伏电池完整产业链生产线,包括单晶硅铸锭、切片、电池制造和组件封装等环节。  相似文献   

16.
选择性发射极电池是一种方法简单,且能有效提升太阳能转换效率的新型结构电池。本文阐述了现有的几种选择性发射极电池的制备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6月28日报道,美国莱斯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几乎可以喷涂在任何物体表面上的锂离子电池。这种可充电电池组成的喷漆,每一层都代表着传统电池的组件。该研究发表在6月28日《自然》在线版上。  相似文献   

18.
太阳能电池组件在雷雨季节,由于设计缺陷有雷击损坏的风险。本文通过分析防雷元件,设计了一种新型带避雷作用的光伏组件专用二极管电路,叙述了电路结构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庆 《科技创业月刊》2009,22(12):161-162
在光伏系统中,由于光伏电池输出特性受光照强度及环境温度影响很大,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太低,使其不能以最大效率转化为电能输出.最大功率点跟踪是指为充分利用太阳能,控制改变光伏电池阵列的输出电压或电流的方法使阵列始终工作在最大功率点上,根据光伏电池的特性,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在小规模的系统中经常使用最大功率点跟踪的方法提高系统光电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20.
《云南科技管理》2004,17(5):i002-i002
云南半导体器件厂是专业从事光伏电池开发研制、规模化生产、系统集成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一条年生产能力达5MW的晶体硅太阳电池及组件的生产线,是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系统配套能力最强、技术力量最雄厚和产品质量最好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