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海中 《寻根》2005,(4):118-122
杨姓在历史上何时正式形成?谁为杨姓始祖?杨姓直从何年代算起?由于历史文献的不详和对历史文献的不同认识和判断,因而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和结论也就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大小篆、古隶、秦隶都是硬笔书写,但与甲骨文一样,千余年来,却统统被无端误断为毛笔书写。这一误断,最早出自西汉宣帝时今文经学家戴德。在他传授的《大戴礼记》中记载了一首据说是周武王撰写的《笔铭》:“豪毛茂茂,陷水可脱,陷文不活。”戴德解释此铭的缘起,说是西周之初,尚父道丹书之言,武王闻之,惕若恐惧,退而为戒,书于起坐之次,以戒后世子孙,《笔铭》即其中的一首。从铭文所谓“豪毛茂茂”来看,所说的笔,显指毛笔,而且是周武王所用的书写工具,等于宣告西周已有毛笔。但此《笔铭》不见于先秦旧典,观其托言“尚父”(…  相似文献   

3.
王玉珠 《寻根》2013,(3):125-129
杨姓是中国的第六大姓,仅次于王、李、张、刘、陈,杨姓人口大约在5000万以上,其中最著名的弘农杨氏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一连串光辉灿烂的足迹。东汉时期的"四世三公",统一大江南北从而结束南北朝分裂战乱局面的大隋朝,唐朝官高门显的11位宰相和"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妃,宋朝名垂青史至今家喻户晓的杨家将……都无不闪耀着灿烂的历史光辉。如今,弘农杨氏的裔孙已播迁到全国各  相似文献   

4.
杨匏安是中共五大选出的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是华南地区最早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的先驱者,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的理论家和革命活动家。建党80周年时,《人民日报》把杨匏安和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一起作为中国历史"开天辟地"式的杰出人物进行了报道。由于杨匏安烈士牺牲较早,知道他的人不多,他与武汉的关系也鲜为人知。因工作原因,我有幸接触到杨匏安烈士的儿子杨文伟夫妇,从而更多地了解到杨匏安这个中国近代史上的非凡人物及其留在武汉的足迹。作为烈士的后代,杨文伟夫妇为武汉地区红色资源的发掘、红色历史的研究宣传作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5.
唐代洗儿礼     
《资治通鉴》卷216唐玄宗天宝十载正月条有这样的一段文字:甲辰①,(安)禄山生日,上及(杨)贵妃赐衣服、空器、酒馔甚厚。后三日,召禄山入禁中,贵妃以锦绣为大襁褓,裹禄山,使宫人以彩舆舁之。上闻后宫欢笑,问其故,左右以贵妃三日洗禄儿对。上自往观之,喜,赐贵妃洗  相似文献   

6.
《大理文化》2014,(10):I0004-I0005
突出贡献奖提名获奖人 那家伦 作家系列 杨育民 音乐系列 杨益琨 戏剧系列 文学类提名获奖作品 一等奖:散文集《山地的事》刘绍良 二等奖:散文集《时光素笺》左中美 短篇小说集《花事》又凡 三等奖:散文集《大理天空下》铁栗 诗集《妈妈在天上看我》麦田 小说《赶在太阳落山以前》北雁  相似文献   

7.
勇敢的西班牙女斗牛士杨晋编译在马德里东部的一个叫洛埃切斯的小城镇的斗牛场上,克里斯蒂纳·桑切斯曾经历了“血的洗礼”:一头重达700磅的公牛以开足马力的汽车般的力量将她撞倒,然后用24英寸的犄角把她抛向空中,旋又踏在她的身上,再一次抛起她,尔后用角顶破...  相似文献   

8.
杨凝式(873—954),字景度,号虚白,别署希维居士、关西老农等,陕西华阴人。因生于癸巳年,又号癸巳人。天祜二年(905年)杨凝式32岁登进士第,至后汉时任职太子少师,故世称“杨少师”。杨凝式出生望族,父亲杨涉在唐哀帝时任宰相。907年,朱温废哀帝而自立梁朝,命宰相杨涉率官献玺。社会变迁,政权迭更,对杨凝式来说是一个摆在面前的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杨友泉,一个诚恳实在的作家,他对你说创作时,回忆自己写作时的细致思考与长途跋涉,会诚实地告诉你他的秘密;当你们谈到社会,谈到写作的环境时,他沉吟片刻,又一条条列出有序的论点,再铺排出理据,——句句又完美分寸地切合你的心,引来你会心的笑。  相似文献   

