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刁丽杰 《上海教育》2005,(7A):46-46
学生有心里话跟谁说?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对上海市33所市重点中学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3%的学生选择自己的同学,22%的学生选择父母,只有3%的学生选择教师。为什么有些学生宁可把心里话写进日记,或到网络上向陌生人倾诉,也不愿意告诉教师或班主任呢?  相似文献   

2.
郑学志 《班主任》2009,(12):35-41
我在班里进行了一次无记名调查,调查结果让我大吃一惊:有20%的学生认为被老师找去谈话很没面子;还有超过10%的学生非常反感老师找他们谈心,并明确表示“别烦我”。另外,在遇到烦恼时,80%的学生选择找同学和朋友倾诉而不是老师。都说教育是呵护心灵的事业,面对这样的调查结果,我很为难,我该怎样和孩子们交流呢?  相似文献   

3.
王军红 《教育文汇》2010,(11):49-49
教《傅雷家书》一文时,觉得学生对课文中的傅雷和傅聪“父子如朋友”这个问题理解得比较粗浅。于是,我随机进行了一个调查。第一个问题:“当你遇到挫折或者意志消沉时,会选择父母亲,还是找同学朋友去倾诉?”绝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选择同学朋友,只有一两个选择父母;  相似文献   

4.
让孩子倾诉     
陈嫄 《班主任》2009,(4):38-38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全家人的关心、爱护下长大。遇到挫折、困难都会有家长帮着解决,因此他们遇到问题,不会主动寻求解决方法,有的闷在心里无处宣泄,有的便会出现一些过激行为,导致严重后果。如果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就能及时为他们减压,这就需要让学生学会倾诉。从孩子的倾诉中,你可以了解到他在想什么、关心什么、需要什么,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关心和帮助。为此,我在班里设立了“我想对你说”信箱,让孩子们有了倾诉的途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倾听是人们日常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在印刷术发明以前,倾听和强记是人们学习和保留知识的主要手段;印刷术普及以后,书籍大量出现,阅读成为学习和传播知识的主要手段,对倾听能力的培养慢慢降到了次要地位。但是,在读写听说四种语言活动中,听是最基本的语言活动。据教育心理学家观察.在人们一般语言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在正常的社会活动中,人们有近一半的时间在倾听。特别是对青年学生来说,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倾听能力是学好各门学科知识的基本功,是一种基础学力。  相似文献   

6.
梁坤乾 《河南教育》2007,(12):36-36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一个人学业上的成绩、事业上的成就、生活上的成功仅仅归功于个人的智力因素,即认知的一般能力。但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来说,智商因素只占20%,出身、环境、机遇等占20%,情商占60%。  相似文献   

7.
《教育》2006,(11):24-25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大多数的学生、家长和教师都选择了“应该穿”,比例分别占到78%,84%和95%,认为“校服会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应该穿”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分别占到17%,11%和5%。选择“说不清”的家长和学生各占了5%。  相似文献   

8.
王雅 《中国德育》2013,(23):27-29
朋友,对于正值青春年华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十分甜蜜而又重要的字眼。每当他们有了高兴、悲伤、困惑、愤懑的事,甚至还有一些不愿与父母、老师们分享的小秘密时,他们总会选择朋友当作倾诉的对象。因为快乐的事与朋友分享,快乐就会加倍;悲伤的事情与朋友分享,悲伤就会减半。朋辈心理辅导,就是针对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总是优先找朋友倾诉或者寻求帮助的情况,让学生自身经过一定培训之后,成为心理辅导主体的一种特殊心理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9.
白延永  祝颂 《文教资料》2009,(31):107-108
教师摸准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告状的心理因素,运用倾诉这个良策,就能正确处理高年级学生的告状,让他们从倾诉中反思自我,宽慰自我,享受和谐愉快的校园生活。  相似文献   

10.
教师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尤其要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思想状况,这是我们做好德育工作的基础。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做了一次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共计调查了1135人次。调查结果如下:一、教师的聪响表1教师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注:男生%为选择此项的男生占男生总数的百分比;女生叽,总计%同理。表2对学生思想行为影响最大的是:注:此题还有名人和朋友两项选择,但无人选择,还有部分选择多项或未选。表3出现打架等严重违纪现象,老师并不知道,学生会表4学生的烦恼向谁倾诉:表5学生在葛老师的批评和表扬吗?表1显示:仅从教师这一方面看,教…  相似文献   

