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密尔是古典功利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一方面通过对幸福概念的扩展,批判地继承了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另一方面,通过对道德原则的强调吸收了康德义务论的某些合理因素。密尔在功利和义务之间的这种融合不仅使其功利主义理论更具有合理性,也为规则功利主义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道德判断的基础是实践理性的基本问题.目的论主要有两派:一派是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主义,另一派是边沁和密尔的功利主义,它们都主张道德判断的基础在于某种功利或幸福;义务论主要指以康德为代表的道德理论,康德认为道德判断的基础不在于功利或幸福,而在于道德规则的普遍形式.罗尔斯与哈贝马斯继承了康德的传统,提出道德规范的正当性在于取得人们的普遍赞同;而麦金太尔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传统,主张正当的问题应当依据共同体的善来确定.在后形而上学的条件下,道德判断的基础在于人的尊严.  相似文献   

3.
康德的一元准则义务论伦理学是在扬弃斯宾诺莎理性功利论伦理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斯宾诺莎关于道德的基础——理性、道德目的性与手段性的统一,道德可普遍化、理性功利主义应容准则义务论的思想虽然被康德所认同、秉承、继承和吸取,可是康德对伦理学的目的、出发点、价值取向、善恶之介定、伦理学之归宿的认识与斯宾诺莎有原则分野。斯宾诺莎和康德对道德判断、道德推理、道德行为路线选择、道德评价、道德原则、自由意志与责任、人生与幸福等问题的揭示,有其历史的贡献与局限。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需要正确认识功利主义道德和义务论道德,特别批判了对功利主义的误解;同时论述了我国当前道德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根源与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以道德动机为基点批判幸福主义伦理学,引出了“善良意志”“道德命令”“意志自律”等概念,构筑起以德性论为核心的道德义务论体系。康德道德义务论的理论贡献及其主观性、形式性、抽象性理论局限与困境,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之进行批判改造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克服与解决。对康德道德义务论的批判改造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为我们重塑人的道德社会性本质、强化道德理念与实践的统一、发掘新型生态伦理的现实路径以及构建人类道德共同体提供思想启示。  相似文献   

6.
功利主义与道义主义是国内外学界长期各执一端的学派,二者的矛盾等同于功利目的论与道德义务论的争辩。无论是功利主义还是道义主义,在其发展历程中都被证实了其内在的不完满性,唯有将二者由分趋合,即承认“道德功利主义”存在的合理性,才可找到价值多元化社会中解决功利论与道义论危机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7.
边沁的功利主义是在西方乃至全球影响巨大的一支伦理学派。他的学说由苦乐原理、功利原则和唯效果论三个理论基点构成,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其道德最高原则。本文以此为基础,辩证地历史地对边沁的功利主义进行分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8.
边沁的功利主义是在西方乃至全球影响巨大的一支伦理学派。他的学说由苦乐原理、功利原则和唯效果论三个理论基点构成,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其道德最高原则。本文以此为基础,辩证地历史地对边沁的功利主义进行分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9.
庄子、康德的审美无功利论均具有开创性。其理论的共同之处在于 ,着眼于对审美主体心理的分析 ,并且重视从审美态度和审美情感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二者的差别在于 ,庄子的理论出发点是其人生哲学 ,而康德的理论出发点是其“批判哲学”;庄子认为审美主客体是相融的、“物我同一”;而康德认为审美主客体是彼此分立和对立的 ;这种主客意识的不同导致了二者理论的彻底与不彻底之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理性主义道德哲学倡导“义务论”,以“绝对命令”作为行为原则;功利主义道德哲学倡导“功利论”,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作为行为原则;德性主义道德哲学倡导“实践论”,以“实践智慧”作为行为原则。我们从德性主义的视域对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道德哲学进行反思和批判,认为在德性主义视域下的道德追求应该是做一个有德性的人。这种德性,即实践智慧,表现为“中道”与“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Part III of Tarrant's paper, 'Utilitarianism, education and the philosophy of moral insignificance'. His argument that Mill's distinction between higher and lower pleasures appeals to non-utilitarian values is rejected on the grounds that he misconstrues Mill's concept of'content' and fails to give an adequate critique of Mills attempt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pleasures. An improved criticism is offered, and it is argued that utilitarianism fails through the dependence of happiness itself upon non-utilitarian values. It is concluded that utilitarianism would devalue the role of liberal arts subjects in sensitising pupils to the problematic nature of human happiness.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关系决定了社会主义功利教育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实际存在着功利虚无主义,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本文对功利虚无主义进行批判和原因透析,论述社会主义功利主义与资产阶级功利主义的区别和联系,论述开展社会主义功利教育的必然性、必要性和主要内容,主张要重视和开展社会主义功利教育。  相似文献   

