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教育要与国际惯例接轨”论辨析孙崇文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社会将进一步敞开她的胸怀,义无反顾地汇入国际大潮。审时度势,高教界一些有识之士也发出了要“与国际接轨”的呼声。为了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高等教育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真正内涵与意义,我们谨通过...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与高等教育实施ISO之我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加入WTO为我国高等教育带来挑战和机遇,在高校实施ISO质量认证有利于树立教育服务观念,合理配置资源,规范高校的管理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是一条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竞争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2001年11月“21世纪教育论坛”苏州会议上,教育专家们围绕“国际化、数学化与基础教育”的主题,提出了“教育是一种服务”的观念,引起了国内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这必将进一步引导教育体制改革,与国际先进教育体系接轨,从而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分析实现这一转变的过程,我们认为,管理因素应当是至为关键的,现代化的教育必须靠现代化的管理来保障和实现。本文拟从实践的角度对新时期的学校管理举例分析。一、实施教育思想的领导改革开放促进了国际合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素质教育理论的深入探索和实践,人们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4.
西方高等教育观念的新变革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方高等教育观念的新变革及启示邬大光人们常把50、60年代称为西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黄金时代”。但事实上其主要含义是指西方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数量而言的,作为观念形态的高等教育思想,“黄金时代”留给人们的启示主要是高等教育民主化、多样化、国际...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高等教育国 际化、“与 国际惯例接轨” 是当今高等教 育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含义,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本文所说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高等教育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增加留学生的派遣与接收,开展合作研究与联合办学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高等教育也日益朝国际化方向发展。如何一方面积极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一方面又防止中国高等教育被同化或完全西化,即处理好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或民族化的关系,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一 历史上东西方本是基本…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应该用高等教育的视野进行研究;它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以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为目标的新专业,其专业特征-是以社会职业需求为导向,二是具有很大的学科综合性;相比较而言,使用“初等教育”代替“小学教育”作为其专业名称,更加科学规范,也有利于与国际教育接轨;这一专业的培养模式可设计为大学通识教育、学科综合教育和小学教师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具有四个课程平台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政治课教学》2003,(10):16-16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与国际接轨”一词逐渐流行起来。但不顾国情、不切实际地滥用“与国际接轨”的提法,很可能形成误导。高书长在9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应正确使用“与国际接轨”提法。“与国际接轨”实际上是有特指的,是指按照特定的国际规则或者惯例办事。但严格来说,“与国际接轨”不是一个规范的术语。人们普遍以为,使用“国际通行做法”、“国际惯例”、“国际规则”、“国际标准”等提法,比使用“与国际接轨”更准确,且不容易产生歧义和误解。文章提出,在涉及基本政治经济制度、意识…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高等教育掀起了国际范围内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这既是高等教育面对诸多问题所作的回应,又为高等教育的提供了发展机遇。90年代末我国以扩招为主旋律的高等教育大发展使得教育质量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有必要把这个问题与国际潮流结合起来,以期在加入WTO之际,尽快实现与国际高等教育的接轨。  相似文献   

9.
市场调节不是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手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调节不是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手段□孟明义在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改革中,有这样一种思想理论观点:以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为理由,主张“把高等教育推向市场”,认为“市场调节是使高等教育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的最佳手段”。这种思潮是“市场经济人为和万能论”...  相似文献   

10.
在2001年11月“21世纪教育论坛”苏州会议上,教育专家们围绕“国际化、数学化与基础教育”的主题,提出了“教育是一种服务”的观念,引起了国内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这必将进一步引导教育体制改革,与国际先进教育体系接轨,从而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分析实现这一转变的过程,我们认为,管理因素应当是至为关键的,现代化的教育必须靠现代化的管理来保障和实现。本文拟从实践的角度对新时期的学校管理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11.
加入世贸组织(WTO),标志着我国走向以WTO规则为主导下的对外开放。入世以后,严格遵守WTO的游戏规则,全面履行WTO的各项义务,是我国入世的承诺和要求。入世,意味着我国必须与国际接轨,必须按国际通行的规则办事,这必将对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仅就加入WTO后,我国高等教育如何适应WTO规则要求,接轨于国际市场,以应对WTO的挑战谈点粗浅认识。一、教育观念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围绕我国经济建设这一中心,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  相似文献   

12.
加入WTO与高等教育实施ISO之我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入WTO为我国高等教育带来挑战和机遇 ,在高校实施ISO质量认证有利于树立教育服务观念 ,合理配置资源 ,规范高校的管理工作 ,提高教育质量 ;是一条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竞争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13.
如何有效实现“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教学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全国高校开设的一门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程。有效实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首先要把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理论教育贯穿始终;其次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第三要用开放的国际视野教育学生,使他们学会从全球的视角认识、把握世界。  相似文献   

14.
论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将面临的挑战,提出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师资、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改革,使中国高等教育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应对未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一、创业教育与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理念 根据国际职业教育组织的定义,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是指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以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的创业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勇于创业,学会自我发展,从而将被动地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白手起家”闯荡市场、创办企业的精神和能力,使更多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与传统的就业教育相比,  相似文献   

16.
艺术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鉴于这一特征,“新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通过“突出情感体验,强调对音乐兴趣、审美能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加强理论学习,确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重视教育科研,以科研推动课程改革的发展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适应新课程教材改革,转变教学设计的观念。  相似文献   

17.
“双语”教学的合理性与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使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接轨,培养出创新人才,一种很好的选择是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本指出“双语”教学的合理性以及可能出现的几个问题及解决办法,最后,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应该用高等教育的视野进行研究 ;它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以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为目标的新专业 ,其专业特征一是以社会职业需求为导向 ,二是具有很大的学科综合性 ;相比较而言 ,使用“初等教育”代替“小学教育”作为其专业名称 ,更加科学规范 ,也有利于与国际教育接轨 ;这一专业的培养模式可设计为大学通识教育、学科综合教育和小学教师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具有四个课程平台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9.
入世后,作为社会文化层面“晴雨表”的高等教育无疑也将迎来新的挑战,受到直接和间接影响,高等教育如何去适应这一新的挑战,教育观念的变革是高等教育改革最根本的变革,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21世纪,从入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这一层面,现代高等教育观念确立应首先包含的国际化观念,适应社会观念,依法治教观念,素质教育观念,多元化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等六大理论命题。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要实现教育创新,关键在于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更新教育思想,树立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观念创新,首先就是高等教育观的创新。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知识经济背景下进行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以人为本”。树立与时俱进的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观,是当前推进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和思想先导。本文拟从高等教育的创新与教育创新的关系上谈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