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学生为中心”的远程开放教育非学术学习支持服务是电大转型过程中的核心理念.非学术学习支持服务侧重从信息、资源、设施、技术、人员、情感、心理、管理等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服务,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远程开放教育非学术学习支持服务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引导和帮助作用.此研究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提出电大非学术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策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远程开放教育学习.  相似文献   

2.
从实现全民学习到降低学习贫困,世界银行以一种自认为更加务实和可行的方式,对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做出承诺.就行动而言,世界银行通过资金援助和非借贷性质的分析与咨询服务,努力帮助各国增强教育的包容与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终身学习.但是,世界银行奉行人力资本理论与新自由主义,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人文主义理念存在一定的张力,而且它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强势"地位可能不利于发展中国家政府发挥主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主学习”作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主要方式和最终教育目标,它强调的是一种学员在个别化学习过程中的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能力。文章立足于对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试图通过对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部分非英语专业学员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状况的问卷调查与分析,探讨如何培养和提高其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着眼于《物理化学》课程自身学习难度较大和非化学类专业对学科教育基础课的需求特征,笔者探索了案例研究型团队学习模式在《物理化学》课程中的应用.本文通过对本校某非化学专业一个学期的教学总结以及与同期另外一个未采用该教学模式班级教学效果的对比,试图与同行共同探讨这种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与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5.
2005年8月23~27日,欧洲第十一届关于学习与教学研究的大会在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举行.这次大会探讨了当前教育研究中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教学途径来加强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另一方面,当前的教育研究要充分认识到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学习与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一些教育专家从社会情感,学习与认知理论,教育评价等几个方面对有效学习环境的构建做了专题报告.作为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的数学教育在此次大会上是一个很重要的专题,数学教育专家的一些观点和研究成果对于我国的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一种典型的文化信息传播活动,教学、学习的实质就是实现信息的传播、共享.受众研究是传播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典型的教学传播活动中,现代教育研究也日益转向学习研究,受众研究与学习研究两者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教学理论研究日益重视学生在教学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在教育教学传播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是其主要特征,注重分析教育教学传播过程中的互动特征,并着力改善互动的条件、提高互动的水平,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对合作学习的意义,目标及操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论述,提出了自己在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中的独特见解.读后使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与教育.是推进课改和合作学习的一篇极具科学性与指导性的佳作,值得教育教学一线和教育管理者阅读.  相似文献   

8.
为了能够从CSCL活动中揭示群体认知发生的过程和特点,最终为计算机支持下的交互研究和提升协作知识建构绩效提供新的思考途径,本研究采用动态视频转录的方法,在同步CSCL学习活动过程中,观察由参与者无意识所发出的非言语交互行为信号(身姿、面部表情、手势等),以此进一步考察学习参与者在活动交互过程中的非言语交互行为特征及其行为同调性.研究结果表明,非言语交互行为同调性研究在微观层面上为揭示CSCL学习活动过程中的群体认知提供了坚实的佐证,并为揭示CSCL学习活动过程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本研究提出的建议对于分析与指导CSCL活动设计和应用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为开展CSCL活动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外语教育研究一直是外语教学改革的弱项,缺乏宏观理论建构的研究.从主体间性这一哲学视角重新审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外语教育中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师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研究生外语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已有研究指出,教师传递的信息中82%是由非语言实现的,音视频同步技术为在线教学中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提供了支撑和保障.中国在线教学规模很大,但鲜有对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的研究.文章以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为自变量,以学生学习投入为中介变量,以学习所在地为调节变量,以学习效果为因变量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在线教学中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对1595名参加在线学习学生的调查显示:控制性别、年级、专业和学校类型后,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对学生学习效果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学生学习投入在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与学习效果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学习所在地在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与学生学习投入之间发挥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不仅有利于理解教师非语言亲密行为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内在机理,而且对教师在教学中的非语言亲密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民族—国家教育体系是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也是有效解决比较教育研究的边界问题的关键之一。厘清比较教育研究中对民族国家教育体系的认识,界定民族国家教育体系的概念,探讨其与学校体系的关系,分析民族国家教育体系的根源,并且从谱系的角度对民族国家教育体系研究进行历史认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这一概念及其对比较教育学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育研究,特别是教育的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已为世界各国所公认。在概念上,教育研究和教育的科学研究是有区别的。就教育的科学研究而言,国际教育界已经形成了一套通行的研究方法:提出问题、形成研究假设、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检验假设并形成研究结果。我国教育研究与世界教育研究相比,存在很大差别,具有群众性参与、行政参与和以思辨为主等特点。一方面,可以说,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教育研究体系,另一方面,在中国加入世界的进程加快的大环境下,我们不得不遵从教育研究的通行规则和方法。提倡基于科学的教育研究,规范研究方法,提高研究质量应该成为我们的选择,从而使教育的科学研究真正地科学化,为教育实践和教育政策制订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教育哲学是教育学知识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其主旨是探讨与解答教育活动发生、发展的一般性、根本性问题,为教育理论建构提供理论基础。这决定了教育哲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是阐释与揭示研究教育问题的思想方式,以便对当前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前提性反思。而常识中认定“批判”是教育哲学的研究旨趣,把教育哲学的性质论定是反思教育历史、批判教育现状(教育问题)的理论,这就需要辨析“批判”可否成为教育哲学研究的旨趣,理清批判对于教育哲学研究的意义,以切实把握教育哲学的研究旨趣和理论特征。  相似文献   

