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古典舞中,伴奏音乐是衬托"红花"的"绿叶",也是古典舞的精髓和灵魂,是不可或缺、不容忽视的重要元素之一。想要实现古典舞基训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注重在古典舞基训教学中伴奏音乐风格的选择和把握。  相似文献   

2.
扬琴作为民族乐器中最主要的伴奏乐器,在音乐表演艺术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在民乐的伴奏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对民族文化关注的不断提升,作为一名扬琴工作者,深深感受到民乐文化发展的欣欣向荣。同时更深刻体会到对扬琴在伴奏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扬琴工作者不断地学习,在学习中感悟,感悟中发现,发现中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伴奏能力。本文从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加强与人合作能力、提高伴奏应变能力三方面入手,浅谈关于扬琴伴奏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音乐与舞蹈是具有紧密联系的,中国民乐在审美内涵上与中国古典舞有着共性与关联,它们在融合呈现时传达出众多统一的中国传统审美观,探析两者的关联能够更好的帮助舞者借助音乐的内涵表达舞蹈的意蕴。  相似文献   

4.
要想将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堂教学组织实施好,关键是要实施好几个方面的原则。具体来说,就要做到教师应具备多学科的综合素养,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在具体教学中,要好选择好伴奏音乐。  相似文献   

5.
清脆的竹笛声,悠扬的二胡声,《青花瓷》《中国话》等深受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在中国古典民乐的全新演绎下别有风味。4月28日,一场由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师生担纲演出的“春和璩鸣”民乐特色音乐会在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隆重举办。除了精彩的经典民乐演奏,校民乐团还与校合唱队联合,在民乐伴奏下用昆曲曲调吟唱古诗词,呈献了一场特别的《昆曲联奏》。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古典舞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来自外部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审美.造成了当代中国古典舞在审美中表现出媚俗与玄幻的倾向性。实际上,这是时艺术市场的一种妥协。为了适应当代中国古典舞具有多样化、多元化、市场化的发展特征,社会大众还要关注对当代中国古典舞审美转向的社会生态批判.对这种审美转向的纠偏.关键在于加强当代中国古典舞的艺术创作和媒体传播,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从而保持中国古典舞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典舞基训教学过程中,身韵的训练是重要且必要的,可以说是中国古典舞训练的精华所在,是能体现中国古典舞艺术魅力的重要元素。只从身韵的角度来说,中国目前在对古典舞的训练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了,但是如何将身韵融合到古典舞训练中去,目前一直处于探索状态。本文也就围绕这一主题来展开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舞是中国的传统舞蹈,而“身韵”则是中国古典舞的精髓。本文在阐述中国古典舞和“身韵”等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身韵”对于中国古典舞的重要价值,并且着重从“形、神、劲、律”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表现风格。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舞是当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古典精神的一种崇尚与追逐。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是中国古典舞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语汇。任何舞蹈都会用技术技巧来表达和强化自己的情感,并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接连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为舞蹈的表现力创造了前提的身体条件,强化了身体韵律与动作技能的结合,也创造了具有高水平舞蹈艺术所需要的身体表现语言。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发展至今,已演化为四大块,分别是控制、旋转、翻身、跳跃,因而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主要是围绕这四个方面以及对身体的控制能力进行有效、系统的训练,其总体要求是围绕形、神、劲、律进行的系统训练,所以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训练在于用独特的风格和韵律传递神韵与激情。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舞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是培养中国古典舞演员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基本训练动作中比较常见的"半脚掌"动作分析,以小见大,论述了"半脚掌"动作在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古典舞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了古典舞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然而艺术活动的根本目的和产生原因都来源于人类的情感,实际上情感的表达在不同的艺术门类的差别中,存在不同的特点和表达的方式。正是因为这样,本文将以《点绛唇》为例浅谈中国古典舞的情感表达,对现在中国古典舞的各种特点着手分析如何更好的进行情感表达,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论,包含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和研究的方法。第二章,中国古典舞情感表达的概括,包含中国古典舞的概念与特征,中国古典舞中情感表达的目的与意义,中国古典舞中情感表达的目的,中国古典舞中情感表达的意义。第三章,舞蹈表演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包含情感表达是舞蹈者素质高低的表现,情感表达影响中国古典舞表演的感染力,情感表达影响中国古典舞的观赏性。第四章是中国古典舞《点绛唇》实例情感表达结论,包含中国古典舞《点绛唇》的情感背景,中国古典舞《点绛唇》的情感表达的具体方式,如何更好地演绎中国古典舞《点绛唇》的情感。以中国古典舞点绛唇为例,简要分析中国古典舞的情感控制的把握。详细对古典舞《点绛唇》进行分析,寻求探索出古典舞的情感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舞在当代的建构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中国古典舞也经历了艰难的历程和各种坎坷的发展道路,回顾其发展之路,中国古典舞经历了融入戏曲、引进"芭蕾"训练方法、融会贯通三个阶段。文章通过对中国古典舞发展历程的梳理,剖析了中国古典舞的构成模式,认为其实质是"取吾精髓、师夷之技、融会贯通"的构成模式。  相似文献   

