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冒石宏 《小学生》2009,(11):12-13
十一月的校园是热闹的,读书节刚刚驶离,舞台剧又来了。在津津有味地看完了表演之后,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回到了教室,在乐滋滋回味的同时,纷纷拿起笔把这次的观后感记录下来。晚上,在两个多小时里,我随着孩子们欢快、跳跃的文字,再次回忆了这段快乐的日子。不过,在欣赏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见图1、图2)  相似文献   

2.
冒石宏 《小学生》2009,(12):10-11
有照为证 时间随着爬在墙上的暖阳一寸一寸地走过,快下班了,我整理好桌上的一切,坐等着下课铃的响起。无聊之际.我随手翻起邻桌的几本作文本,竟看到了这几个片断——(见图1、图2、图3)  相似文献   

3.
冒石宏 《小学生》2009,(4):12-13
“妈妈,月光之下,静静地我想你了……”当毛阿敏的《天之大》飘飘悠悠地在耳边响起时,一种久违的感动从心底悄悄地蔓延开去。是啊,妈妈的爱完美无瑕,在她的身上总会有些感动让我们流泪。这不,昨天的作文——《感动·妈妈》,同学们个个写得情真意切!  相似文献   

4.
冒石宏 《小学生》2010,(8):38-39
有照为证 “严肃”“严格”“严明”这三个词语都是由“严”宇组成的,彼此的意思很相近。有许多同学都由于难以正确区分,而将它们混淆使用,闹出了不少笑话。不信,见图1、图2、图3。  相似文献   

5.
“的”、“地”、“得”本来是三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可自从看了电视剧《水浒传》后,他们就争吵起来了。“的”说:“梁山108位好汉都排了座次,咱们也排排,我的使用次数最多,比如说吧,鲜红的衣服,高大的楼房,美丽的花园,漂亮的小姑娘,可爱的祖国,伟大的母亲,红的太阳,绿的山,白的云……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说也说不完,我是老大。”“地”紧接着说:“我的使用次数也不少,像高兴地说,蹦蹦跳跳地跑,大声地喊,轻轻地吹,温柔地抚摸,快乐地歌唱,等等,我老大。”“得”毫不让步,争着说:“人们说话很少有离得开我的时候…  相似文献   

6.
徐老师在文章最后说“这件事居然在语文课上得到了解决,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可读完案例,我却怎么也轻松不起来。从表面上看,这次学生与班干部的冲突似乎在徐老师的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下得以圆满解决,双方达成了谅解,都认识到了自身的错误,取得了共识,  相似文献   

7.
有个谜语:一院隔成两下,三男二女分家,两家打得乱纷纷,打到清明才罢。(打一用具)谜底是算盘。但人们常常猜不出来,因为往往把谜语中的“清明”二字理解为清明节,进而认定这个“用具”一定是清明前后用的一种农具。其实这里的“清明”应该理解为“清楚明白”的意思。像“打到清明才罢”这样一个语句形式同时表达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意思的现象,就是句子的歧义。在日常生活交际中,有些语言常常存有歧义,往往要在点破之后才恍然大悟,比如“咬死了猎人的狗”,一是动宾关系,理解为“猎人的狗被咬死了”,一是偏正关系,理解为“把猎人咬死的那条狗”;再如“饺子包好了”,也有不同的意思,既可解释为饺子制作好了,也可以指用别的东西把饺子包裹起来了。  相似文献   

8.
下课铃响了,我带着满意的微笑向教室外走去。突然,一个怯怯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高老师。”我扭过头,原来是被我昵称为“精豆子”的汪旭。“有事吗?”我一边问一边收住脚步往回走,可他看着我竟没回答,只是脸有些发红。我刚想再问,他忙摆手说:“没事了,老师。”声音仍是怯怯的。分明是在撒谎,看脸上那笑多不自然。这时,和他同座的晶开口了,“老师,汪旭是想跟您要他的那支红油笔。”  相似文献   

9.
随着上课铃声,我像往日一样步入教室。咦,教室里怎么乱哄哄的?看着我由晴转阴的脸,学生渐渐安静下来?我迈上讲台,正准备喊“上课”,“哥哥,我们出去玩!”一个稚嫩的声音冒了出来,学生们也随即哄堂大笑起来.这是谁啊?我寻声望去,只见刘峰同学的座位上竟然坐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他身上、脸上沾满了污迹,双手紧紧拽着半蹲在他旁边的哥哥,  相似文献   