13.
康德哲学之“先验哲学”之名一般指其认识论,本文认为康德实践哲学也具有康德意义上的先验特征,主要体现为道德法则的证成过程中,康德步步追溯,最后达至“理性的事实”这一先验的理由,表现出理论的先验性。  相似文献   

14.
功利主义的合理性是建立在时代前提之下对宗教禁欲主义的反对和批判,这是其表面上主张个人幸福而实际上是集体幸福的前提。功利主义主张的大多数人的功利是对个人的独立性的重视和对集体主义的摈弃,而其合理性还在于功利主义揭示了人性中趋利和向善这一本质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我们把 1917- 192 4年间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定格为初生态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它是泛功利型的文学批评形态。它的受益对象 ,不是具体的政党、政治阶层、政治势力和集团 ,而是整个社会、民族和国家。功利的实现 ,不是凭借政治搏击、权力话语 ,而是文学群体的自运作。初生态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开创者们 ,清醒地认识到文学的泛功效用 ,只有通过文学的审美作用才可获得  相似文献   

16.
R.M.黑尔认为,通过对道德概念的语言学研究和逻辑分析,他的普遍规定主义元伦理学能够为功利主义道德规范的合法性论证提供形式化的逻辑基础。但是,由于他无法弥补普遍规定主义与功利主义思维方式之间的两道鸿沟,且偏好的积聚性计算这一方式本身又缺乏逻辑根基,因此他提出的偏好功利主义只能说是一种实质性的道德规划。至于能否通过道德语言的逻辑来化解道德分歧,黑尔的论证无法提供肯定的回答,但至少他指明了一种元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相结合的伦理学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罪犯劳动改造的功利主义思想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分析了罪犯劳动改造的功利主义思想背景以及受这种功利主义指导的刑法一般预防、个别预防观念.另外还从公众认同、国民欲求、经济因素三方面论证了劳动改造在当前中国的话语背景.但要防止功利成为公害,为此必须有一种具有普世的底线伦理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
南宋浙东事功学派代表人物陈亮的德育思想如同其经济思想、哲学思想,同样带有浓厚的事功主义倾向。本文从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德育思想中的功利主义色彩,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他的德育思想对现代德育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鹏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5):28-30,34
康德是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德国哲学革命的旗手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以他的批判性哲学为基础,提出了人是目的而非手段,实现了将人从单纯因果必然性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完成古典法哲学向现代法哲学转变和发展史上革命性变革。同时,康德对人的自由和权利的实现和维护、以及私法和公法等法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丰富的法哲学思想,对于后代法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There is an apparent tension between Immanuel Kant's model of moral agency and his often-neglected philosophy of moral education. On the one hand, Kant's account of moral knowledge and decision-making seems to be one that can be self-taught. Kant's famous categorical imperative and related 'fact of reason' argument suggest that we learn the cont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oral law on our own. On the other hand, Kant has a sophisticated and detailed account of moral education that goes well beyond the kind of education a person would receive in the course of ordinary childhood experience. The task of this paper will be to reconcile these seemingly conflicting claims. Ultimately, I argue, Kant'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makes sense as a part of his moral theory if we look not only at individual moral decisions, but also at the goals or ends that these moral decisions are intended to achieve. In Kant's case, this end is what he calls the highest good, and, I argue, the most coherent account of the highest good is a kind of ethical community and end of history, similar to the Groundwork 's realm of ends. Seen as a tool to bring about and sustain such a community, Kant's philosophy of moral education exists as a coherent and important part of his moral philosoph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