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服务劳动究竟创造不创造价值的论争中,“宽派”坚持服务劳动同其它物质生产劳动一样,是创造价值的,对服务劳动的结果——服务消费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具有价值的结论进行了较好的论证。但是,面对警察、士兵、政府雇员、家仆等人的劳  相似文献   

2.
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使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劳动及劳动价值论面临新的挑战。章结合“七一”讲话,把生产劳动和劳动论从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服务经济领域;首重论述了服务劳动是生产性劳动,是社会财富和价值的源泉;并强调劳动价值论从物质领域拓展到服务领域,对于在新的形势下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基本观点首先,资本主义生产劳动是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1~202页)这种物质变换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同上书,第205页)这“是人类生产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同上书,第209页)是“生产劳动一般”。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并不改…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劳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逐步做到制度化、系列化。”江泽民同志也强调指出:“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物质生产劳动,应成为一门必修课,不是可有可无,这一点务必要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在高校学生中开设劳动教育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和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的战略需要向我们提出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劳动教育真正尽快予以落实,达到培养德才兼备的跨世纪人才的目的,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从我校劳动教育课开展两年来的实践与探索,谈谈我们在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面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5.
三论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澄清对马克思有关理论的误解   (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是体力劳动价值论   有一些论著讲,马克思认为只有体力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一位学者在发表的论文中说,“根据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观点,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体力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还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是《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商品》中所讲的内容,排除了科技工作者和经营管理者的劳动。二者都认为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不包括脑力劳动。不过,前者认为目前肯定科技工作和经营管理是劳动的重要形式,是理论的重大突破与发展,而后者…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还没有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不纯粹是社会主义性质,还有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劳动。不能根据有没有财产和财产多少,把社会成员划分为剥削和劳动,社会主义劳动也存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划分,由于资本的存在,剩余劳动也表现为剩余价值,但剩余价值的占有并非都是剥削。市场竞争的结果,平等的劳动权力并非都能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并不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服务劳动、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也是生产劳动,但是,只生产使用价值而不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是非生产性的。弄清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否背离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关键,是要分清价值创造、价值形成和价值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并不违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7.
通过扩展劳动外延而将用户消费活动纳入“数字劳动”范畴,或简单否认用户消费活动的劳动属性,抑或认为一切“数字劳动”均具有生产性,都不是认识“数字劳动”生产性问题的正确路径。我们有必要运用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对此进行更细致的剖析。基于马克思对生产劳动一般(生产使用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创造剩余价值)和表现出生产性的非生产劳动(不创造剩余价值,但构成占有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的区分,可以得知:用户消费活动虽然构成数字资本的增殖条件,但不是劳动(从而不是生产劳动);投入流通领域的数字劳动是表现出生产性的非生产劳动;作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参与物质生产的数字劳动是生产劳动。这种区分有助于我们批判地理解数字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目前有关的学者持有各种不同的意见。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劳动理论的理解各不相同。能否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劳动理论,掌握其基本观点,是解决区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问题的关键。同时,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劳动理论指导当前的实践,对于我们准确地计算国民收入,合理地安排和发展国民经济也提供科学的依据,使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因此,本文拟就马克思主义生产劳动理论的几个主要  相似文献   

9.
自然美来自何方?“自然派”认为,“自然事物的美决定于自然物的本质属性”,与这相反,“实践派”认为,“美源于人类的劳动实践,美是人类劳动实践的产物”.而且即使是,未经直接改造加工的自然对象的美”也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在这里,两者都有一些合理成分,如“自然派”肯定了美的物质、客观性质,部分地体现了唯物论反映论的观点,而“实践派”强调了“美为人而存在”的意义,肯定了自然美的社会性,也同样部分地坚持了唯物论认识论的基本原则.然而两者也存在一些严重的缺陷.诸如“自然派”把自然美的根源简单地归之于自然本身,离开了人和社会实践来空谈美,认为在人类出现之前美就存在了,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失业,是一个没有解决的理论问题,传统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不存在失业,受极左思潮的影响,不敢触及失业问题;有的文章认为,社会主义存在失业,但失业是由于“劳动人口的数量(总量和构成)超过了社会在客观物质生产条件允许的限度内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的数量”;学术界一般都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就其本质来说不会产生过剩人口,不存在产生过剩人口的客观必然性”;有的认为,马、恩、列虽然没有正面地回答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失业问题,“但是在他们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教育与资本市场相结合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教育能否营利。在教育过程中同时进行了教育服务和人力资本两种生产,对教育的生产性投资是按资本的运作方式投资生产教育服务,国家资本和民间资本都可以投资生产教育服务并取得收益。但这并不完全是建立在增加学费的基础上的,受教育者只是教育服务的消费者之一。资本寻利性与教育公益性并不是必然对立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教育服务生产都能实现教育的公益。但这需要政府对营利性的资本的适当引导,并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如强调政府的教育消费职能等。  相似文献   

12.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教育理论组成部分,这一理论在新时期仍然发挥着新的作用。同样,新时期赋予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了新的内涵。而两者的结合,其最终目地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与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论述的生产劳动有两种含义.生产劳动一般含义即撇开特定社会性质,能够创造出可供消费的物质财富,或者能够使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得以完成的劳动过程.以此为标准,纯粹的服务不是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生产劳动的特殊含义是反映特定生产关系的劳动,以此为标准,纯粹的服务是生产劳动,创造价值.但这个价值,已经不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原来意义上的价值了.  相似文献   

14.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和唯一方法。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当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有其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教育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教育的内容要紧跟现代社会生产和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形式要多样化;教育要与现代社会新的生产技术手段相结合。重新审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对在素质教育实践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代新人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的重要教育原则,列宁结合苏维埃建设实际,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性、基本内容以及具体措施等做了进一步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基本教育原理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原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一理论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在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处理教育与生产劳动关系的一种手段或方法,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具体内容,也成为协调我国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17.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列主义教育理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泽民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代新人具有直接的和重大的作用,是培养和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各卷中的论述,认为只有那些既能为社会生产物质财富,又能为社会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否则就是非生产劳动。依据这一规定,教育劳动不是生产劳动。本运用这一原理对有些同志提出的“教育劳动是生产劳动”的观点提出了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9.
Jen-min jih-pao has initiated a discussion on how to run "May 7" cadres schools well. We think the discussion is very necessary. Through it, we can exchange experiences, learn from each other, overcome shortcomings and adopt strong points, and all improve together.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创业教育是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所出现的一种全新教育。本文从创业教育的四个结构要素(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及其运行方式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这四个要素为框架提出马克思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指导下的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