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陈家庄油田陈25北原油粘度高的特点,开展了聚合物+地障碍低张力活性剂+降粘驱油剂的降粘复合驱油配方体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降粘增效聚合物驱油体系在陈25油藏条件下体系粘度35.3 mPa·s,动态降粘率90%。利用数值模拟进行了方案优化,确定了(0.22%聚合物+0.4%降粘驱油剂)和(0.22%聚合物+0.3%低张力活性剂)交替注入的最优注入方案,预计比水驱可提高采收率10.4%,增加可采储量68.3×10~4t。  相似文献   

2.
稠油的降粘为影响稠油油田的开发效果及输送的主要难题。目前有关稠油超声波降粘,尤其是稠油采出液超声波降粘的机理不够清楚,需深入研究。本文研究了超声波稠油采出液粘度各因素的影响,进行了降粘参数的优化。研究发现,经超声作用后,稠油粘度可以大大降低,降粘率可达85%。对于稠油采出液,影响超声波降粘效果的因素依次为超声波输出功率、处理时间、含水和温度。超声波处理对蜡晶的数量、尺寸、聚集形式有明显的影响。证实了超声波和降粘剂的协同效应,减少化学剂用量,降低降粘成本。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孤岛B21普通稠油油藏降粘复合驱油体系,通过对降粘剂的界面性能、降粘性能以及复配体系的适应性的研究,设计适用于孤岛B21区块的降粘复合驱油体系。结果发现JN-2、JN-4的复配体系适用于孤岛B21区块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4.
樊庆华  魏亚峰  杨红敏  樊素烨 《内江科技》2011,32(2):142+192-142,192
稠油粘度大、流动阻力大使得生产时抽油机负荷大。耗电量多,抽油杆易发生断脱,增加修井工作量。本文叙述的是由空心轩掺入降粘介质,在井底同泵中原油混合后,一同将混合液抽出地面的降粘工艺措施。在河口油区通过对电热杆井改成空心杆掺水降粘井后试验生产,取得很好的效果,满足了生产降粘工艺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本体聚合方式,引入疏水单体合成一种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并对其进行表面张力、水泥净浆、混凝土坍落扩展度测试以及倒坍时间测试,结果表明: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对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降粘分散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晓剑 《内江科技》2012,(3):144+192
随着东辛油田进入开发后期,部分稠油区块受油稠影响,存在“水井注不进、油井采不出”的问题,地质条件要求降粘工艺必须实现两个转变,即由井筒向地层转变,由近井地带向深部降粘转变,水溶性自扩散降粘工艺能够满足这种深部大剂量降粘要求,措施成功率高,通过降粘解堵,使多口停产、低产稠油井恢复正常生产。水溶性自扩散降粘工艺为低产低能稠油井的零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胜坨油田三区已是开发了40多年的老区,抽油井油稠、结蜡因素一直困扰油田开发.尽管采取了大 量的降粘、清蜡有力措施,治理效果还是很不理想.这就需要我们开展油稠、结蜡井筒掺水的治理与研究,降低成 本,提高降粘、治蜡措施能力.要改变目前套管加药降粘、治蜡等一系列维护措施至关重要,提高油井时率,延长油井免修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介绍了辅助稠油井井筒举升的掺水降粘工艺,根据原油粘度、拐点温度,优化出掺水站、计量站、单井三级最佳运行参数,结合配套措施,实行掺水降粘工艺在孤东油田稠油开采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明显地减少了现场因油稠造成的光杆缓下、断杆、井堵等事故,对提高稠油开发管理水平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室内对垦西特稠油进行组分分析及粘温曲线测试,并进行掺稀油、加降粘剂等降粘评价,确定了最佳掺稀油比例,及与降粘剂配合使用降粘效果。室内实验表明,该稠油在60℃条件下,粘度超过200000 mPa.s,流动性极差,掺稀油比例超过50%,60℃条件下,粘度降至2500mPa.s左右,具有较好流动性,配合加入降粘剂后,可进一步提高原油流动性。  相似文献   

