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转化差生工作中,有人提出要偏爱差生。我赞成这个提法,也是这样做的。对差生采取“倾斜政策”,多关心、理解和帮助他们,促进了差生尽快地转化。 1.“感情投资”增加一点。 大多数差生心理上都存在着自卑感、孤独感,自以为不如别人,对教师和同学感情淡漠。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决不能歧视他们,而要主动与他们进行感情交流,对他们多尊重,多增加“感情投资”,促进差生良好情感的形成,从而使他们增强转化的信  相似文献   

2.
学生中流传着一句顺口溜:“物理就是无理,难以捉摸其理.”中学生普遍怕学物理,“普通班”的学生(即差生)尤其怕学以至厌学,他们的素质甚差.如何通过物理教学来提高差生的科学素质呢?本人谈谈以下一些看法和体会.1 引发兴趣,激起差生的求知欲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个好老师.实践证明:兴趣是差生学习的牵引力和加速器.在物理教学上,教师可采取下述措施来激发差生的物理学习兴趣.1.1 在“普通班”任课的教师要多做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3.
教师“转差”工作可以说是素质教育重要的一环。教师在转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严且爱 “教不严,师之惰”,教师对学生要求严格,古来有之。但有些教师奉行“严师出高徒”这一原则,对“差生”一味地强调严格,而不去主动与“差生”接触,不去关心和帮助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的困难,不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疏导,结果使得“差生”与教师之间的  相似文献   

4.
我们教师在教育生涯中难免要遇到一些差生,要使差生转差为优是教师们常谈的话题和头痛的问题。我认为差生并不是天生就笨,他们只是暂时的.他们往往有许多优点和长处.只是被“差”掩盖。每个学生有差异,但那是个性和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同。学校教育为啥给学生扣上“差生”这顶沉重的帽子?  相似文献   

5.
一、端正心态,用真挚的师爱关注“差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差生”首先要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心”,唤醒他们“沉睡”的思维。一般来说,差生都存在自卑心理,平日少受表扬,对批评较为敏感,若物理教师在课堂上动辄讽刺、挖苦或滥加训斥,必定会增强其逆反心理,人为地把他们推向  相似文献   

6.
“差生”的问题使许多教师和家长处于烦恼之中。所以,如何转化“差生”成为教师和家长的主要任务。首先,教师和家长应该正确了解“差生”的心理,理解他们,善待他们;其次,教师和家长应该尝试运用“皮克马利翁效应”,创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一种良好的期望中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7.
数学差生”在教师提问时 ,常常是耷拉着脑袋 ,沉默不语 ,他们生怕提问到自己 ,生怕答不上问题而丢人现眼。在具体教学中 ,能不能施行一些帮助“数学差生”答问的方法呢 ?笔者以为 ,下面三个策略可以调动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提高答问能力。一、先讨论后答问的策略“数学差生”怯于回答教师的问题 ,多数情况是他们对问题的内容不甚了解 ,或不知从何处想起 ,怎样表述。若教师意在提问“数学差生” ,宜先组织学生围绕所提的问题进行一番讨论 ,让“数学差生”听听别的同学的发言 ,把自己不明白的东西弄清楚 ;想想别的同学是怎样表述的 ,调整自…  相似文献   

8.
李娜 《陕西教育》2004,(2):21-21
一提起“差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学习、纪律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常习惯称之为“差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诱导他们,陪他们渐渐走出困境,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用爱心去浇灌 教师要消除差生的疑惧心理、对抗情绪,满腔热情地去帮助差生,用爱心去浇灌差生。主动接近他们,询问家庭情况,了解兴趣爱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爱戴。在课堂上用语言去激励;用表情去温暖,用动作去感化,传送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差生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推动自己,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许多学者和教师对学生班集体作好、中、差分类,将思想道德品质差和学习差的学生均视为“差生”,但对“差生”的界定并没有科学的标准。因此,有的教师把违法、犯罪的学生视为“差生”;有的教师把调皮、不听话的学生视为“差生”;有的教师把学习成绩一贯差的学生看作“差生”。我们认为,“差生”标准模糊,不确切、不科学,只会伤害一些学生的自尊心,  相似文献   

