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物理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是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但“积极互动”组织得不好则往往是要么“不动”要么“乱动”,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尤其在以引导探究为  相似文献   

2.
物理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是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 ,共同发展的过程 .但“积极互动”组织得不好则往往是要么“不动”要么“乱动”,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在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中尤其如此 ,原因是师生间缺少一座互动平台 ,互动的随意性和不可预测性较大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 ,若根据探究内容悉心编制一份随堂探究卷 ,在卷中给出或提示一些探究思路或方法 ,探究时师生共同走向这一“变薄的教材”,以上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课堂教学时效可以得到保证 .下面笔者就结合具体实例阐述如何编制这样的试卷 .一、样卷探究内容为人教版物理新教材八年级下册…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要求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教学。如何实现“交往”、“互动”,探索寻求“交往”、“互动”的形式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董磊 《考试周刊》2011,(64):142-142
在新一轮课改背景下,“互动”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能否实现高效。然而在农村思想品德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到环境、条件、课程资源、学生教师主观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互动式学习的推进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常常会见到两个极端:要么一潭死水,毫无生机,“互动”演变为教师的独角戏;要么吵吵闹闹,杂乱无章,繁华过后,一无所获。殊不知:“互动”也是需要经营的。  相似文献   

5.
班花(八)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由表达,真诚写作”的作文教学理念,认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情感的重要方式”:而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发现一些学生作文要么“借米为炊”,把作文选上的文章拿出来改头换面变成自己的作文;要么“画饼充饥”,自己没东西写,坐在那里胡编乱造,从而形成了不属于自己的假而空的文章。  相似文献   

6.
一项优化语言训练的实验——“三语”互动语文教学模式研究方案江苏省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课题的提出】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费时多、成效少的缺陷依然比较严重:其一,表现在教材的把握上,要么偏重于思想的分析和情节的疏理,要么偏重于字词的讲解和语句的咀嚼;其二...  相似文献   

7.
论师生互动的物理课堂教学环境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无效的。师生交往和互动是学生通过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引起原有知识结构的重新构建,从而在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形成“学习共同体”。在物理教学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必须努力建构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8.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因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就不曾发生教学。如教学只是单方面体现教师的“教”,而没有学生的反响,教室里只有教师的声音.而没有学生的反馈.这种教学就不是真正定义上的教学。只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才是教学过程的本质。“互动”在英语课堂上尤其显得重要。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具体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笔者在教学中积极探索“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努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流,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过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而无实质性交流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  相似文献   

11.
我这里所提的“主题”不是窦桂梅老师在研究的“主题教学”中的文化主题.而是特指一篇文章或一堂课的中心主旨。我们知道《文心雕龙》中有这样一句话:“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任何一篇文章,不论其文学性如何。但它肯定在其语言文字之中蕴籍着作者的“情”,即写作的目的性或文章的意旨,要么导人为善,要么识事明理,要么人格感召,要么辨别真伪,要么予人智慧、弃恶扬善。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多数都围绕主题设计教学的,努力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地统一。这是很值得欣慰的事。但我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尤其是主题教学中往往会把文章的意旨即思想教育的惟一化、层面化。实际不论是文章本身思想内涵或是学生的个性体验都会出现多元化。  相似文献   

12.
师生互动是学校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方面。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果离开了教师和学生,一切都是空白;任何一项教学任务的完成,无不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能否积极的贯彻先进的师生互动教学理念,已成为教育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文章试图从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优点与师生互动的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简要讨论,进而反思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真正统一。  相似文献   

13.
教师应该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使师生双方形成一种互相影响、互相启示、互相感染的“互激关系”?根据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中学英语教学要采用“互动”法,“互动”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特别是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方面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师生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方法是营造和谐课堂的一条有效途径。那么在网络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本文主要从“网络教学对师生互动的作用”、“在网络教学中更需要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把运用多媒体教学和进行师生互动有机地结合”三个方面阐述了新形势下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互动的核心是“自主、合作、探究”。我们尝试构建“自主阅读、问题探究、成果体验、评价激励、感悟真谛”的课堂模式,调动全体学生的互动情结,一起感悟互动阅读的幸福!  相似文献   

16.
高职英语互动教学与情感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丽红 《教育探索》2008,(10):63-64
情感因素是影响英语互动教学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积极的情感因素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消极的情感因素则会影响师生间的交流和知识的传递。为发挥教师的情感在互动教学中的独特作用,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形成,教师一要运用以“言”感人的互动教学,二要运用以“情”动人的互动教学。  相似文献   

17.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现代教学论认为:“互动”是教学过程表现的基本形式,因此在教学中要实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就要注意课堂教学的技巧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互动”是英语单词“interactive”的意译。Inter是拉丁语前缀,意思是“相互的”。“active”是“积极的、能起作用的、现行的”。传播学意义上的互动观认为:互动是传播的基本规律;互动是传播关系发展变化的必要条件;是传授、受传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状态;从互动效果的角度可将互动分为积极互动、消极互动和零互动,积极互动对互动各方具有重要意义和促进作用,是传播的目的。还有一种现在常被使用的互动,笔者称其为广义的互动,是指不同事物之间,或同一事物内部有密切联系的部分之间,在人的参与下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和状态。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教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而不是警察,也不是裁判员.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  相似文献   

20.
课改已入纵深,但我们对语文教学重点的认识却还要么不到位,要么不现实,要么不合理.但语文课堂需要教学重点.如果将语文教学重点理解为一段以教学内容为媒介,师生更加投入精力地互动,对达成教学目标、培养语感至关重要的过程,可消除上述尴尬.语文教学重点“过程论”适应语文课程标准,并以皮亚杰、杜威、马克思、恩格斯和怀特海等人的哲学理论为依据.语文教学重点“过程论”更符合语文科的教学宗旨,可使教学设计行程更合理,实际教学过程更符合认知规律,也使教学设计操作过程更严整.教学重点作为“重点过程”,在文本解读、拟定教学目标等基础上应涵盖“过程元素”进行完整表述,以“倒逼”设计者反思前期工作,并促其对后期整个教学过程的规划.当然,语文教学重点“过程论”也需更加正视教学目标的决定作用、师生关系、进入时机及其“普适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