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6 毫秒
1.
中国-东盟博览会暨商务与投资峰会(下文简称"中国-东盟两会")是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经贸交流盛会,每年在广西南宁市举办,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相互认识与交流的最重要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正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合作平台以及作为我国走向东盟的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广西出版集团充分发挥现有的少儿原创、时尚女性、生活保健、小说等板块品牌优势,加大对外向型图书的开发力度,积极打造面向东盟市场的特色文化产品。挺进东盟主要做法一、把越南作为东盟图书版权输出的主要突破口,采取"请进来"方式与越南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国家形象宣传片在东盟国家的传播策略与效果,探析东盟留学生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状况,本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为研究对象,选取在邕东盟留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以及实验法,探索国家形象宣传片在影响东盟留学生对中国国家形象认知方面的效果,并探讨在邕东盟留学生对我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认知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东盟留学生中具有正面传播效果,但是效果有限,而影响这种传播效果的因素是多重的,在今后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时,应规避"传而不通""通而不传""传而误读"以及"他国误传"等风险,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传播力。  相似文献   

4.
自2001年中国提出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作为广西电视台"连线东盟"栏目记者,笔者深入东盟各国采访7年,期间除了常态报道东盟人文地理、经济文化、百姓生活外,也亲历了菲律宾人质事件、印尼海啸、泰国军事政变、缅甸风灾、红衫军静坐等多个突发事件.在对这些事件的采访报道中,讲究策略和技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信息速递     
事件中国—东盟媒体合作研讨会召开9月28日,第三届中国一东盟媒体合作高层研讨会在南宁召开。东盟10国媒体代表与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南方日报》《广西日报》等中国主流媒体代表,就双方合作展开深入研讨。围绕"共建和谐繁荣的美好家园"的主题,就"增进了解,加强相互报道""扩大交流,开展务实合作""搭建桥梁,共促和谐繁荣"等议题展开研讨。2007中国互联网大会举行2007中国互联网大会9月24日在北京开幕。本届大会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以"和谐网络、品质服  相似文献   

6.
刘沁秋  徐辰 《出版参考》2021,(10):22-29
东盟是我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和"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地区,双方建立对话关系30年来,已取得丰硕成果.2020年,东盟首次超过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也连续12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经济与文化历来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方经贸合作的稳步进展,必将带来对文化的旺盛需求,而文学正是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现阶段,中国出版业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的重要指示,深刻领会"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互鉴而丰富"的重要思想内涵,摆脱重精英、轻草根,重官方、轻民间的固化思维模式,反击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妖魔化报道,以统一的国家形象传播理念,推动中国—东盟文学互译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与东盟关系进入"钻石十年"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广西媒体对"中国—东盟"合作的报道成为双边共同发展的助力.当前,广西主流新媒体将"中国—东盟"合作报道的重点置于国家战略层面下的合作共赢、命运共同体、教育国际合作的典范、融通的文化交流等方面,但报道尚存在新闻分布零散、未形成宣传的议程,宏观描述多、微观叙事少等不足.为此,需要强化"一带一路"相关议程设置,将新媒体的运营思路融入新闻策划,实现报道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作为广西卫视"连线东盟"和"中国东盟新观察"栏目的记者,行走在东盟大地已经七年,曾无数次在中南半岛与湄公河不期而遇.这次为做西南大旱的深度报道,广西电视台记者前往泰国华欣,关注2010年4月2日到5日首届"湄公河峰会"的情况.为掌握第一手资料,我们先期辗转到达柬埔寨洞里萨湖,往日丰腴肥润的湄公河,裸露出已"瘦骨嶙峋"的身躯缓慢地在中南半岛大地爬行.显然,大旱已经波及这条国际性河流.  相似文献   

9.
在世人瞩目的第五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召开前夕,广西电视台亮出东盟牌,以"广西卫视:使命与影响力"为主题,于10月11日在北京隆重举办研讨会,受到了首都理论界和专业期刊、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去年,中国-东盟领导人齐聚广西南宁,出席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并签署了《中国-东盟纪念峰会联合声明》,从而揭开了中国-东盟关系史的新  相似文献   

11.
新闻的跨文化传播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骋  陈然 《传媒观察》2011,(11):26-27
广西卫视因其具有地缘性和跨国覆盖的优势,承担着面向东盟对外新闻报道的重任。广西卫视面向东盟的新闻报道,实际上是一种力图超越不同文化差异与障碍的跨文化传播。广西卫视的中国——东盟新闻报道路径分析自2006年年底以来,广西卫视的播出频道定位为"东盟的、民族的、时尚的",全面强化广西卫  相似文献   

12.
去年,中国-东盟领导人齐聚广西南宁,出席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并签署了<中国-东盟纪念峰会联合声明>,从而揭开了中国-东盟关系史的新篇章.与此同时,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南宁成功举办,搭起了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及对话交流的平台.这不仅提高了广西的知名度,为广西对外开放,融入全国、全球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提升了广西在国际国内经贸合作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中国—东盟档案特点,把握中国—东盟档案的性质,分析它的来源渠道、属性、基本形式,进一步研究探讨中国—东盟档案,将中国—东盟(10+1)各国共赢互利,繁荣东南亚经济如实记录在案,这是我们研究中国—东盟档案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与东盟国家即是经济合作的经济带,又应该是中国-东盟文化合作的融合圈。当今世界国际政治中,经济发展促进文化融合,文化融合推动经济的发展水平,以"一带一路"背景下,通过分析中国-东盟文化融合在文化实力现实差距、西方文化冲击、文化互动差异性等方面存在问题,并从政府、媒体、民族、文化交流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虞香群 《兰台世界》2017,(17):45-48
文章对"东盟档案"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东盟档案管理的现状以及东盟档案管理的特点,根据东盟档案及东盟档案管理的特点提出了东盟档案管理人才应该具备一定的东盟语言基础、档案跨国合作编研、档案国际化合作交流、服务国外用户、东盟档案开发利用能力等,最后提出了东盟档案管理人员培养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积极配合我周边外交战略、大力推进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一步增强和提升中国对东盟地区广播电视外宣的影响力、吸引力,增进东盟和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与认识,充分发挥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特别是在北部湾经济合作中的独特作用,广西对外广播于2009年10月23日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共同打造的"北部湾之声"正式开播,成为中国唯一的区域性国际广播频率.  相似文献   

17.
《广西日报》抓住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契机,加强"中国内容、国际表达"的尝试,服务国家战略,为边境省区的国际传播探索新路。  相似文献   

18.
作为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一部分,"南海行为准则"探讨的只是冲突管控机制,而并非争端解决机制。南海争端最终的妥善解决,还是有赖于中国与有关当事国的双边外交谈判10年前,中国与东盟各国外长及外长代表在柬埔寨王国首都金边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并将制订"南海行为准则"作为目标。10年后,当金边又一次迎来中国与东盟各国外长及外长代表,"南海行为准  相似文献   

19.
张睿 《视听》2023,(9):3-5
在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2年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的历程中,中国与东盟在电影交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如东盟国家票房体量不大、平台影响力不足、东盟语翻译人才稀缺等。通过加快建设中国—东盟影视产业基地、积极探索合拍长效机制、搭建中国—东盟影视数据平台等具体措施,可有效推动中国与东盟电影产业的合作与发展,实现以电影为媒介进一步发挥中华文化对东盟的影响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一、依托地缘优势,寻找广西卫视发展的独特之路沿边沿海的广西,地缘优势在上个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显现,当时活跃的边境贸易,展示出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地缘优势。如今,在中国与东盟"10 1"自由贸易协定的棋盘上,广西同时占有了东盟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以及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