10.
刚退休的那些日子真的很乏味,我既不会堆砌“方城”,又不爱逛街炒股,每天呆在空荡荡的房间里看电视,成了名副其实的“闲人”。后来,在好友的动员下,我报名上了江苏江阴市老年大学,当初的动机很简单——打发时间。  相似文献   

11.
2月,迎来了我们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传统的东西可不少。比如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两样东西,都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流传至今,在时间的流逝中,它们不但没有被人们遗忘,反而焕发了新的活力。我们就在传统佳节中感受一下传统文化的魅力吧!  相似文献   

12.
徐玲 《特区教育》2014,(10):12-14
“粗心”是被常常挂在嘴上的一个词,想必,我们或多或少也都被说过,而这篇文章中,鲁鲁可是一位粗心的天才,和鲁鲁相比,我们平日的行为应该算是小巫见大巫了。不过,莫得意,我们还是要认真谨慎,不要和鲁鲁一样做了粗心的天才哦。  相似文献   

13.
近日,笔者听了一位教师执教《月光启蒙》一课。教者先从最后一小节人手,再引导学生诵读民歌童谣,然后启发学生谈谈母爱,最后再回到最后一小节。设计可谓精巧,可遗憾的是,内容都是通过多媒体出示的,书上的课文、插图都没有用,学生不用翻书。表面上看,这样教学,手段先进了,课堂教学丰富了,可细一琢磨,教材可有可无,完全成了摆设。笔者以为这种做法不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人气”渐涌神州大地,留学人员更是以年均递增 13%的速度回国工作。留美学生有数千人相继选择回国,形成了一股“人才回流”的趋势,与改革开放初期成千上万的学子竞相出国深造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股“人才回流”的趋势,昭示着“人气”。其实,“人气”之下必有内容,必有值得关注与留意的东西,最实用点说也至少可以形成人们眼中的“注意力经济”。 因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早就提供了明证:“人气聚才(财)”。哪个地方人气旺,哪个地区必然会召集与吸引一大批人才、那个地方的经济也会繁荣。因此,在一个地方的发…  相似文献   

15.
十月长假,我跟女友(在上海交通大学读书)回到她家。她爸爸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们,他订了《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明年就有报纸看了”,他说。他把学报和报纸混淆了。“学报”是个词,有过接触的人一般不会混淆。但不熟悉学术刊物的人习惯“望文生义”,很自然地把“报”、“刊”分别对应于“报纸”和“刊物”。  相似文献   

16.
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和学产生和谐共振,是课堂教学的理想状态和最佳境界。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中,都在尽最大的努力,让学生站在“前台”尽情地自主学习与自我展示。教学过程呈现非线性发展态势,课堂的即时生成多起来;教师也按照课标的“评价建议”,煞费苦心地捕捉时机,对学生的表现尽量给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采用激励性的评语。课堂热闹了,学生活跃了,可从课后作业和阶段性检测的反馈结果看,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不少的小学语文教师对此困惑不解。究其原因,是课堂上学生学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有余,而教师教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足,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缺失。教师忽略了一些基本事实:在小学阶段,孩子的知识储备不足,思维水平低下、意志品质不高,此时更需要教师强有力的组织和引领;再者,越是即时生成、活跃灵动的课堂,越需要教师强有力的引导和调控。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在《桃花源记》中,一次提到“桑”“竹”,两次提到“酒”,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18.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出自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高中语文第 6册课本仅对“雨脚”作了注释:“指像线条似的密集的雨”。《中学古体诗词评点译释》一书的译句是“床头打湿了,到处在漏雨,家中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雨脚密密麻麻,好像越下越长。”对此,笔者总感不妥。“像线条似的密集的雨”在黑夜里是看不见的,而且落到屋里,这和屋外何异 ?“到处漏雨”就不仅仅是“床头打湿”,而应当床上的“布衾”也全湿了。试问,杜甫的茅屋在雨天还能住人吗 ?   古人住的房子称为室,室有四角,角称为隅。《尔雅·释宫》曰…  相似文献   

19.
晚上浏览安青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标题:合肥市首开全省药品零售连锁门店“七统一管理”之先河其实,这是一个病句标题,犯了语义重复的毛病。“先河”已经含有“首先”的语义,开头再用“首”字,就“叠床架屋”了,可将“首先”改为“开创”。  相似文献   

20.
过春节了,首先祝福大家新春快乐。快乐是一个被用惯了的大词,如同许多大写的真理一样,被零成本地运用了,但是收益很可能无法估计:一句快乐,可能收获了难得的同学情,甚至会意外或者有预谋地收获了属于你我的爱情。今天的主题与快乐有关,我选取两个词汇作为我的主要描述对象,然后在它们之前加上“超越”一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