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60.61.62. 右下摊伏掌 依上式,化日字拳为掌。用掌根、掌心、劳宫顺序往下捺(指不过中线),再用掌根、掌背、虎口顺序往右跨移成半阴阳掌,高不过膝,反复做3次(图1~6)。 63.右骑龙沉肘摩耳掌 依上式,肘掌上提,翘指成竖掌(留中),用财劲以腕行下摆指、外摆指、翘平指、握拳,用肘底或拖回成将台日字拳(图7-10)。 拆门解义: 与左式相同。 64.左归心膀 依上式,日字拳化掌用肘劲推动,向斜前插,掌指下括高不过脐,插指成半阴阳掌,膀手高不过中线,肘与鼻成一线留中(图11~ 13)。 拆门解义: 归心…  相似文献   

2.
21金豹抖威势(左提膝上架拳)动作说明:①接上动,身体向左转,左肘端部略向下沉压,右拳变八字掌,顺势屈肘向上、向前、向下成弧形推压,至左肘前上方,成立掌,掌指朝上方,力达掌外缘一侧:身体重心随势略上提,手眼相随,目视右掌(图58)。  相似文献   

3.
贴身近战是搏击中取胜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以小胜大的秘密武器,在掌握了灵活多变的各种步法的前提下,贴近对方,利用凌励,凶猛的肘膝攻击法攻击对方,常常能化险为夷、反败为胜。 基本肘法 1.前冲肘 预备式由立正姿势开始,前手握拳屈肘,后手立掌,掌心紧贴前手拳面,左脚向左上一步,身体先略右回旋然后向左猛地带动左肘向左顶出,左腿同时前弓  相似文献   

4.
易筋经(二)     
第五式倒拽九牛尾势[预备姿势]并步。[动作操作]左腿向左平跨一步(距较肩为宽),两足尖内扣,屈膝下蹲成马裆势,两手握拳由身后划弧形向裆前,拳背相对,拳面近地,随势上身略前俯,松肩、直肘、昂头、目前视(见图5)。两拳上提到胸前,由拳化掌,成抱球势,随势直腰,肩松肘屈,肘略低于肩,头端平,目前视(见图6)旋动两掌,使拳心各向左右(四指并拢朝天,拇指外分,成八字掌,掌应挺紧)随势运动,徐徐向左右平分推,至肘直。松肩,直肘,腕背屈,腕、肘、肩相平(见图7)。身体向左侧转,成左弓右箭势(面向左方)。两上肢同时动作:左上肢外旋,屈肘约成半圆状;拳心对面…  相似文献   

5.
霍文学  辛桂兰 《精武》2004,(6):16-16
一、进步抡肘 接起势(同第一趟,见本刊2004年第3期13页),身体左转90度,左足向左进半步,面向左方,右拳变掌向左方劈出,此时左拳也变掌抡于右肘部(图1)。然后右足提起向前进一步,左足随之上一步,成马步。上步同时曲右臂收于右腰间,左臂伸直,左手向前亮掌于正前方,成左进步掌姿势。目视左前方。  相似文献   

6.
14饿虎扑食势(右弓步左撞爪)动作说明:接上动,右脚后跟内旋45°,身体随势右转,左腿同时蹬直成右弓步;右拳变虎爪屈肘向内收至腹前,手心朝下;左拳顺势变虎爪由腰间向体前撞出,高与眼平,掌腕屈立,五指用力内扣,掌心朝前,肘部略有沉屈,手位正对鼻端,上体微有前倾,身体重心落至两腿之间;目视左手(图40)。  相似文献   

7.
潘世春 《武当》2014,(9):30-32
形意连环肘的套路短小精悍,招法鲜明,实战技击突出,在近身搏击战中,因肘击用法威力巨大,备受各派拳家所重视。拳谚云:“宁挨十拳,不挨一肘”。在实战中,往往一肘即可决定双方的胜负,这就是肘法在实战中的显著效应。一、预备势身体自然站立,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叩齿,舌顶上腭,目光平视。(如图1)二、进步左鹰捉1、两小臂缓缓向上抬至胸前,掌指朝前,掌心朝下,掌根拇指侧贴身,再下按至丹田处的同时,两腿随按掌屈膝下蹲。(如图2)  相似文献   

