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华朝熙 《钓鱼》2005,(4):34-34
翻阅手边的钓鱼日记,发现从2000年起,两湖(鄱阳湖和洞庭湖)周边地区及长江三角洲地区,每年的二月气温都比往年偏高,而且还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这样对钓鱼大有裨益我曾在这个时间段出钓收获颇丰。早春二月很多鱼尚未开口,唯可钓的只有鲫鱼、鳊鱼。早春钓鱼不同于其它时候,关键应抓住以下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上阵父子兵     
侯金  朱广宇 《垂钓》2009,(3):56-57
从我朦朦胧胧地记事起,父亲就带着我满辽宁省的钓。那时候还没有度假的概念,每年暑假跟随父亲去水库钓鱼,似乎就是对度假这个词的诠释。而我,也渐渐喜欢上钓鱼,并且继承了他的衣钵。  相似文献   

3.
我这个人喜欢钓鱼,简直到了入迷的地步。从十来岁扛着小竹竿蹦蹦跳跳地跟着父亲到小河边学钓鱼起到现在,我的钓鱼历史已有45年了。我又是一个钓鱼书籍的爱好者,《中国钓鱼》出刊不久我就订阅了。但那时收入很低,加上邮局服务质量太劣,一年6期总共才收到3期,妻一怒之下不让我订了。最近几年,我们这个地方连年干旱,河塘干涸,好多老钓点无鱼可钓,加上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去远钓,因此钓鱼的机会少了。钓不成鱼,对于一个老钓迷来说,其失落感真令人不好受,哪怕是接触一下跟钓鱼有关的事物也好哇。于是,我又迷上了《中国钓鱼》,从中享受钓鱼的乐趣。信不过邮局,我就到书报摊上买。这个城市买不齐,我就到那个城市去买。  相似文献   

4.
老婆大人爱逛商场,我爱逛渔具店,这叫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家在东北,每年一到冬季这个冷啊,真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别说钓鱼了,连渔具店都纷纷关门,弄得我没地方可去,心里很是不爽。商场天天开业,渔具店却不开,对于我这个铁杆钓迷来说真是不公平,一到大礼拜在家待着总感觉缺点什么似的。  相似文献   

5.
李军 《垂钓》2006,6(8):43-46
“老鬼杯”钓鱼大奖赛一直深受竞技钓爱好者的青睐,每年的参赛指标都很紧张,由于我是“老鬼”钓鱼论坛的版主,因此获得了一个宝贵的名额。  相似文献   

6.
文四清 《钓鱼》2005,(4):6-7
2004年,在《钓鱼》杂志“我钓鱼,我快乐,我健康”的钓鱼理念的熏陶下,在“2004年为钓鱼推广年”这个伟大倡议的推动下,中国钓鱼运动走过了充满激情和进步的一年!  相似文献   

7.
冯焕武 《钓鱼》2007,(7X):49-51
2007年5月1日,受朋友邀请准备到勤得利农场钓鱼。据朋友讲,要去的地方是黑龙江边叫小亮子的地方,天然泡泽地里面,鲫鱼、鲤鱼比较大,还有其它的鱼类。我已经六个月没有钓鱼了(黑龙江省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是冰冻期),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很高兴。5月2日临晨2点多我们一行三人驾驶一辆越野大吉普前往300多公里外的小亮子。  相似文献   

8.
2011年国庆长假,我作为一个钓鱼迷是绝不会放过这个钓鱼良机的。早住假期之前我就开始着手做出钓前的各项准备。我不仅备了半袋玉米,  相似文献   

9.
郭凤 《钓鱼》2005,(1):54-54
在“我钓鱼,我快乐,我健康”这个主题思想的熏陶下,为了06应《舱》杂志“2004年为钓鱼推广年”的倡议,《钩鱼》杂志社专门为广大读者和钓鱼爱好者精心奉献的《钓鱼》杂志“读者杯”全国钓鱼巡回赛已经在全国17个城市成功打响。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钓鱼爱好者,《中国钓鱼》杂志1984年创刊后,我从1985年总第2期开始订阅,以后每年订阅报刊时,《中国钓鱼》杂志都是我的首选,从1985年至2004年,我已连续订阅《中国钓鱼》杂志20年。  相似文献   

11.
邹卫平 《钓鱼》2007,(3S):22-22
三个月前的一天下午,我和朋友相约去柴瓦房钓鱼。这是一个较大的论斤收费的养钓塘,每年在野钓艰难时,我会来钓上一两次,对于这个塘的习性较了解。这次,我照例拿了两支海竿,一支单钩钓滑动漂,另一支备用打串钩,用颗粒饲料包面做钓饵。  相似文献   