10.
鸡足山罗汉壁西部有个古迹“杨黼洞“,或称“杨真人修真处“,是明初大理白族学者杨黼隐居的地方.杨黼自号“存诚道人“,李元阳曾为他写了一篇&;lt;存诚道人传&;gt;,范承勋&;lt;鸡足山志&;gt;把他列为“仙“流.其实,杨黼自号道人是他的伪装.他不是道士而是释儒,到鸡足山深研禅宗佛学理论,躲在岩洞里悄悄做一件影响深远的工作,对鸡足山的兴盛发展,关系极大.……  相似文献   

11.
竺法护其人其事杨绳信从东汉至唐,译经佛学大师不乏其人,功德卓越者如鸠摩罗什、唐三藏、义净、不空等备受称赞,而对译经的开拓人竺法护多有忽视。本文拟对竺法护的事迹略谈浅识。一、兰法护及其译经活动法护为魏晋时月氏(支)人,故以"支"为姓,世居敦煌。他8岁出...  相似文献   

12.
说官箴     
说官箴夏桂苏,夏南强《左传·襄公四年》:"昔周辛甲之为大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阙。"杜预注:"阙,过失也,使百官为箴辞,戒王过。"杨伯峻先生注引《尚书·盘庚》:"犹须顾於箴言。"《左传·宣公十二年》载:"箴之日:'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汉王符《潜夫论...  相似文献   

13.
更正启事     
《大理文化》2013,(8):55
本刊2013年第7期封面《海西田园》摄影作者应为杨士斌先生,由于本刊工作人员的疏忽,误将封面摄影作者署名为叶伟先生,特此更正,并向杨士斌先生致歉!  相似文献   

14.
关于建立比较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之设想徐颖果季羡林先生在《中国比较文学·发刊词》中说;"同志们不是常讲:我们要建立比较文学研究的中国学派吗?对这样一件工作,我们一则感到要当仁不让;二则我们也会感觉到,我们心中的底并不是太具体的。"杨周翰先生也说道:"现...  相似文献   

15.
张了 《大理文化》2011,(8):100-103
杨天禄(公元1882年—公元1948年),字石渠,号农人,别号南溟巨海,红火道人等,大理鹤庆甸南杨李登村人,白族。杨天禄是民国时期国内有名的画家,也是鹤庆妇孺皆知的白族大画家,当地人称之为"画痴"、  相似文献   

16.
惊悉恩师杨明仙逝,心情万分悲痛,彻夜难眠。回忆起杨老师对大理白剧事业的关怀扶持,对我的教育帮助,特别是对我在白剧创作上的指导、培养时,他那慈祥的笑容,就会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他那亲切的声音更回荡在我的心间。  相似文献   

17.
温州,面朝东海。南宋杨幡诗咏“一片繁华海上头”。然而,旧时人们的命运与浩然的大海相连,渔民驾篙船颠簸于风浪上,时满载而归,时葬身大海;盐民则趁一袭潮水,提闸引水,暴晒盐粒;而海上的飓风,片刻间使得渔船撕碎,人们睁着恐惧的眼睛看着“老天发怒”。大海,是一只无形的巨手。  相似文献   

18.
道若大路然, 凡进退往来须防失足; 我本多情者, 愿父老兄弟相见以心. 这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杨铿在贵州绥阳县时,在县衙门上撰书的对联.文如其人.杨铿在短短不到两年的任内,体恤民情,勤政廉洁,以德治县,贵州土匪多如牛毛是出了名的,但他不是妄捕滥杀,而以安抚施教感化为主,很快把一块多事之邦治理得秩序井然,社会治安稳定.在他匆匆离任后,黎民百姓为他盖了个"德政亭",以感其恩泽.据目击者言:"文革"前他路经此地,此亭俨然矗立.  相似文献   

19.
今年9月,《青涩创想计划——2008中国大学生艺术提名展》(下称“提名展”)组委会人员接过著名画家杨飞云手中那幅油画时,现场所有的人都楞了。那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长杨飞云著名的油画系列《西藏青年》中的一幅,而不久前同一系列同样规格的一件作品在某拍卖会拍出了近百万的高价。  相似文献   

20.
杨宪益 《寻根》2000,(4):78-81
民国十四年《现代评论》周刊第2卷第39期载有杨肇蠊先生的《唐人曹绍夔所知道的同情震动》一文,极有趣味。他关于物理学上“共振”或“同情震动”现象的解释约略如下:“物体的震动可别为二类,自由震动及受力震动。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