8.
《精武》2005,(9):36-39
第八集标指、扫肘与肘功训练 按照标准的截拳道 警戒式站立,前手快速 变拳为掌,拇指紧靠掌 侧,其它四指紧紧并拢, 快速向前方刺出。刺出 时手指要微向上方翘起, 意想刺击敌人的眼睛。 标指动作简单,不 过是将前手冲锤简化, 并化拳击为指戳而己, 但其攻击成功后所造成 的伤害,却远远大于冲 锤。 前手标指 在使用标指时, 动作重点要放在速度 上,标指的威力在于快, 而不在于强劲与凶狠, 不要想像自己能像电 影中的角色一样,能 以手指刺穿敌人的胸 膛,要时刻记住两点: 1.标指是用来攻击人 体最软弱的眼睛(或 是咽喉)的; 2.手指并不是人体最 强壮…  相似文献   

9.
天罡肘(一)     
肘者,上肢中节,屈臂而成。实战搏击中对于拳掌而言,肘可起到传达劲力、承上启下之功用,同时又是"七拳"中进攻之利器。肘法的技击特点:一是攻击性强,肘之尖部坚硬且锐利,作为肘部的支撑和传力部分的大臂粗壮有力,故肘法的攻击力强大,打击强度非常高,锐不可当:二是灵活多变,由于肘法的运用多是肩关节和肘关节协同作用的结果,所以肘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40、金龙盘爪势(翻身压肘崩拳) 动作说明 ①接上动,左腿后撤一大步,膝关节顺势挺直,右腿屈膝半蹲成右弓步;两拳随势变柳叶掌,同时由头前向下平行按掌至体前下方,高与膝平,掌心朝下,掌指分别朝外侧,两虎口朝前,拇指内缘中间相距约5厘米,力达两掌心;两肘部微屈,臂部靠近上体;目视双掌(图126)。  相似文献   

11.
78.青龙出水势(弓步撞撩冲拳)①接上动,身体向左转,右腿随势蹬直,左腿屈膝半蹲成左弓步;右拳顺势屈肘内收,经腰间向体前上方成弧形撞拳,高与鼻端平,拳心朝内,拳面朝上,肘端下垂,屈肘约120°,力达拳面;左拳同时变柳叶掌,向前、向上、向下于体前呈弧形下拍,以掌心拍按右肘窝,掌指朝右,掌心朝下,屈肘横置胸前,力达掌心;上体略有前倾,目视右拳(图256)。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要求劲力“运之于掌、通之于指”,形于手指。手是传感器,听劲、化劲、发劲都主要通过手。太极八法中绷捋挤按採挒六法都以手完成。手型是指手掌的形态。在太极拳中有三种主要的手型:拳、掌、勾。在传统太极拳中还有指型,同时配合指法。但是由于指法稍嫌狠戾,现在一般不强调指型及指法的作用。目前,太极拳的手型以掌为主,拳、勾为辅。在各式太极拳中,手型使用最多的是掌,其次是拳、勾。以传统杨式85式套路为例:全套中除三、四式双拳绕打外,都为单手或双手掌型。太极五星拳中搬拦拳、撇身捶、指裆捶、栽捶,都以拳为主,但都有掌型的配合,…  相似文献   

13.
29.古树盘根势(进步左靠肘连冲拳)动作说明①接上动,身体略向右转,左脚向体左侧迈出一步,脚尖内扣,右脚跟随势内旋约90°,两腿屈膝半蹲成半马步;左拳变八字掌,屈肘向上横置胸前,掌心朝下,掌指朝右;右手变八字掌顺势向体左侧下方成外旋腕伸出,置于左肘前,掌心朝上,掌指朝左前方,高与膝平;上体略前倾,身体重心移至左腿;目视右掌(图91)。②上动不停,上体直立,左掌由胸前  相似文献   

