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孩子幸福,可以说是父母对孩子殚精竭虑付出的最大目标。幸福是人生的追求,父母的选择并没有错,但是父母们需要思考的是:什么是孩子的幸福?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感到幸福?本期焦点探讨的就是“物质满足不等于生活幸福”这样一个话题。在《只有物  相似文献   

2.
孩子出生之后,父母仿佛重新经历一次生命之旅。父母应该对孩子负责,这是最重要的。要让他身心健康地成长,要让他感到幸福、快乐,要为他将来适应社会打好基础……合格的好父母无疑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盏灯——父母做出了率直的榜样,孩子就会诚实;父母用爱环绕着他们,孩子就会去爱;父母善于谅解,孩子就会宽容;父母用微笑对待生活,孩子就会满怀欣慰;父母勇敢地面对挫折,孩子就能学会顽强地去生活……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做父母也一样需要你用心去学习、去感悟。父母培养孩子的过程就是一个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本期,让我们一起关注如何…  相似文献   

3.
正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并尽己所能为孩子谋求"幸福"。有的家长认为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就是给了孩子幸福;有的家长以为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为其投资未来就是在给了孩子幸福;有的家长则以为留下万贯家财是给了孩子最大的幸福。但每每问起当今的父母:"你的孩子幸福吗?"父母又似乎很矛盾地说:"现在的孩子们吃的穿的玩的,都是我们小时候没见过的,但他们的童年似乎缺少了心理上的幸福感。"谁偷走了孩子的幸福?抛开各种社会因素,笔者认为,父母错误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是孩子缺少幸福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去创造"。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是父母的希望和未来,是父母心中永远放不下的那份牵挂和担心,也是父母在困境中不断奋斗或支撑下去的动力。父母无不希望子女能生活得幸福快乐,因此竭尽所能地为孩子的成长  相似文献   

5.
希望孩子身体好、学习好、性格好,生活得幸福可以说是每个父母的心愿。但是要把这个愿望变为现实,却需要父母把这个大的愿望变为一个个生活中的具体情节,从关注孩子成长过程的一点一滴入手。  相似文献   

6.
一、家庭教育的误区(一)育儿观的偏颇中国的一些家庭育儿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基于这种企盼,多数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孩子成长中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有的家长把自己的希望寄托于孩子的身上,他们对孩子成长的期望近乎变态,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未竟事业的载体,想让孩子出人头地,那就必须好好读书、上大学,一句话,若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为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智育,为使孩子好…  相似文献   

7.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使用的方法是否妥当,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父母科学的教子方法,将会点燃孩子健康成长的火花。快乐、幸福的心态为孩子的学习、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再加上"一定要让孩子感到快乐、幸福""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多多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以身作则感染孩子"等具体的方法,就能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8.
父母常会给孩子购买现成的玩具,拥有的越多,孩子就越幸福吗?只有玩具陪伴的孩子是悲哀的。有父母、朋友相伴成长的孩子才是最幸福、快乐的。所以,即使没有多少钱,只要略动脑筋,也会发现生活中充满着好玩的"玩具",而且玩法还不少。最有趣的游戏,其实是我们的生活。父母要以开放的  相似文献   

9.
《少年儿童研究》2007,(12):57-60
本期导读父母要学会等待……刘秀英1·1做父母,请牢记"具体"二字……刘秀英2·1不要以给孩子幸福的名义剥夺孩子的幸福……刘秀英3·1父母的教育是生命的教育……刘秀英4·1孩子有一百种……刘秀英5·1教育即生长……刘秀英6·1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重要且紧迫的事……刘秀英7/8·1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父母给孩子一生的财富……刘秀英9·1成功的家庭教育应当是全家大丰收……刘秀英10·1教育不能超越规律……刘秀英11·1教育不能超越成长……刘秀英12·1  相似文献   

10.
爱的陷阱     
"一切让给孩子,一切为了孩子",在传统观念中,这无疑是出色的好父母,但在现代教育理念中,这却是父母送给孩子的可怕的礼物。有一则名叫《幸福的小狐狸》的寓言,说的是一只老狐狸带着一只小狐狸生活在一个山洞里。老狐狸是小狐狸的爸爸,小狐狸的妈妈不幸死在猎人的手里,于是老狐狸就带着小狐狸躲进了这个山洞过日子。  相似文献   

