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的普遍现象,是语言中的润滑剂,在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关委婉语的研究近年来可以说是浩如烟海,但主要是从语义学、社会语言学、修辞学、心理学、语用学等角度进行的。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委婉语进行系统的分析,把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和原型理论运用于委婉语和其对应的禁忌语的研究,从而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委婉语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委婉语是普遍而又复杂的社会语言学现象,在交际中维持着代替禁忌语的作用.通过对比分析英、汉民族特有的言语禁忌及其委婉语,反映英、汉民族社会价值观范畴的差异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从而加深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委婉语的产生是从语言禁忌开始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委婉语已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传统的研究主要建立在传统符号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基础上,忽略了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因素,因而进展不大。80年代,认知语言学的飞速发展,为科学地解释委婉语提供了有利理论依据。文章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认知语义范畴论、隐喻与转喻认知模式,较为全面地阐释委婉语的内在实质与生成机制,以期促进对委婉语的认知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英语委婉语生成原理.在范畴理论框架下,委婉语范畴的原型为禁忌语,基本范畴向上位扩展或下属缩小的演变生成委婉语范畴.而其它义项成员家族相似性相对较低,属于非典型性成员.委婉语动态生成的过程中,禁忌语向委婉语延伸的过程就是家族相似性由高到低的弱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从认知角度看英汉语言禁忌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禁忌是各个民族共有的社会现象。目前对禁忌语的研究主要停留在语义学和社会语言学的基础上,而把人的认知能动性排除在外。禁忌语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对它的研究离不开对认知心理的解释。应用范畴原型等认知语言学观点,试对禁忌语进行认知分析,为揭示禁忌语的实质提供理论工具和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语言交际活动中,委婉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而社会语言学侧重研究语言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就为委婉语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对英语委婉语的定义及影响它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重点分析,有利于英语学习者掌握并应用英语委婉语,进而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禁忌语和委婉语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禁忌语和委婉语,但由于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英在表现形式上有同也有异.本文从禁忌语和委婉语、英汉禁忌语和委婉语的趋同性及英汉禁忌语和委婉语的差异等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揭示英汉禁忌语和委婉语的文化差异,旨在了解并消除语言文化障碍,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委婉语以往被视为一种传统的语言现象和修辞手法,通常利用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来对其进行研究。然而从认知的视角来看,委婉语是通过概念隐喻机制来进行意义建构的,因此,本文尝试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以与金融危机有关的委婉语为例来解析委婉语的构成机制和认知理据,从而为跨文化交际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委婉语是语言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对委婉语的研究是多学科、多角度的。委婉语作为交际过程中由心理变化引起的语言现象,对它的研究自然离不开分析其认知因素。本文从认知视角对英语委婉语进行分析,为深入理解英语委婉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叶爱香 《海外英语》2011,(14):332-333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该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委婉语进行了动态的研究。作为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委婉语具备代替禁忌语、指代敏感话题、美化和掩饰等社会功能。受时间、空间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委婉语存在许多变异形式。由于使用者的性别和年龄的差异以及使用领域的不同,委婉语的使用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委婉语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它与社会文化域呈现一种多重映现关系,有着鲜明的社会文化标记,具体表现为文化标记、性别标记、距离标记等.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委婉语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语言学家们研究的对象,他们从社会学、人类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及话语分析等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本文试图从英汉委婉语比较的角度,通过语言实例对英汉委婉语中词语替代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尝试性的对比和分析,指出英汉委婉语都具有避讳功能、礼貌功能、避俗功能、掩饰功能和褒扬功能;同时两者都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其共同特点是用令人愉快、委婉曲折的话语来表达令人恐惧、尴尬,令人厌恶、惹人不快的事物.  相似文献   

12.
委婉语的使用在人类社会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人们使用它以避免说禁忌语或不礼貌、庸俗的话。本文从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功能视角论述委婉语的使用,旨在让读者对英语委婉语在相关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使用有一个大致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以往对英语委婉语的研究大都是从语义、语用、修辞等方向出发的,从社会文化等角度解释了英语委婉语的由来。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并运用其三大理论,即原型范畴化理论,脚本理论以及概念融合理论,对英语委婉语的嬗变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从本质上探讨英语委婉语的成因及其内在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语汇,常常最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探究语言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如何息息相关,这就是语言学的新领域,也就是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的领域.我们在这种研究中,即从语言现象的发展和变化中,能够看到社会生活的某些奥秘.”各种语言的语汇中都有禁忌语、委婉语和吉祥语.禁忌语与社会现象“塔布”(禁忌)息  相似文献   

15.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人的认知活动。对于很多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的理论都更具有阐释力。委婉语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对促进成功的语言交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和图式理论分析了委婉语的心理认知机制,为委婉语的生成和接受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6.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而又十分复杂的一种语言现象。委婉语属于社会文化现象,是文明社会的产物。委婉语不仅属于修辞学范畴,还是其他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学、哲学等的研究对象。委婉语深深植根于一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社会结构、民族心理、宗教信仰、价值取向和风俗习惯等因素。委婉语是特定社会和文化的一面忠实的镜子,反映了形形色色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心理状态以及与之相应的文化传统。委婉语的生成、发展、转换乃至衰亡都与时代精神息息相关。委婉语的存在体现了意境和社会文化对语言使用的影响和制约,也体现了不同民族对交际方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历史的沉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委婉语、禁忌语是语言中的特殊现象,英语中大量的禁忌语、委婉语折射出英国文化中对各种禁忌现象的回避所采用的语言表达方式,也展示出这种特殊语言的特殊语用功能。本文通过大量实例对英语委婉语、禁忌语的形成历史、表现方式以及语用功能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8.
禁忌语和委婉语是语言交际中的普遍现象,它们既属语言现象又归属文化范畴。英汉禁忌语和委婉语之间存在不少相似之处,但也折射出不同的民族特征、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该文旨在对比英汉禁忌语和委婉语的异同,帮助学习者消除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加强中西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9.
转喻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基本概念之一,认知转喻是语言现象的重要理据,有助于深入认识和理解语言结构的生成机制。从认知转喻视角分析了经济领域英语委婉语的本质特征,以理想化认知模型为框架探讨了这些委婉语的认知心理依据。理想化认知模型中的整体-部分和部分-部分相关模型为英语委婉语的深入解析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陈丹 《考试周刊》2010,(57):22-24
委婉语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语言现象。委婉语又是语言美的重要表现手段。本文拟从美学语言学的视角来分析委婉语的特殊审美功能,以及产生这些功能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