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述“小三换掌”与“三换掌”练法、招术上小有区别。----“三换掌”是单掌顺势回扫,而“小三换掌”之第三掌为抹带退引,再折叠合击。身法上更加轻巧灵动,打击的力度也更强。  相似文献   

2.
一、何为“三绝掌” 迷魂掌(图1、图2)、追魂掌(图3、图4)、丧魂掌(图5、图6)堪称通背拳三绝掌.其招式快疾连环,势猛劲大,学练简便,搏击效果巨大,练习者应当学一变三,融会贯通,随机应变,善守善攻.即可步入高手境界。  相似文献   

3.
赵宏杰  王金庄 《武当》2014,(9):33-33
八极拳修炼的明劲、暗劲和化劲,是八极拳的三层境界,也是修炼的三个阶段。 一、明劲八极拳明劲的修炼,是八极拳的初级阶段。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学习过程,首先要掌握好掌法(立掌、切掌、劈掌、推掌、按掌、甩掌、撩掌),拳型(仰拳、平拳、栽拳、立拳、螺旋拳),步法(马步、弓步、虚步、趟步、闯步、震步、碾步、搓步),桩法(站桩、搂桩、靠桩),在此基础上开始学习八极拳(大架)、八极小架、六大开(顶、抱、掸、提、胯、缠)、金刚八式(撑捶、撑掌、  相似文献   

4.
李同喜 《武当》2005,(10):27-28
三、艮卦第三趟。由回身打虎生出八卦掌式:穿掌、扳(眉)、截(手)、拦掌、停(身)、翻捶、走掌、转(身)掌。  相似文献   

5.
武兵  王宏强 《武当》2012,(3):42-43
迷魂掌(图1、2)、追魂掌(图3、4)、丧魂掌(图5、6)堪称通背拳三绝掌,其招式快疾连环,势猛劲大,学练简便,制人效果宏大,练习者应当学一变三,融会贯通,随机应变,善守善攻,即可步入高手境界。一、迷魂掌(甩掌)A:临战时,对方猛发右弹腿攻踢我裆部要害,我随机应变,身体后移下坐,出右掌迎拍截击来腿,接着右肘上翻发右甩掌反背甩打其面门,制胜对方。拍截来腿要迎招而上,因为弹腿过程中的劲力未达到极致,利于防守。同时甩掌打面必须上右步蹬地前移重  相似文献   

6.
通背捋带钻心炮是通背“三绝掌”之一,又称追魂掌,黑虎掏心。技击时专击敌前胸,要求准确地击打敌人的心口处.使其气迷心滞而“丢魂失魄”,轻者受伤。重者毙命,因此又称追魂掌。  相似文献   

7.
《精武》2008,(8)
八卦掌简编第三式第三动托掌托掌图练法右掌向乾方托起高于头顶掌心向坎方臂须仲直左掌随时停于腰间掌心向上两腿在左右掌运动时成弓登式(右腿弓左腿登)两足尖向兑方身向乾方两目平视用法设敌用左手贯耳我用右掌向上托起掌  相似文献   

8.
八卦掌是一种健身术,也是自卫术,更是一种神奇的医疗艺术。 史式八卦掌是史计栋先生传流下来的。他是董海川先师的第三位入室弟子,又是他的干女婿,董公暮年由史迎养至家,供其衣食生活费用,死则为之营丧葬。 史式八卦掌第一掌是手法的训练。第二掌是步法的训练。八卦掌的主要战术是游击战术和运动战术,变化多端。对步法的训练,要求特别严格。第三掌是身法的训练。身腰是联系上肢与下肢的枢纽,身法配合恰  相似文献   

9.
杨维 《武当》2000,(12):28-30
六、独精鹰捉。并发挥劈拳的特殊作用。练形意的第一趟拳,起钻是拳,落翻变成俯掌,形成三体式的这趟拳,人们叫它“劈拳”,而尚先生叫它“鹰捉”。这样叫是有道理的:1、它是掌,不是拳,就不能叫拳。2、“劈拳之形似斧属金”是拳经的定论。它既是掌,又是俯掌,根本无似斧之形,  相似文献   

10.
铁砂三掌     
铁砂三拿,即是民间传统的铁砂掌的三种练习方法。三掌指的是:劈、插和螺旋掌法。一、劈掌─—即坚掌。虎口朝上,自上而下直接劈下,着力点在手掌外缘。二、插掌─—即五指朝下,虎口朝外,五犯可并拢或分开,自上而下直插,力点在中指、无名指和食指指尖。三、螺旋掌─—与劈掌似同,由上而下将达袋面,反腕,手心向上,手指横形,五指分开略向上翘,着力点在小指和无名指掌骨处。器材准备:铁砂袋一个,长宽约40厘米,用坚实的帆布制作,内装黄砂和生铁落;黄砂和生铁落为1:1。木凳子一张,高约1米。练法:练功者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  相似文献   

11.
董海川八卦掌之定势八掌是八卦掌之基础,它汇集了道家的养气、养生大法,同时吸收了其它武术门派之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修炼法。定势八掌虽然招势不多,却对养生及增强内劲儿有奇异的功效。定势八掌由下蹋掌、怀中抱月掌、阴阳鱼掌、指天划地掌、托天掌、叉子掌、托枪掌、单换掌八掌组成,按八种掌型左右走圈练习,以练八种内劲儿。  相似文献   