11.
许多为父母者在自己的成长年代因为没有好的生活与学习条件,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留下了很多遗憾。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总想将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于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设法送孩子到城里去上学,想让孩子享受与城市孩子同等的幸福。然而,这些家长果真给了孩子幸福吗?  相似文献   

12.
做父母的爱孩子,为孩子谋利益,谋幸福,是无可非议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这是父母的责任。然而,究竟是为了孩子现在的利益和幸福,还是为了孩子将来的利益和幸福呢?这就值得好多父母思考一下的了。 在现实生活中,现在的和将来的利益、幸福,往往是不一致的。往往是眼前得到了利益和幸福,从长远来看却是害处和痛苦,正所谓  相似文献   

13.
正健康,快乐,是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期许。"你可以不成功,但一定要幸福",更是很多父母对孩子未来的衷心祝愿。但实际上,成功与幸福往往并不矛盾,幸福的人更容易成功。所以,我们不必二选一,可以都要。但首先,还是要做对这9件事,引导孩子走向幸福。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赛里格曼曾在他的书中提到"别让孩子输在幸福感上",可见,让孩子拥有幸福这件事,从一出生就可以开始考虑了。1建立紧密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最终拥有幸福的起点,是他要对这个世界具备足够的安全感,而安全感  相似文献   

14.
对于幸福,父母心中总是存在一种固有的模式,并把这种模式强加给孩子,如果孩子在父母给予的所谓幸福的生活中没有感觉到幸福,父母会认为那是孩子的问题,不认为自己有责任。其实,孩子的幸福在某种程度上很简单,只是你是否掌握了其中的要害。  相似文献   

15.
在《小麦进城》这部电视剧中,看到这样几句父母有关孩子问题的对白,感觉非常受益.妈妈说:"做父母的管孩子也都是为了孩子好,自己吃过的苦不想让孩子再吃,自己受过的罪不想让孩子再受,自己走过的弯路不想让孩子再走.他们怎么就不懂做父母的心呢?"爸爸说:"该经历的就得让他们经历,他们有自己的路要走,说不定他们会生活得比我们更好.  相似文献   

16.
徐勤玲 《家长》2009,(4):30-31
如何利用好闲暇时光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当孩子处于闲暇状态,自由自在地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时,他的个性、兴趣和内在的天赋才能逐渐显露出来,从而发现真正的自我。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内心充溢着幸福愉悦的感觉,自然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快乐的孩子总是健康、好学的孩子,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善于引导孩子合理充分地利用闲暇时光,使闲暇时光丰富多彩有意义,让孩子尽情享受闲暇生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天底下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和快乐地成长呢?为此,不少父母致力于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以尽到父母对子女的应尽责任。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却感到让孩子幸福和快乐太难了。  相似文献   

18.
一位有见地的家长说:成才固然好,但未必人人都能成为栋梁之才,大多数的人是要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要实现幸福人生,需要有道德、有生活情趣、有爱心、有良好的性格和和谐的人际交往。因而,家长的首要责任是培养孩子成人,在此基础上,配合学校的教育和孩子的努力将其培养成才。这位家长的意见值得每一位父母深思。要成才,先成人。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是父母的主要责任。为人父母,修养先行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和榜样,不可不注重修养。一般人以为结了婚,生了孩子,就有做父母的资格了,其实不然。想想看,栽花的人,先要懂得栽花的方法,花才能栽得好;养…  相似文献   

19.
"孝敬父母"是评价一个人品质的标准,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创造和谐社会的切入点。所以,孝敬父母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还有助于家庭生活幸福,是推动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动力。作为家长、教师,应该用实际行动践行孝敬父母这一传统美德,给孩子做榜样,成为孩子学习模仿的例子。让孝顺父母成为流淌在每个孩子身体中的血液,融入他们的灵魂。  相似文献   

20.
一、和谐健康的家庭是心理健康的基础首先,家庭成员要身心健康,树立父母良好的形象。让孩子快乐幸福成长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多父母无意中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工作的不如意、生活的压力以让孩子补课、进重点班、对比"学霸"等极端方式转嫁给孩子,让孩子不堪重负,导致很多心理问题产生。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