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典型报道与新闻失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说明,典型报道如果处理不当会可能导致新闻失实。除了部分经典的典型报道能经得起历史考验并取得了相应的效果外,大部分都没有引起人们持久的关注。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这种新闻样式在写作的过程中,带有很大的主观色彩,容易使典型人物脱离生活实际。拿这种神化了的典型来教育人们,不仅不会产生任何实际效果,而且会降低媒体的公信力,影响方针政策的贯彻和执行。根据我国的国情,典型报道在经历了几十年的起落后,还将继续存在下去。为了使典型报道不流于形式,让典型报道回归真实是一条切实之路。  相似文献   

2.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今天的新闻人是否意识到自己的作品以后会被当作历史的草稿来看待?自己的作品能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新闻人是否意识到自己作品的受众,不只是今天的现实受众,更还有明天的后来人。如果新闻人能经常以后人的眼光来审视一下自己的作品,恐怕心中的一些自得  相似文献   

3.
<正>获得中国新闻奖是每个新闻人的梦想,但要获得这份荣誉,作品要具备三个“经得起”,经得起受众的检验,经得起专家的检验,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尽管获奖作品反映的内容不同,关注点各有侧重,类别丰富多样,但好的新闻作品有个共性,它们都是记者“蹲下去”“深下去”“融进去”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今天的新闻人是否意识到自己的作品以后会被当作历史的草稿来看待?自己的作品能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新闻人是否意识到自己作品的受众,不只是今天的现实受众,更还有明天的后来人.如果新闻人能经常以后人的眼光来审视一下自己的作品,恐怕心中的一些自得之情就生长不起来了,甚至有时还有可能要感到汗颜.  相似文献   

5.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每一个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所应知的基本常识.然而,在各类新闻媒体每天产生的大量稿件中,不符合客观真实的报道也不鲜见,久而久之,使受众对媒体产生了信任危机.面对广大受众的期待,新闻工作者要以"真实"为第一要求,报道经得起检验的新闻.这就需要从本质上把握新闻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新闻媒体上的会议新闻过多过滥,报道手段、报道形式又单调俗套,广大受众叫苦不迭,甚为反感。因此,改进会议新闻的报道,让会议报道摆脱俗套已成为广大新闻从业人员和亿万受众的共同心声。作为新闻从业人员,更应该改变会议新闻的报道方式,深入采访,精心写作,在报道角度、标题拟定、导语、主体写作等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使会议新闻耐看,观众愿意看,使会议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经得起考验。  相似文献   

7.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重要的深度报道形式,为越来越多的媒体所注重。但值得提醒的是,记者在进行调查性报道时,应把握报道的底线,从而使报道经得起实践检验,更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博览     
新闻活动须站在历史高度宋晓男在《新闻与历史比较的启示》一文中谈到,新闻活动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进行。这就首先要求新闻必须对历史负责。今日之新闻,必须是明日之良史、信史。新闻既要为今人提供新鲜的报道,也要为后人留下翔实的史料。新闻评论应该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这从历史的高度向新闻提出了真实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报道上尽可能求深,是当今新闻报道的大趋势。但也不必讳言,真正能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深度报道在我们国家也并不多见。什么叫深度报道?按圈内人士的话,是:“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说出明日之意义”。从新闻报道的内容和表现方法上说,没有背景和时空的跨越,就没有比较,没有比较就难有深度。从记者的新闻素质来看,要能从  相似文献   

10.
(一)所谓典型报道,是指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突出事物的强化报道。是一种对社会能产生持久影响力的报道。典型报道与新闻的典型性涵义既不同又相连。新闻人物、新闻事件都有典型性特征,典型性是新闻价值中重要性、显著性的一种体现.意指不是任何人物、任何事件都能构成新闻。典型报道是重要性中的重要,显著性中的显著,是对解决重大社会矛盾起榜样示范作用的报道。有时,对新闻人物报道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也能升华成典型报道。典型报道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中特有的一种报道形式.西方新闻界并无此概念.虽然他们有些报道也似典型报道,如…  相似文献   