13.
“笙”在戏曲伴奏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民族乐器,它的声音独特、应用范围很广。特别在民间乐队、梆子剧种、地方戏曲和京昆等剧种中,"笙"在伴奏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自新中国成立后,笙的艺术有了很大发展,笙的演奏技术随着乐器不断创新而更高超,其应用范围更广阔。作为一名从事民乐演奏和戏曲伴奏多年的"笙"演奏者,根据多年演奏经验,我就"笙"在戏曲伴奏中的作用和演奏技巧,谈谈见解,同时,愿和诸位爱好  相似文献   

14.
呼吸在中国古典舞中贯穿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中国古典舞的核心是身韵,因此呼吸在身韵训练中非常重要,通过阐述“呼吸”在中国古典舞本体中的重要性,可以从根本上揭示呼吸在身韵的“形”和“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邢台学院学报》2014,(3):171-173
当代中国古典舞是我国舞蹈文化的重要传承部分,在我国的舞蹈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当代中国古典舞的语言创作、题材创作、形象创作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古典舞的意境营造。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舞在历经50年的实践发展和摸索创新过程中,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比较完善的训练体系。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把杆部分从单一能力训练到"身韵"出现后,由于认识到舞种审美的特性、民族舞姿和技术技巧的特性,把杆训练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不仅是对下肢的训练,同时注入了对上肢、躯干及动势过程的训练要求。根据古典舞舞种特性的需要,以中国古典舞审美意识为基点,在明确中国古典舞基训课属性的原则下,把杆训练必须为中间训练服务,必须为古典舞的特性服务。在整个训练体系中,它必定是身体形态、能力、幅度、韵律节奏的一个重要的根基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舞是中国舞蹈文化中最能够体现文化内涵和特点,最具有代表性的舞种,随着古典舞的不断发展,现代人对于古典舞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增多。古典舞是什么?由谁创造?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在人们不断地争论中,古典舞的定义产生了,那就是古典舞是历经几代人不断地实践、探索、发展而形成的继承传统舞蹈,具有典范意义和中国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经过几十年舞蹈家对舞蹈艺术的不断探索,对其中审美元素的准确把握,形成了现在的反映传统精神与审美要求的中国古典舞,它包含着舞蹈悠久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体现。本文针对该方面的内容,对中国古典舞中的审美元素"圆"文化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身韵"是中国古典舞不可缺少的标志,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所在.中国古典舞身韵课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北京舞蹈学院李正一和唐满城两位古典舞老教授创建.身韵的出现做为一项重要的中国古典舞教学成果,使中国古典舞的训练走向自身形式的规范化、舞种化.它不仅是完整的训练体系,而且是训练与创作、表演相互统一的中国古典舞审美特征的体系.  相似文献   

19.
雷冰琦 《考试周刊》2013,(99):25-26
1954年,在形式和内容上融中国古代及近代众多中国人体文化精髓于一身的中国古典舞被确认为舞蹈表演专业的一个正式科目。50多年来,经过舞蹈专业人士的不断努力.其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对于中国古典舞在当代发展趋势的研究.必然要把它放在一个社会取景框中,通过研究它在社会进程中发挥的社会功能考察它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20.
古典舞神韵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古典舞教学提供了更多形式的素材,能够展现古典舞精髓。为此,文章在阐述古典舞身韵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的基础上,从形、神、劲、律几个环节分析古典舞身韵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