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岑万洪 《海军院校教育》2000,(1):34-35,,4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在教学中,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清除错误世界观的影响,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和实践的问题。回顾十几年的哲学教学,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的体会:一、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根本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不仅具有认识的功能,是人类的“伟大的认识工具”;也具有政治的功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指导学员正确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的自身发展规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和…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名称问题颇多歧义。溯源于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并列论”和“混合论”的提法似是而非,违反逻辑,对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统一性与建构其科学的理论体系均为一大障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正确定位出发,可以设想一个由总论、分论和史论三部分组成将一般世界观和具体领域观以及自然观、历史观和思维观有机统一起来的新的哲学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3.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新哲学的根本特征。传统哲学教科书未能真正理解和传达出这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本质,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历史观的统一,当成是四个不同组成部分的共性,而不是同一理论的不同属性和功能。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实践哲学中,它们对实践之于马克思新哲学的意义,理解的差别很大甚至是根本性的。本义的深入探究揭示出,马克思的新哲学从其根本特征看就是实践哲学,它既是马克思的世界观、方法论,又是马克思的辩证法、历史观,同时也是马克思怎样认识人、人的社会和人的世界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实现了哲学主题和唯物主义原则的变革,马克思创立的哲学实质是广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认识论,历史观和一般世界观都必须从实践出发才能得到合理的说明,科学实践观是把握其理解方式的基石与核心。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优秀成果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硕果。毛泽东重视传承中国优秀的哲学思想,从“实事求是”观、辩证法思想、知行观、伦理思想及社会历史观上,都体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历史观是指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与总体的看法,是哲学世界观的重要内容。邓小平的历史观,是在继承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并将其视域由社会存在论转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优秀成果相结合的产物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硕果。毛泽东重视传承中国优秀的哲学思想 ,从“实事求是”观、辩证法思想、知行观、伦理思想及社会历史观上 ,都体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战国末期,“道术为天下裂”的局面行将结束,百家思想开始渗透沟通乃至融合。韩非子顺应统一形势,从实用政治的策略出发,多方吸取并整合和解释了老子思想中包含的“治世”理路以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历史观上,在受老子对周代主流史观中天命观、道德论的理性否定和激烈抨击的精神启发基础上,韩非子进一步提出历史的进化观点和朴素的物质决定论历史观。政治观上,韩非子吸收老子“无为而治”、“不争善胜”等智慧谋略,将之物化为可操作的统治权术,凸显了老子这方面思想的实际效验性。哲学观上,通过对老子“道”的超越性理解和普遍性解释,韩非子为自己的世界观找到了哲学的依据。在认识论和实践观上,韩非子对老子思想也是有继承又有发展。  相似文献   

9.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和“‘唯一科学的’……说明历史的方法”。高等学校文科教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三版(以下简称“第三版”)的第八、九、十章,即“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社会结构及其发展的基本动力”、“阶级、国家和社会革命”属于历史唯物主义部分,其核心是揭示历史的本质及其运行的一般规律。这三章的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斗争的焦点。因此,讲好这三章,对于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历史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世界观与历史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之我见王国宾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