11.
教育学生的第一步是了解学生,而了解学生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是聆听学生的倾诉。从学生的倾诉中,你可以了解到他在想什么,在关心什么,特别需要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予关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陈通行 《河南教育》2004,(10):20-20
怎样平等地对待孩子呢?一、学会倾听倾诉欲是每个人都有的天性,一个人遇到高兴事需要倾诉,让更多的人分享他的快乐;遇到苦恼忧伤需要倾诉,在倾诉中得到解脱;遇到困扰也需要倾诉,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大多数时候,一个人在倾诉时,并不需要听的人有什么建议或意见,只要能听他倾诉就行了。在倾诉时,倾诉者的心理最脆弱、最敏感,他彷徨、脆弱、无助,倾听者只要有一丝的不耐烦或不屑,就会使他感到难堪,受到打击———尤其是孩子。所以,父母在倾听时要心无旁骛。二、阐述自己的观点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许多思想是幼稚的错误的,父母希望孩子接受自…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采用自编问卷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近70%的被调查学生一天中有60%以上的空闲时间是在宿舍中度过的;超过60%的学生经常一起活动,也有74%的大学生以舍友为倾诉对象;超过85%的学生对宿舍人际关系表示满意;在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原因中,选择性格因素与思想观念的分别占34.5%和30%.以上数据说明,大学生整体的宿舍人际关系良好,而影响大学生宿舍人家关系的关键因素是性格差异与思想观念冲突.  相似文献   

14.
1.将全班学生分成A、B、C三类:A类为差生、B类为中等生、C类为好学生,各约占全班人数的30%、40%、30%。不搞终身制,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训练,有些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对地发生了变化,就可以调换类别。  相似文献   

15.
朱爱军 《教育艺术》2005,(11):28-28
据报道,不久前有人对北京市10所中学的1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学生中课后敢于向老师质疑的占66.8%,课堂敢于向老师质疑的占21.5%,而课上敢于当面指出老师错误的仅占5.59%。那么大学生课堂质疑能力如何呢?笔者对本系4个专业的近400名大学二年级学生的调查表明,课后能向老师质疑的占30%,课堂敢于向老师质疑的占10%,而课上敢于当面指出老师错误的不足5%。  相似文献   

16.
樊丽萍 《成才之路》2009,(33):I0004-I0005
当高中生遇到“心事”时,他们更愿意向母亲而非父亲倾诉。在倾诉对象的选择上,父亲排名竟然是第六,比网友还靠后一位……在上海市社科院和上海市妇联联合召开的第七届上海“为了孩子”国际论坛上,多位长期从事家庭教育和儿童心理学的专家结合调研报告,指出当下家庭教育中的一些误区和盲点。  相似文献   

17.
倾听是一种美德,教育学生的前提是了解学生,而了解学生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是聆听学生的倾诉。从学生的倾诉中了解到他在想什么,在关心什么,需要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予关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我省中学生的科学素养状况,省科协在兰州、酒泉、庆阳、定西、临夏等五地州市的15所中学,进行了中学生对科学技术认识的问卷抽样调查。参加抽样调查的初二学生共877人,其中男生464人,占总人数的52.9%;女生413人,占总人数的47.1%;农村学生343人,占总人数的39.1%;城镇学生534人,占总人数的60.9%。从学生在地区和城乡的分布情况来看,  相似文献   

19.
天天 《教学随笔》2010,(3):37-40
天天姐姐:您好!鼓起勇气写这封信给你,对我来说真是一次挑战。因为我遇到的问题似乎并不那么普遍,这就让我感到无从下笔,就像在身边找不到相似的人,让自己可以倾诉,可以去寻求理解。  相似文献   

20.
性健康教育是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培智学校,教师会发现智障学生的青春期问题非常棘手。某项相关研究发现,66.7%的教师在工作中都曾遇到智障学生的青春期性心理或行为问题,其中自慰行为的遇到频率达40.5%,过于喜欢接触异性老师或同学的频率占35.7%,早恋、追求异性的不当行为占2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