14.
学习过了振藩基本拳法,让我们开始截拳道腿法与振藩指、掌、肘、膝技术的学习与训练。 第七节标指与插捶──犀利的振藩攻击法 标指与插捶攻击技术,皆来自 春拳,是犀利的振藩攻击方法。主要用于攻击敌人的眼部、咽喉、两肋和心窝。 一、标指 振藩拳法中的标指,手型有“泳春型”与“贯手型”两种。 “ 春型”的标指:攻击的前锋手成“标指”手型,拇指屈扣,四指微并拢,指尖微弯曲,掌心向下沿中线向前插出(标出)。后手放在头面部“正门”前,掌心向前成“正掌”,作为防御,可向前、向下封挡拍截,亦可向外拨挡对手来拳(图引、图…  相似文献   

15.
八极拳手型八极拳的手型大致可分成静态手型和运动手型两种,其静态手型主要有掌、拳、勾三种。掌五指自然分开,掌、指微屈向前,静态时,掌心空虚内收;动态触物时,意、气、力合一外凸,掌型呈荷叶状,八极拳门称之为"荷叶掌"。(图1—1)拳四指屈卷松握,拇指搭于食指、中指第一指节处。(图1-2)勾屈腕垂指,拇指搭于食指、中指第一指肚结合部,无名指与小指自然弯曲。(图1-3)  相似文献   

16.
潘世春 《武当》2014,(10):30-32
(接上期)十六、退步左盘肘(猴子望月)于右转体的同时,右脚后撤一步,左脚随之撤至右脚踝侧呈并步,两腿屈膝下蹲转体的同时,左肘抬起向前朝右盘扫,肘尖向前,两手仍抱于胸前,右掌抱于左拳面;目视肘上方。(图18)动作要点:退步与左扫肘要同时进行,扫肘时要借助转体之惯性来完成。 1、上体左拧,左脚尖外摆前进一步的同时,左拳变掌向前朝左收于小腹前,掌心朝下,右拳从胸前往前上托,掌心朝上,掌高与眉齐;目视前方。(图19)  相似文献   

17.
64、上步七星势(左右上少横擂拳)动作说明①接上动,身体重心上移;左脚随势向体左前方迈出一步,腿部挺直,右脚跟顺势向体外旋约90°,成右弓步;左拳同时变八字掌,屈肘内旋翻压,置体前高与腹平,掌心朝下,掌指朝右,力达掌心;上体随之略前倾,目视左掌(图207)。  相似文献   

18.
胡光锋 《精武》2006,(3):22-23
第十四式白鹤亮翅提左脚,跳步成左弓十字步,两勾手急出变掌上挑(图26);震右脚,右手由前向后搂出,左掌从后向上、向前推出,同时提左膝,两掌撑开(图27)。第十五式十字捶屈右腿下蹲,两手盘肘变拳置于腰间, 跨左步成左弓十字,左拳由前向上、向后劈打,右拳向前冲出(图28)。第十六式托枪势(托蛇势) 收左脚,成左丁虚步,同时左拳从后向上、向下砸,右拳收回,左肘、右拳置于腰眼 (图29)。  相似文献   

19.
(八)手功(包括指功、腕功、臂功等)49.鹰抓 一名“抓把”。两手俯掌,在身前平举,稍微屈肘,十指松开;然后使指掌各 关节还节稳健而缓慢地向 掌心屈拢(图49)。变掌为 拳后,咬牙切齿,闭气稍 顿,两手十指继续用暗劲, 使两拳尽情卷紧。做12~ 18次,反复2~3遍。 练时两眼须注视两手 十指的动作。练后手部有酸胀或温热等 感觉。 50.抓空 两手俯掌,两臂 左右平举,然后轻松 敏快地变掌为拳(图 50)。如此做60~80 次,反复2~3遍。动 作要均匀,连续,一 气呵成。 抓空以锻炼指力及灵敏性为主,同 时通过两…  相似文献   

20.
天罡肘(三)     
第十势、二郎担山(担肘)动作分解:承上势,身体右转,重心右后移,双腿屈膝半蹲成左马步,同时右拳变掌内旋、屈肘,向右上方推撑,高于肩齐,掌心向右前方,左拳随势变掌外旋向左前上方托起,掌心向上,高与眼齐,臂肘微屈,目视左掌(图81);上动不停,重心左移,下盘步型转换为马步,右掌外旋变拳、屈肘收抱向下于右侧腰间,拳心向上,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