12.
陈宗焱 《武当》2006,(2):8-10
一、醍醐灌顶两宫相对起太极,松腕坠肘脚右移。翻转双掌轻前插,醍醐灌顶混三气。起式:自然站立,微蹲向右开步与肩齐,双手掌心、两肘对在身前,徐徐抬起与胸同高,吸气,掌心向上稍前插,十指相对旋掌下按至小腹处,以肘带掌贴身两边抹开,呼气。碾掌,翻掌指尖朝上,两边向上抱起,先看右手再看左手,吸气。两掌抬至头顶,十指相对,灌顶下压,眼看前方一米处, 呼气。(图1-9)  相似文献   

13.
杨维 《武当》2003,(5):22-24
六、独精鹰捉,发挥劈拳的特殊作用 练形意的第一趟拳,起钻是拳,落翻变成俯掌,形成三体式的这趟拳,人们叫它“劈拳”,而尚先生叫它“鹰捉”。这样叫是有道理的。 1.它是掌,不是拳,就不能叫拳。  相似文献   

14.
赵宝安 《武当》2014,(1):44-45
五行通背拳小七手是由七个单操动作,即甩掌、拍掌、穿掌、劈掌、钻掌和双掸手组合而成,又称七合手、一发七手、母子拳,是入登五行通背门学者的必修之课。在五行通背门里有"先有七手,后有伸肩"之说,由此可见其重要性。小七手组合操法整体动作顺势、顺步、顺劲,内涵(三折九扣,五护八断)丰富,练用合一,无论是在习练  相似文献   

15.
八卦掌六十四手,是由八大掌中单换掌、盖手掌、反臂掌、劈手掌、顺式掌、顺步掌、下踏掌、平穿掌变化而来,其中每掌分八手八八六十四手,每手又可变六手如进步挑掌可变向心掌、劈面掌、捣眉掌、金丝缠院、翻天印、顺风扫叶这样供可变三百八十四手,变化无穷。它可以单  相似文献   

16.
混元红砂手     
孙燕玮  孙波 《健身科学》2011,(11):36-37
混元红砂手前五式为练气法(以气贯掌),亦是南少林之一指禅辅助功。后五式为养气法,是武当张三丰祖师感觉武火太燥没有文火温养,又创后五式。一式为49掌,共245掌。后五式的前四式一式为18掌,最后一式为9掌,合计八十一掌,象征九九归一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要求劲力“运之于掌、通之于指”,形于手指。手是传感器,听劲、化劲、发劲都主要通过手。太极八法中绷捋挤按採挒六法都以手完成。手型是指手掌的形态。在太极拳中有三种主要的手型:拳、掌、勾。在传统太极拳中还有指型,同时配合指法。但是由于指法稍嫌狠戾,现在一般不强调指型及指法的作用。目前,太极拳的手型以掌为主,拳、勾为辅。在各式太极拳中,手型使用最多的是掌,其次是拳、勾。以传统杨式85式套路为例:全套中除三、四式双拳绕打外,都为单手或双手掌型。太极五星拳中搬拦拳、撇身捶、指裆捶、栽捶,都以拳为主,但都有掌型的配合,…  相似文献   

18.
八卦连环掌,以动为本,以变为法,“走转旋川(穿)、拧裹钻翻”,概括了其运动风格及特点。八卦门内支派虽多,各派的掌型、掌法各异,但根本特点风格是一致的,其组编,内含基本是一个模式,即每一掌法中,少者有三、四个,多则有八、九个动作;且不论动作多少,都是攻防相辅的掌术,固八卦掌的每一个掌法,都有机地组合成了一套攻防掌术——组合拳。每个支派组编的掌法的套路,也都以易卦之理、之数为准,称八大掌式(或手),以一手生化八手,共计六十四手。因此不论哪一门派,都承认削、砸、劈、挎等六十四手招法。  相似文献   

19.
小蛇虫 《电子竞技》2013,(11):96-98
第十章:重掌虫权成就:重掌虫权:在虫群之心的剧情战役中完成任务"重掌虫权"。孵蛋专家:在任务"重掌虫权"中,于集齐100颗虫卵前,使全部6个毒暴虫卵群孵化。就是不给你:在普通难度的任务"重掌虫权"中,不让札迦拉采集到任何一个虫卵。凯姐再次变身为超级赛亚人,额不对,刀锋女王之后,复仇大戏正式拉开序幕。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尽管变身为刀锋女王的凯姐已然天下无敌,但仅靠一己之力还是很难推翻蒙斯克  相似文献   

20.
汪晓雷 《武当》2011,(3):27-28
八卦掌是以掌法和步法的变化转换为中心,其基本掌法是,单换掌、双换掌、蛇行掌、顺势掌、抱掌、合掌、扣掌及回身掌等基本八式。八卦掌流传至今已有多个流派,各派掌法名称有所不同,具体练法各有差异,但大多都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过程,从最基本的单换掌开始,逐步完成八掌转换连接。基本步法有起、落、摆、扣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