12.
任师国 《垂钓》2006,6(10):58-59
我个人的爱好很多,琴棋书画、篮球足球……不过能够称得上痴迷的却惟有钓鱼,尤其酷爱传统野钓,在我们家乡钓鱼爱好者这个小圈子里可谓小有名气。自2005年7月以来,我钓鱼的威望忽然大增,这源于我的一次野钓。  相似文献   

13.
说《钓鱼》     
张小驷 《钓鱼》2004,(3):64-64
几年前,第一次结识了《钓鱼》(那时叫《钓鱼专刊》),我就被她深深地迷住了并成了她的忠实读者和崇拜者,每年都要整理并装订成册,细心保管。期间,我也曾斗胆献上几篇拙作,幸蒙编辑部老师慧眼垂青,得以变成铅字面世。感激之余回览《钓鱼》十载创刊路,目睹《钓鱼》从《钓鱼专刊》而《钓鱼周刊》而《钓鱼》杂志,一步一个脚印,犹如从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到呀呀学语的幼儿直至今天长成风度翩翩的美少年,作为忠实读者和崇拜者的我自是无限地欣喜和激动。  相似文献   

14.
    
可能是巧合,也许是缘份,《中国钓鱼》创刊之时,正是我的离休之年。离休之后,我幸运地年年订阅《中国钓鱼》,每年装订成册,整整齐齐地摆在我的床头和书架上。许多离退休的老同志、老钓友,饭后茶余挤到我床前,翻阅着一本本《中国钓鱼》,念钓鱼经,唠家务事,或忆往夕,念旧情……是《中国钓鱼》紧紧地把我  相似文献   

15.
夏进 《钓鱼》2007,(5S):26-26
从许多钓鱼的文章和有关钓鱼杂志了解到,温差是制约钓鱼成绩好坏的关键因素。也读到了不少人的反面意见,究竟谁是谁非,我一向不太热衷,可最近有不少钓友在我家为这个问题发生争论,我才敏感起来。于是我翻出去年钓鱼日记,找出去年我在长尾巴河春钓多次的记录,这才有了一个很大的发现,读者不妨看一下,或许你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16.
崔天鹏 《中国钓鱼》2006,(11):74-75
作为一名钓鱼爱好者,一商以来,我对《中国钓鱼》有着深厚的感情,订阅《中国钓鱼》已逾10年,她是我多年来毕持每年必订、每期必看的杂志.在各种期刊繁多的今天,我很看重《中闰钓鱼》。一份好的杂志要有个性,不断创新,才能最终为读者接受。随着传媒时代的到来,刊物的读者日臻成熟,他们对刊物的订阅、购买和阅读的取向,更多地取决于对刊物整体质量的直接感受.  相似文献   

17.
李好 《钓鱼》2004,(2):14-15
拜读《钓鱼》杂志社等单位倡议的2004年“钓鱼推广年”系列活动拉开帷幕一文后,振奋人心,这个倡议很有新意,同时也给钓鱼这项活动带来了新的概念。无论是竞技钓还是休闲钓,鼓励钓鱼人亲近自然,走向溪流、江河、海洋等自然水域,同时在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方面又绐钓鱼人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将钓鱼活动纳入到去大自然中休闲、健体、钓技交流的良性轨道。“我钓鱼、我快乐、我健康”是倡议的核心,也是今后钓鱼活动健康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胡洋 《钓鱼》2005,(6):53-53
一年之计在于春。每年的这个时候,不管您是从事何种职业的人,都会将一年的工作计期放在充满希望的春天,迅猛发展的中国钓具市场也在这个时候吹响了春的号角。春季碧海(廊坊)、国贸两大展会为钓鱼王渔具公司与各经销商及合作伙伴提供了信息交流渠道,搭建了贸易合作平台,钓鱼王渔具公司亦借此敲响了春的战鼓!  相似文献   

19.
有一次,一个初学钓鱼的朋友问我如何选择钓位的问题。我告诉他,刚学钓鱼最好找老钓位,也就是别人常钓鱼的地方,这个地方有明显的特点:地势平坦,有放凳子的痕迹,石块多,食品袋多,烟头多等等。  相似文献   

20.
周同礼 《中国钓鱼》2005,(12):57-57
我热爱钓鱼。我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钓鱼,到现在已经半个多世纪了,我记得,小时候,天是那样蓝,云是那样白,水是那样清,山是那样绿。我记得,每年春天一到,水面长满了水草,蝴蝶在水面飞舞,蜻蜓在水面点水,湖水清澈见底.自然环境是那样美好,把钓钩放到水里,可以看见小鱼儿在水下抢食,那时候的鱼儿很好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