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易安词中,咏花词占有很大比重。词人注重对花的品质的描绘,抓住花的风神韵致,词人以花自喻,在咏花中凸显自己的创作心境,投射出自己的人格情操。  相似文献   

2.
陈颖 《文教资料》2011,(12):10-12
李清照咏花词具有绘画美的特点,其表现为色彩描绘、形态刻画、意境创造三个方面。她的咏花词对绘画多方借鉴,表现出独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北宋文学家苏轼词风飘逸旷达,其咏物之作别具一格。本文分析了苏轼咏花词若即若离亦艳亦雅的独特情致,探讨了咏花词的类型及其写法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性情纯净,热爱大自然,尤其喜好花类,留下了大量的咏花词。本文即以其咏花词为考察对象,从三个方面探求其中的意蕴及其与传统文化模式之间的联系:一、高洁情趣的象征,人格力量的载体;二、自恋、自怜、自珍的情结;三、抒发情感的意念物象,体现了与咏花的传统文化模式的契合。  相似文献   

5.
罗璇 《文教资料》2012,(26):95-97
随着茶文化和词创作在宋代的繁荣发展,咏茶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正式登上文学舞台并逐渐兴盛,为后代茶词的创作开辟了道路。综观《全宋词》收录的70余首咏茶词,可以发现其审美形态不外乎以下三种:一是描摹物态,穷形尽相;二是融咏茶与艳情为一体;三是藉咏茶以抒怀言志。这三种审美形态贯穿在南北宋各个阶段的咏茶词创作中,且在表现技法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咏花题材的词在船山词中占了不小的比重,词人借助对这些花的吟咏,抒发了他深深的黍离之痛,并寄寓了身世飘零之悲。本文通过对其具体词作的解读,分析船山咏花词的情感内涵、艺术表达及其词史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宋代咏物词的发展进程中,李清照可说是唯一专力吟咏花卉的词人。她的咏花词不但继承了前人咏物的传统,而且还有所突破,在咏花意识和咏花技法方面有自己的认识深度和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对南宋末期著名词人吴文英咏花词中女性拟体与此前两宋词人咏花词女性拟体的比较中,阐述了梦窗咏花词中女性拟体的拓新与融变.通过这一侧面,可以反观宋朝末年词体在学问与思力的双重作用下,追求极新极变的创作理念和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9.
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婉约派词人的代表,她的早中期的咏花词最能反映她"别是一家"的艺术风格。论文重点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荷花、桂花分别类分析,并结合李清照创作的时代背景、人生际遇、思想感情以及中国象征文化和西方美学的观点进行论述,阐释了李清照早中期咏花词的独到之处,说明了为什么早中期李清照笔下所咏之花不尽相同,最后从表现内容及艺术手法上总论李清照咏花词,肯定了一代才女李清照独到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0.
艳情和咏物是词体发展中最重要的两种创作类型,在南宋时呈现出交融的创作态势,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以艳笔来咏物,主要体现在咏花之作中。二是借咏物抒发艳情。这类词在表达男女之情尤其是相思离别时,并不直接用艳语而是借咏物来传达,以姜夔咏梅、咏柳词最为典型。三是咏物与艳情交叉重叠。这类词以艳笔咏女性身体、女性物品,或所咏之物与女性活动不可分割。艳情与咏物互相交融的创作倾向,不仅是词体本色特质的反映,同时也是词体雅化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1.
郭成波 《文教资料》2011,(36):175-177
卢祖皋现存词作中,咏花词及以花卉为抒情依托的词占相当大的比重.他的咏花词内容上没有太大的突破.但在艺术手法上确实独具风格:形神兼备的花卉形象,比兴寄托的艺术手法,以典故入词的写作手法都显示了其花卉词的高超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作为女性、作为“人”的本质需要的执著追求和对生命、人生的感悟、体验与思考,始终贯穿于易安咏花作品中。本文结合易安个性体验、生存状态、时代特征等因素,从律动的生命与体验生命激情、生命的哀叹与感知生命存在、生命的忧患与追求生命价值三方面来探讨其咏花词中广泛存在与逐步深化的生命意识。易安咏花词以独特的审美体验和生命体验唤回了女性的生命,不愧为“花中第一流”。  相似文献   

13.
李清照词中大量描绘了各样的花卉,尤以咏梅为著。她常以梅自比,梅成了她的化身。结合李清照一生的经历,探析女词人大量咏花词中所反映的其前、中、晚期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4.
清代满族女词人顾太清的咏花词伴随其终身,她笔下的海棠花、梅花代言了她美满的婚姻、一波三折的中年时代和淡泊的晚境,其不同时期所咏之花或娇媚动人、或潇洒自如、或深稳沉着。随着生活的涤荡,其词作逐渐呈现出一般闺秀词人所没有的醇厚词风。  相似文献   

15.
作为“词界女皇帝”,李清照的作品颇为引人注目。本文就她的几首咏花词去体会作者在咏花中表现自己的个性、喜好、情趣、憎恶、哀伤与忧愁,咏叹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君国之忧,寄托深邃,寓意含蓄,意境曲折层深。  相似文献   

16.
宋傲雪 《唐山学院学报》2010,23(4):39-40,43
辛弃疾作品奋发激越,慷慨悲壮,以"豪放"称长。其人才情富艳,其作清丽委婉,是两宋词人及作品所难以比拟的。辛弃疾的咏花之作俊逸清婉,表现出其词典型的婉约风格。从情致、色彩、神韵、节操等方面分析了辛弃疾咏花之作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作为"词界女皇帝",李清照的作品颇为引人注目.本文就她的几首咏花词去体会作者在咏花中表现自己的个性、喜好、情趣、憎恶、哀伤与忧愁,咏叹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君国之忧,寄托深邃,寓意含蓄,意境曲折层深.  相似文献   

18.
<正>读《红楼梦》时,最是感慨这群小儿女们时不时就要作诗一首。他们以文会友,以文抒怀,组织了海棠社、菊花社、芦雪庵联诗和桃花社四次诗社活动,真真将斗诗当成雅趣。甚至在平日生活中也常常乘兴而诗:赏花、赏雪要写诗,吃螃蟹、吃烤肉要写诗,游园、聚会要写诗,开心、郁结也要写诗。真真让作诗成为情韵。这些诗的主题大多以写物为主:《咏白海棠》《咏菊花》《螃蟹咏》《咏红梅花》《咏月》《柳絮词》,诵读时不但能感知人物的悲喜,还能感受到人物的个性与情思。  相似文献   

19.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对她的词进行研究的文章,不计其数。人们主要从李清照词的自我定位、审美意蕴、心灵历程、人格情操等方面进行论述,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从李清照词体现的人性色彩这方面来看,还有研究的余地。本文将以她的咏花词的多样性、情感外化、女性阴柔美以及易安词与其他词人的咏物词作比较,来探讨李清照词中"花"意象的人性色彩。  相似文献   

20.
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婉约派词人的代表。论文重点选取李清照后期最具代表性的菊花、梅花,分两大部分别类分析,并结合李清照创作的时代背景、人生际遇、思想感情以及中国象征文化和西方美学的观点进行论述,阐释了李清照后期咏花词的独到之处,说明了为什么李清照后期笔下所咏之花多咏淡雅高洁坚贞不屈的菊梅。对菊花、梅花的歌咏分别暗含了李清照后期生活的际遇,菊梅的凌霜傲雪,突出她南渡以后刚直不阿乱世挺拔的性格。最后从表现内容及艺术手法上总论李清照后期的咏花词,肯定了一代才女李清照独到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