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话人利用语音相同或相近的条件,有意使自己说的话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这个意思,实际上是另一个意思,这在修辞上叫谐音双关。如何利用谐音双关的艺术规律,在说话和写作中体现其自身的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呢?这就要求人们首先要善于构思,造作谐音双关。造作谐音双关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一、用同音异字建构谐音双关  相似文献   

2.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出现了这样一个断句的难题:以戏弄臣。这句话历来有两种断法:“以戏/弄臣”和“以戏弄/臣”。更有甚者认为这两种断法都可以,说是此语双关。这一说法,我认为不妥。因为这句话是蔺相如斥责秦王的,所以他在说的时候肯定只有一种停顿法,因而所表达的意思也只有一种。而且双关的几种情况(语意双关、谐音双关)中也不包括停顿双关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曹雪芹著《红楼梦》的谐音双关手法,我想补充两点。一是通灵宝玉的谐音。我认为,“灵”是“林”的谐音,“通灵宝玉”意味着“心和林黛玉相通的贾宝玉”。贾宝玉一生下来,就有一块写有“通灵宝玉”字样的奇物。作者是用“通灵”双关,巧妙地预示着另一个主要人物林黛玉的  相似文献   

4.
双关是一种极具韵味与艺术感染力的修辞方式.英语双关有两种基本类型,即谐音双关和词义双关;还包括其他几种类型,即会意双关、专有名词双关和字母双关等.本文就双关的这几种类型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英汉谐音双关的语言基础和心理联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谐音双关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着悠久的运用历史,人们长期以来都利用它来获取预期的表达含蓄、幽默、生动、活泼,甚至隐晦、曲折的修辞效果。因而,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脸炙人口的谐音双关范例。尽管英汉这两种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在谐音双关的使用中,其表现形式、语用范畴和文化意义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差异。但是,英汉谐音双关都是利用词(字)语音的同一性和词汇语义的歧义性为语言基础,利用双重语境为心理联想的基础,来获得其修辞的特殊效果。本文试图阐述英汉两种语言在运用谐音双关时,相…  相似文献   

6.
双关是一种极具韵味与艺术感染力的修辞方式。英语双关有两种基本类型,即谐音双关和词义双关;还包括其他几种类型,即会意双关、专有名词双关和字母双关等。本文就双关的这种类型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谐音双关就是利用文字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关系,使一句话涉及两件事情或两种内容,一语双关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谐音双关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8.
赛文娟 《文教资料》2014,(17):28-29
谐音双关是《红楼梦》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修辞格,它通过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两层或多层含义,具有暗示、揭露和嘲讽、幽默、含蓄和避讳、抱怨等多种功能。由于文化和语言习惯的不同,谐音双关语所包含的内容很难通过翻译精准、完美地表现出来。本文通过对《红楼梦》原著和维译本的对比,分析其中的谐音双关及其维吾尔语翻译。  相似文献   

9.
汉语中的歇后语是一种具有非常强的民族特色的语言现象,它蕴涵了丰富的思想性,而且贴近生活、诙谐而形象。谐音双关歇后语是歇后语的一种,且在其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从认知语言学语音隐喻的角度对歇后语中的谐音双关歇后语进行分析,可以找到理解谐音双关歇后语的新的理解机制。  相似文献   

10.
谐音,是字词的音相同或相近的一种语言现象,利用这个条件构成的修辞方式叫谐音双关,它能含蓄有趣地表达思想,增添语言的生动性。在古今汉语中,这种修辞方式常被广泛地使用着。古代表现爱情题材的诗歌,常常用谐音双关来表达男女双方的爱情,因而形成了委婉曲折、缠绵悱恻的特殊风格。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四句诗叙述一对情人经过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谐音词语及其与谐音双关、谐音析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谐音词语是一种特殊的词语现象,人们利用谐音手段把本无联系的两个词联系起来,在特定环境中使本词与本词的谐音词的意义建立了稳固的并行关系,造成一个语形中并存两种意义的结果。谐音词语主要有祈福谐音词语、避讳谐音词语、谐趣谐音词语。谐音词语和谐音双关、谐音析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英语中,双关(pun)是利用词的谐音、词的多义或歧义等,在同一句话里同时表达不同的意义,营造出一种幽默诙谐或者嘲弄讥讽的修辞效果。本文以美剧《老友记》(Friends)中的对话为例对其中运用的双关进行分析,以便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英语幽默。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特别是在中高年级,常见的一种修辞法叫"双关"。双关,即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利用语言或词义的条件构成双重意义,造成言在此而意在彼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法。双关可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大类。纵  相似文献   

14.
谈英语的双关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关(或称双关语)是一种修辞手段,常见于英美文学作品和英语谜语中。它有意识地将语音中的同音异义词或一词多义的现象运用到句子中,利用这些词与句子间的相互逻辑关系,使之产生“表”、“里”两重意思,以造成一种滑稽、幽默的效果,从而使语言更具魅力,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本文拟从语音、语义及文体的角度,具体分析谐音、一词多义及习语在双关中的运用。 一、利用谐音产生双关 我们知道,语音是可以传情达意的,利用某些语音的表现手段,可以使语音在产生音乐美的同时,达到或增强其表意效果,利用谐音产生双关便是其中一种。谐音双关是将两个在语义上本无联系的同音异义词或同形同音词巧妙地安排在句子中,使之产生语义上的双关。例如:  相似文献   

15.
网络语言与双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梅 《现代语文》2006,(6):76-76,83
网络语言中使用了大量的双关修辞格,主要有六种:谐音双关,语义双关,汉字双关,省略双关,象形双关,语句双关等.网民使用双关有的是为了节省时间,有的是为了追求新奇、幽默的效果.由双关形成的网络用语要经过时间的检验.  相似文献   

16.
殷勤 《考试周刊》2013,(56):93-94
广告英语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特点。双关语是广告英语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段。本文从谐音双关、语义双关、语法双关、习语双关和混合双关等方面对双关语在英语广告中的运用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开宗明义要“使闺阁昭传”,但囿于时局和审美需求,常借助双关修辞,以暗示性、预兆性的韵文展现女性“似桂如兰”的才情和“万艳同杯”的命运。这些韵文中的双关主要包括谐音双关、语义双关、语法双关和字形双关四种类型,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审美功效突出,具有言美意长的意境美、言此意彼的曲折美、言简意丰的精炼美。概念整合理论可以解释双关修辞的认知过程。一语多关是《红楼梦》韵文的显著特征之一,这得益于作者运用了“人花互喻”“重像设置”等手段塑造女性人物形象,同时也离不开读者的互文性阅读。  相似文献   

18.
品牌双关是广告中独特的修辞形式,主要有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类型,它具有引入注意,增强记忆,塑造品牌,促进销售等传播效果,运用品牌双关应切合语境,突出新产品的功能形象和附加形象。  相似文献   

19.
曹雪芹很重视含蓄笔法的运用,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通过运用双关、谐音和析字等修辞手法以及借物寓意、欲言又止的笔法,产生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百科全书,其中谐音双关修辞格的大量运用是小说的一大特色.从音效和释义两个层面分析<红楼梦>中地名、人名以及诗词中谐音双关修辞的英译,通过表格量化对比,最后论证了不可译性在<红楼梦>谐音双关修辞英译中的部分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