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山学院学报》2014,(1):22-26
广南县壮族传统舞蹈"曰唱"是流传在广南县壮族侬支系村寨的祭祀性舞蹈,其八套动作套路传统、古朴,舞蹈步伐沉着稳健,动作流畅舒展、粗犷豪放,独具魅力,伴奏节奏感强、自成体系、风格独特,是文山州乃至云南省少有的纯男性舞蹈,也是一种神秘而古朴、独特且典型的壮族民间传统舞蹈,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传承和保护"曰唱",对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较多的一个岭南地区土著民族,有着鲜明舞蹈风格的壮族舞蹈是壮族人民宝贵的民族文化。图腾崇拜是一种古老的原始宗教形式。壮族图腾崇拜较广泛,是凝结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思想的产物。文章通过崇拜自然的现象图腾以及"托物赋形"的动物图腾两方面阐述壮族图腾崇拜对壮族舞蹈形成的影响,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民族舞蹈是一块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瑰宝。广西壮族是我国第一大少数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着灿烂优秀文明的民族,在这灿烂优秀的文化里,有着独特的舞蹈艺术文化。随着我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建设的发展计划,广西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因此,分析广西传统壮族民间舞蹈的艺术文化特点,对于对外交流民族传统艺术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就从广西传统壮族舞蹈的文化特征及功能与保护对此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4.
吴丹 《广西教育》2022,(11):138-141
本文以壮族扁担舞为例,针对中职民族舞蹈课程的开设存在缺乏合理资源建设、教学目标定位模糊、教学模式相对滞后、专业师资队伍匮乏等问题,论述构建壮族扁担舞“双链联动”的教学模式策略:“线上+线下”纵向衔接、“校内+校外”横向互联,构建职业院校多元化民族舞蹈教学体系,促使民族舞蹈采于民间、研于课堂、创于实践,有效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中职民族舞蹈教学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花山崖壁画蛙状造型透视出壮族历史文化内涵,舞姿形态传达出远古的舞蹈元素信息。壮族舞蹈的民族性和民间性决定其不仅仅作为一种艺术形态,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壮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壮族舞蹈的文化涵蕴通过对社会生活实践的文化表征,宗教文化意味,人性文化韵味综合呈现,从而成为强化壮民族文化及其人文精神的三维构成文化机制。  相似文献   

6.
黑衣壮是壮族的一个分支,因从头到脚穿戴一袭黑色服饰而得名,在饮食起居、服饰装束、山歌舞蹈、礼仪节日等方面形成了独有的民族文化特色,被人类学家称为壮族的"活化石"。广西百色市那坡县有人口约20万,其中约有5万黑衣壮,主要分布于大石山区。"黑枪舞"和"陀螺"是黑衣壮集民族性、原创性、健身性、表演性为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黑衣壮民族  相似文献   

7.
谭淇 《考试周刊》2015,(33):179-180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内容有系统的舞蹈训练和幼儿舞蹈,更需要多元化,有必要增加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舞蹈教学内容。学习壮族扁担舞可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提高舞蹈素质,在将来工作岗位上推广和普及地方特色民族舞蹈,使民族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  相似文献   

8.
广西崇左壮族传统饮食风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饮食活动是壮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较少对某一特定地区壮民族传统饮食的研究。本文以广西崇左壮族为对象,从传统饮食风情这一角度对崇左壮族进行调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崇左壮族传统饮食分说和崇左壮族传统饮食文化两部分。试图挖掘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壮族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9.
正在壮族悠久而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灿烂的民族文化,涉及到了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天文、建筑、民俗民风等多个体系。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了一代代壮族人民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民族文化传承序列,熏陶着一代代的壮族子孙,陶冶着他们的民族情感。近年来,笔者把壮族传统文化融入到壮族聚居地区的中职道德教育课程之中,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从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现状出发,就壮族传统文化对广西中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为广西桂西壮族地区“埋蚂Guai”节的调查报告。对于埋蚂Guai节的祭祀礼仪、壮族的舞蹈、壮族的传统游戏均作了重点式的介绍。文末并附有“壮族蚂Guai歌”,详细述说蚂Guai的传奇事迹和悲惨遭遇。  相似文献   

11.
壮族民俗舞蹈是在多民族文化碰撞下交融产生的,代表性的民族舞蹈有铜鼓舞、女巫舞、扁担舞、绣球舞、捞虾舞、师公舞、蚂拐舞等等。其文化内涵特征主要体现在集体性、反映性与继承性、地域性、民族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在壮族地区幼儿园开展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帮助壮族儿童了解本民族的发展,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懂得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团结友爱;有利于帮助壮族儿童树立文化自信。文章以问题为导向,根据当前壮族地区幼儿园在融入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时度效"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提高壮族地区幼儿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民族舞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舞蹈代表了区域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的重要载体,同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民族舞蹈也具有极其深厚的影响,赋予了民族舞蹈更为深层次的内涵与灵魂。本文将针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民族舞蹈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旨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对于民族舞蹈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壮族作家岑隆业是当代文坛桂军的重要代表,他的小说创作执著坚守桂西民族地域文化,注重塑造壮族山民形象,开掘壮族民间器物文化,反思民族传统,因而彰显了其文学作品的个性特质。  相似文献   

15.
对中越边境的世居少数民族壮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壮族传统节庆体育文化和壮族传统文化对于世居中越边境的壮族群众的民族文化认同仍然保持较深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民族舞蹈与民族传统文化息息相关,通过民族文化教育来对民族舞蹈进行教学,以促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来加深学生对民族舞蹈的学习热情。因此,本文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舞蹈的介绍以及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舞蹈的关系来体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民族舞蹈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覃冯 《广西教育》2012,(39):92-93
壮族传统伦理思想是壮族历史上各种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总和,是中华民族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传统伦理思想在壮民族家庭邻里、生产生活、礼仪习俗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反映,并制约和影响着壮族人的思想观念和日常行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为广西桂西壮族地区"埋蚂(虫另)"节的调查报告。对于埋蚂(虫另)节的祭祀礼仪、壮族的舞蹈、壮 族的传统游戏均作了重点式的介绍。文末并附有"壮族蚂(虫另)歌",详细述说蚂(虫另)的传奇事迹和悲惨遭遇。  相似文献   

19.
黑衣壮是居住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的壮族族群之一,黑衣壮舞蹈作为壮族舞蹈的典型,是壮族歌舞中保存古老原始形态较好的形式。文章旨在通过对广西黑衣壮舞蹈的挖掘与梳理,提出进一步保存和继承黑衣壮舞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广西那坡黑衣壮因地处偏远、闭塞而完整地保留了壮族的古老文化,被称为壮族文化的活化石。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这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正在发生急剧的变迁。本文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描述了黑衣壮族传统文化的特质及其正在发生的变化,提出要继承和保护优秀的黑衣壮文化,民族教育应该肩负起承接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