10.
每个班集体必然有“差生”的存在.过去教育系统在高考“指挥棒”的压力之下.教师对“差生”基本上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然而作为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教师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因而差生心理的转化工作也越来越受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首先,根据心理学观点“任何错误的行为皆来源于错误的观念”,抓差生的转变工作,必须从观念上扭转其错误的认识.差生由于长期遭受失败体验,长期处于同学的鄙夷、家长的斥责、教师的批评之下,形成了对失败原因的错误认识,总认为学业上的失败,是由于自己能力差,脑筋不够用的结果;想当然认为不管自己怎样用功也赶不上成绩好的同学,从而“破罐子破罐丢”,自暴自弃,丧失追求上进的动力.因而,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促使他们认识到学业差的原因不是能力差,而是  相似文献   

11.
一、让差生在教师的信任、尊重与肯定下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尊重,尤其是对差生滴点的肯定,都可以促使他们求知、求学,促使他们“自我发展”。而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得到了成功的喜悦,自我实现的满足,就更激起学习的兴趣,调动主观能动性。二、设计提问注意各层次学生,使学生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李奉义 《中学文科》2007,(11):150-150
长期以来,学习困难、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被称为“差生”,再加上不守纪律,就被称为“双差生”。学生一旦被视为“差生”,在教师、同学眼中往往就是“嫌弃儿”的角色,他们在集体里往往不受欢迎,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这种角色、地位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自尊和自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及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学校环境对学生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在思想道德、组织纪律、学习成绩方面比不上同龄人,于是有些教师就给他们戴上了“差生”的帽子,认为他们是“朽木不可雕也”,放弃教育。其实这些“差生”,只是在学习这方而落后,而且上小学的孩子正处于学习知识、积累知识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转化差生是一项较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的大力合作 ,但就系统工程诸多因素来说 ,学校教育是实施转化教育的主要力量 ,教师是转化差生的核心力量。因为学生尽管受到社会的熏陶和家长的启蒙教育 ,但他们大多数时间是生活、学习在学校 ,经常接受的是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的帮助教育 ,教师既是他们的良师 ,又是他们的益友 ,他们的内心是乐意接受教师的真诚教诲的 ,这是教师转化差生较有利的条件。一、爱是教师做好差生转化工作的前提高尔基说 ,只有爱孩子 ,他才能教育孩子。只有爱差生 ,才能有效地转化差生。教师的“爱”来自于对教育事业的…  相似文献   

15.
数学学习差生分为智力型和非智力型两种。非智力型数学差生一般在“兴趣、情感、态度、意志”等方面存在问题,相对而言对他们的教学和转化容易一些。智力型学习差生就是我们平时感觉比较“笨”的学生。教师一般可以从学生回答问题和完成的作业中判断出来。精确地判断一个学生是不是智力型学习差生需要借助各种智力量表,如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瑞文推理量表,等等。  相似文献   

16.
伟大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指出“教师应该学会控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为此教师应善于形成学生必要的动机”。 中学教学阶段应根据每个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因素,使他们的能力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很久以来对于如何挖掘差生的积极因素如何激发差生的学习动机,一直是难以解决而又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教师们常说:“宁可教一班学生,也不愿带一个差生“.是的,班主任最苦恼的是如何转变差生.差生是班级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虽然人数不多,但能量却很大.如果不认真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就会影响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好生”自然深得教师喜爱,“差生”则常被边缘化.教师大多依据作业与分数,对“差生”表达一种“恨铁不成钢”式的焦虑与批评,却没有深入“差生”的内心世界中去考察.其实,“差生”更需要教师的深度关怀,教师对待“差生”的言行尤其要小心谨慎.刚刚结束的教育实习中的一次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要转化差生,教师必须针对差生的特点,努力做到“四心”。1.爱心。教师要有高于“母爱”的精神,对差生倾注满腔的爱,献上炽热的心,做差生的知心朋友,使差生消除自卑心理,能“抬起头来走路”,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应,从而转劣为优,变“铁”成“金”。2.关心。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采取相应的转化措施,在思想上引导,在心理上疏导,在学习上辅导,在行动上督导,在生活上关心,在情感上亲近,使差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诚意,从而融洽感情,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差生的行动。  相似文献   

20.
差生形成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社会改革,尤其是教育改革的深入,有关差生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所公认的差生是指在学习上不用功,不努力,学习成绩差,不遵守纪律,不尊敬教师和家长的学生,属于“小错不断,大错不犯”一类学生。虽然他们是学生群体中的少数人,但他们的影响却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