11.
戴欣 《军事记者》2006,(2):20-20
先进典型是人民大众的榜样;出色的典型报道,是新闻传媒的旗帜。传媒应该加强典型报道,但更应注重典型人物的宣传绩效。什么是宣传绩效?宣传绩效就是典型人物报道在一段时间内宣传效果和成绩的综合评测。当今,一个典型人物的宣传绩效,往往是衡量一次典型报道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如何让受众知晓典型人物,关注典型人物,理解典型人物,喜爱典型人物,使典型报道更能吸引人、更具生命力、更有时代意义,是我们新闻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我们如果留心就可以发现,让典型人物报道充满“诗情画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诗情画意”写典型真实情…  相似文献   

12.
汪娜  崔晓东 《新闻前哨》2009,(12):67-67
新闻采访只有心人了才能更投入、更深入,写出来的新闻作品或报道的事件才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每一篇成功的新闻报道.都是深入实际、深入思考的结果,也就是由“身入”到“心入”的结果。身入是基础,心入是升华的翅膀,决定着新闻记者能飞多高.能飞多远.  相似文献   

13.
报道娱乐领域新近发生的事件,以其特有的娱乐性满足受众的需要,已经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可惜的是,片面地追求娱乐快感的"易碎性"娱乐新闻,大有泛滥之势,让人印象深刻、引人深思的作品少之又少.人们期待,娱乐新闻多一些厚度.  相似文献   

14.
秦殿杰 《今传媒》2006,(4):33-34
一篇好的报道、好的文章,都具有主题重大、内容充实、导向正确、形象生动、吸引读者、反响良好的特点,这样的稿件就是人们赞扬的新闻精品。1、什么是新闻精品?顾名思义就是“精良的产品”、“上乘的作品”。新闻精品,不是一般的合格品,而是经过反复提炼、精选精编的优质佳品。它是弘扬主旋律的优秀篇章,既具有时代精神,又能深刻地反映现实,而且也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新闻精品,来自现实生活,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反映群众心声,为群众所喜爱;新闻精品,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具有战斗性和鲜明的指导、推动作用。要实现这些要求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5.
博览     
新闻活动须站在历史高度宋晓男在《新闻与历史比较的启示》一文中谈到,新闻活动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进行。这就首先要求新闻必须对历史负责。今日之新闻,必须是明日之良史、信史。新闻既要为今人提供新鲜的报道,也要为后人留下翔实的史料。新闻评论应该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这从历史的高度向新闻提出了真实性的要求。新闻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的第二个含义是,新闻不仅要在报道具体事实时努力做到翔实可靠,向历史负责,而且还应当在评论、分析新闻事实时,努力做到反映历史发展的趋势,反映历史运动的某种变化。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一个典型人物的报道要经得起时间的磨砺,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它就必须具备一个重要的条件——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7.
一)所谓典型报道,是指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突出事物的强化报道,是一种对社会能产生持久影响力的报道。典型报道与新闻的典型性涵义既不同又相连。新闻人物、新闻事件都有典型性特征,典型性是新闻价值中重要性、显著性的一种体现,意指不是任何人物、任何事件都能构成新闻...  相似文献   

18.
新闻的真实性,指的是新闻报道中每一个构成元素都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任何一个组成要素都经得起客观实际的检验。真实、客观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忽视了真实性和客观性的新闻报道,必然会导致报道有失偏颇甚至真实性受到冲击、舆论导向偏激,影响新闻媒体在受众中的威信和影响力。加强调查研究,将事物的本来面目原原本本地反映给读者,是确保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事件通讯是以描写典型的新闻事件为主的通讯,与以描写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为主的人物通讯有着显著不同。如果与人物通讯作对比,事件通讯的特点就比较容易识别: 一、新闻事件较为重大而又典型。事件通讯所报道的新闻事件,比起一般先进人物的事迹来,对于国计民生来说,意义要重大得多,涉及范围也更广泛。例如《天安门事件真相》、《历史的审判》(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审判)、《粉碎劫机阴谋始末》、《四川军民全力抗洪》等。事件通讯所报道的新闻事件较为典型,是指更能从个性特  相似文献   

20.
袁志远在《论新闻的历史真实》一文中认为:新闻真实性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历史真实是最高层次上的真实,是新闻真实性的最高原则和核心。所谓历史真实,是指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或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的统一。微观真实和现象真实要求报道的事实必须完全准确可靠,构成新闻的一切要素都确凿无疑,经得起任何推敲和检验;宏观真实和本质真实要求在微观真实和现象真实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对真实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选择,使之能充分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即客观事物的本质。这二者不能截然分割,也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