10.
彰武区块九佛堂油层原油粘度大,举升工艺必须达到降粘目的,定向井不能满足螺杆泵举升工艺要求,因此优选空心杆电加热举升工艺。本文结合彰武区块原油油藏特征,从原油拐点温度、电缆下入深度等方面对电加热举升工艺的相关参数进行优化研究,通过现场实验摸索出一套有效降低能耗,同时达到清蜡降粘的目的,在现场应用中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0,(6)
欢127块原油为低蜡、中沥青、高胶、高密度型重质稠油,2017年以来部署在边部的水平井平均原油粘度高达(50℃)16631mPa·s,给生产带来很大困扰。单独采用掺稀油和电热杆降粘的方式都有弊端,为了解决生产矛盾,进行了水平井降粘管理方法的研究,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高一区经过多年开发后,地层压力下降迅速,储层原油物性较开发初期发生较大变化,原油粘度上升,胶质沥青质含量上升,原油在地层中流动性变差,导致二次开发效果不佳。潜活性降粘冷采技术主要利用石油中间体的排泥功能及冷采剂的降粘作用,综合作用于产出液,降低原油粘度,改善原油在地层中的流动性,以便更好地进行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13.
埕91块为深层特超稠油油藏,由于原油粘度大、温敏性强,采出液地面正常输送温度不能低于80℃,能耗较高。为此,我们筛选出适合的降粘体系,对药剂进行了性能评价和配伍性试验,并对加药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在节能降耗的基础上实现地面原油的正常输送。  相似文献   

14.
低渗透性油田微生物采油技术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微生物吞吐和驱油机理,在经过室内微生物降粘、洗油、溶蚀、驱油实验基础上,应用微生物采油技术在低渗透油田油矿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和经济效益,并对该项技术取得了初步认识。为更好地在低渗透性油田应用微生物采油技术,提供了经验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稠油开采技术的不断成熟,稠油开采可成为产量的主要接替力量。寻找经济有效的井筒降粘配套工艺,降低稠油举升系统效率,优化油井生产工况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通过实践证明,空心杆掺水稠油工艺是井筒降粘最为经济有效的工艺之一。  相似文献   

16.
结合稠油开采中化学降粘技术的应用原理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钻井过程中经常钻遇盐膏层、盐水层,导致钻井液滤失量突增、粘切升高甚至失去流动性,性能难以控制,而且极易导致井壁垮塌,发生划眼、卡钻等复杂和事故;另外,施工中也常常遇到无淡水源的困难,由于水的矿化度高而导致钻井液性能难以调整。我们通过试验,优选出了一种新型的钻井液用抗复合盐降滤失剂LL—JLS,并对其配伍性、加量及抗污染能力等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以LL—JLS为主处理剂的新型抗复合盐钻井液体系,通过现场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闫文文 《内江科技》2013,(12):74-74,45
油井降粘、结蜡、腐蚀、结垢和原油乳化等因素对采油生产的影响很大,向井内加化学药剂是稠油降粘和油井维护的重要方法。介绍了一种重力式油井井下连续加药装置,该装置通过重力式动力泵、移动密封装置对药剂施加压力,并将压力传递至药剂管下端的微量泵,从而达到均匀漏失;利用平衡弹簧可以有效地平衡掉有杆泵抽吸时造成的管柱伸缩对加药装置的影响。该结构简单可靠、安装使用方便,适合在各种加药油井中安装使用。  相似文献   

19.
在油田开发中,乳化严重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治理并未得到很好地解决。本文将二氧化氯应用到治理采出水中,利用其极强的氧化性使乳状液破乳。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氯能够有效氧化降解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成分,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反应参数,当体系中初始p H值为6,二氧化氯浓度为40 mg/L,在55℃下反应2h后,降粘率可达92%以上,表面活性剂成分下降率超过34%,除油率在90%以上。说明二氧化氯破乳效果明显且高效。  相似文献   

20.
孙静  查文宇 《科技风》2011,(2):218-219
本文介绍了四种胶带粘面上手印的显现方法,并通过实验对不同种类胶带粘面上手印的显现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