14.
教育研究之生命意识探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研究之生命意识,是对教育研究存在自身的思寻,是对教育研究自身作为一项有生命活动的思寻。教育研究之生命意识为教育研究者自身生命之意识,是教育研究者之个性的自我意识;教育研究之生命意识在于以整个生命的方式进行教育研究,要求以对生命的敏感性和理性关切来进行教育研究,让感官和人心都活跃起来;教育研究之生命意识表现为对生命和教育研究的一种精神担当,是对生命和教育的不断追问和困惑,而非给生命和教育提供技术方案,在于对教育和生命之赤子情怀和真性情;教育研究之生命意识蕴含于对生命和教育的宽恕,在于对教育研究的一种多元追求和关注。  相似文献   

15.
论有意义的教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研究不是一种学院化的职业,本质上不是为了一种知识体系而完成、实现自己。有意义的教育研究是指以教育的方式来研究教育。为此,应该意识到教育研究本身所蕴涵的实践本性,教育研究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性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生活世界是教育研究的家,是教育研究的生命所在,应该在教育研究中达成基于这一实践本性基础之上的实践理性。  相似文献   

16.
价值实现是比较教育研究的落脚点和最终目的,但比较教育研究的价值实现从来就不是一个自然和自发的过程,它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与教育基础。从理论上看,研究该问题有助于揭示比较教育价值实现的内在机理,也有助于构建比较教育价值论;从实践来看,研究该问题有助于充分发挥比较教育研究的实用性功能。全球化、国际化和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为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社会基础和条件,也为其价值实现提供了新的更大可能性。一定社会的需求构成了比较教育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源,并且社会需求的大小及强弱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与决定了比较教育研究价值实现的程度等。比较教育研究的价值是在比较教育的开放性与教育结构体系的开放性相契合的过程中实现的。同时,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性、认识和把握本国教育与比较对象国的教育、教育决策和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对教育认识的提高及其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确立等也构成了比较教育研究价值充分实现的重要教育基础。  相似文献   

17.
教育学会的学术研究泛及近代中国教育的各个领域。教育学会从事学术研究,既反映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教育诉求,又折射着新式教育勃兴的急切呼唤,由此使其学术研究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纯学术研究。依托学术研究的开展,教育学会成为中国教育近代化历史进程中一股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加速了中国近代教育学术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教育技术应用和研究的盲区——残疾人群的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技术在近几十年来的发展中,已深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成为教育改革动力之一。然而教育技术在特殊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甚少,残疾人群在教育技术的应用和研究中有被边缘化的倾向。从全民教育、终身学习的角度出发,研究和运用教育技术促进特殊教育教育的发展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是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基础.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是指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等方面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需要的满足度,以及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环境下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能力.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是由教育基础、教育主体、科学研究和教育投入4个核心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具有竞争力等级分类的模糊性和教育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模糊性,以及数据统计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20.
A remarkable feature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is its proliferation under a broad gamut of research themes and topics.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of education to soci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change are pivotal to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nd have fruitfully informed research in fields such as gender and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 policy sociology in education, cultur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literacy, social justice and education, globalisation and education. Tracking the historical trajectory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in Australia, this article underlines the productivity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methodological advances in the fields of gender, literacy, and policy. It also points to the failure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to engage with the education system’s complicity in reproducing Indigenous and ethnic disadvantage. I argue for a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long lines envisaged by Emile Durkheim who recognised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education systems past and present, so that educators might comprehend the relationship of education to social change. New theories, methodologies and fields of educat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nforming understandings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However, if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are to inform social futures, they require an educational imagination able to account for achievements and deficiencies; an educational imagination able to undertake theoretical deliberations about the social and material conditions, struggles and occlusions that have and continue to constitute the purpose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