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新世纪确立的一个发展目标。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一些自然的、历史的原因,使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在迎接挑战和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干部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按新形势新要求培养、选拔、任用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全面进行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略论如何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有赖于民族人才的培养和民族素质的提高。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疆高等院校必须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采取措施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担着为该地区培养干部和高级科学技术人才的重任,学生党员是该地区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思想政治觉悟和修养直接关乎新疆未来的长足发展与稳定,更关系到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顺利进行.由此,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更应该紧密结合新疆的区情、社情、民情,重视党员实际培养效果,不断完善学生党员的管理,逐步建立健全学生党员的动态监督机制,为党和国家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合格建设人才.拟以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为研究切人点,进一步深入思考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今后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新疆、西藏城乡之间与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尤为突出,对当地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产生了消极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本民族里的最优秀分子,是接受过高等教育、又熟知当地民俗的建设人才,他们是支持家乡建设的中流砥柱。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当更加重视发展和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努力使之培养成为繁荣民族经济、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促进整个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5.
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共产党的一贯方针,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要注重对少数民族干部的素质提高,大力加强基层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和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团结合作。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全体学生的代表,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学生干部在学校的校风学风建设、学校活动开展、上下信息的传播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他们也是党团组织和政治辅导员的得力助手,因此,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对于高校的建设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新疆这样一个特殊的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是民族地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新疆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新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进步,意义重大。文章主要阐述了当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思路、培养模式、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8.
中央关于开发中西部的重要指示对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21世纪初的新疆开发,必须培养大批创新和创业的科技人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领导创新和创业的科技企业家等各级各类人才。早在1992年,国务院批准开始采取特殊方式为新疆培养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目前,第一批“特培”工作已经顺利完成,216名少数民族科技骨于95%已经学成返疆工作。新疆增加了一批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最近,第二批“特培”工作已开始,我校将为新疆和云南培养14名以上的少数民族科技骨干。其中,10名是新疆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9.
提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并从调整培养计划、优化教学内容、尝试新的教学模式、重视实践教学、编写地方教材、引入专业人才充当师资力量、重视教育基地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等八个方面探讨广西高校如何建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锡伯族教育现状及特点葛丰交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对于一个民族来讲,教育是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锡伯族教育是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锡伯族人民历来比较重视教育。解放前,在新疆少数民族中,锡伯族办学较早,有一定的基础。建国以...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干部肩负着组织领导各族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的重任。近年来,民族地区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力度不到位,干部工作机制运行不到位,干部队伍建设的舆论宣传导向不到位等。因此,民族地区必须进一步深化执政思想建设,形成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加强执政主体建设,建立健全长效的激励机制;加强用人机制创新,切实选好配强农村基层干部,着力提升整体素质;加强考评与激励机制创新,强化管理措施,稳定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加强领导协调,重视刨新工作与责任机制,切实落实抓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责任制。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各类人才是新疆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疆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是新疆安定、繁荣、团结的根本所在。对新疆少数民族人才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和探索出现的问题,是建设新疆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需要,也是新疆人才资源整体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现实需要,摆脱贫困的必要条件,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动力,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关键是,要确保把教育作为事关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事业来发展,把党和国家的政策真正创造性地落到实处,把增加教育投入作为财政资金配置的重点,把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作为工作重点。中央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东部要主动参与,教育发展应以培养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为己任,以地方经济结构为主,建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新疆少数民族特色数据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少数民族文献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现状,提出了构建新疆少数民族特色数据库的设想,并就此阐明了切实可行的构建思路、分步实施方案及可能出现问题的具体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东晋南朝为了监管少数民族,在一些民族聚居的郡级单位设置杂号护军,主要有镇蛮、安远等护军,西江、南江、东江诸督护。在郡级设杂号护军始于西晋初期,晋末宋初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的蛮族地区。梁、陈时期则主要置于岭南俚族地区。  相似文献   

16.
本课题组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的少数民族高年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进行了调查.本文从思想政治、学习生活和就业意愿三个方面对我区少数民族高年级学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问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的情况来看,我区高校少数民族高年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流是好的,总体上呈现出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但在调查中同时也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疆少数民族民间信仰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蕴涵在民间信仰中的性别意识,不仅折射出新疆少数民族的性别观,也影响其民族心理和民族习惯。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民间信仰中性别意识的特征和表现进行分析研究,进而透视这种性别意识对新疆少数民族心智模式和行为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是新疆社会发展及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分析了新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提出整合新疆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实现新疆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和结构失衡均发生质变并辐辏于专业素质薄弱,必须构建全面提升师资专业素质的体制和机制。国家层面,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高职师资专业化发展新体系和新机制;社会层面,打造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特征的高职师资专业化发展新模式;院校层面,深刻挖掘校本进修在高职师资专业化发展中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始于1949年,是我国少数民族现代文学的继承和发展。随着新中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的贯彻落实,50多年来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多民族、多语种、多梯队的少数民族作家队伍,创作出一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反映时代主旋律、表现民族特色和时代变革的好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