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鹿邑方言中有几个常用的特殊程度副词,如"生、死、飞、稀、翻",特别是在口语中,如果表示程度极量时,一般不用"很、非常"等,而是用上述几个程度副词.本文选取"生"这一副词其语义视角、感情色彩、句法义及其组合能力等作四个方面的个体研究.  相似文献   

2.
戴新英 《科教文汇》2008,(19):83-83
汉语程度副词是副词家族的一个攀足轻重的次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在习得汉语程度副词时存在一定困难,我们试图立足于教、学的角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别从提高其在教学语法体系的地位、教材编写、课堂教学、留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发挥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教学建议和学习对策。  相似文献   

3.
孙秀青 《科教文汇》2008,(19):243-243
“故”是古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词,本义是动词本为动词“使为之也”,引中为名词“原因、根由”,形容词“旧的”,后来又虚化为副词(包括时间副词、情状方式副词,语气副词等)和连词,经历了由实词逐渐演变为虚词的过程。本文主要探讨它的虚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万力群 《科教文汇》2014,(32):41-43
泰国留学生在书面语里出现的偏误现象分为以下几个类型:复句的逻辑性偏误、程度副词偏误、遗漏偏误、增补偏误、语法规则偏误等。外国学习者所产生的偏误大体上都是基于“五个中心过程”理论而形成的。偏误的产生是正常的,偏误分析的作用就在于针对汉语自身的特点分析、归纳、总结习得者的习得规律,从而提高对外汉语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胡艳萍 《科教文汇》2009,(33):259-259
[ku^21]在安化方言里是个使用频率很高的程度副词,相当于普通话的“很、非常”,暂借同音字“古”表示。本文从语义特征、句法分布、句法功能方面来探讨“古”的基本用法。  相似文献   

6.
关春芳 《科教文汇》2007,(12X):216-217
一般语法书和教科书在谈到副词语法特点时都指出,副词一般不修饰名词,并且把能否受副词修饰作为划分谓词和名词的重要标准。但是,“很淑女”这种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的结构,自九十年代起,在日常交流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本文主要从能进入此种结构的名词的语义特征入手,浅析其存在的原因及理据。  相似文献   

7.
社科文摘     
李莉 《百科知识》2014,(8):55-56
大家都知道“马上”这个词是一个时间副词,表示立刻、讫即的意思,可这个词的来历就没多少人知道了。“马上”,原意就是马背上,作为时间副词应该出现得很晚。史书上表示时间用“须臾、  相似文献   

8.
吕怡宁 《科教文汇》2014,(26):118-120
本文以中国学习者语料库为基础,从句法、语义和语用角度研究教科书中英语“侥幸”类副词性关联词语的句法功能、语义功能和语用功能,从篇章层面研究英语该类副词的语篇衔接功能。我们发现英语“侥幸”类副词性关联词语luckily,fortunately和happily具有多种句法结构、语义功能和语用功能。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对学界关于英语“侥幸”类副词性关联词语的深入研究有所帮助,并对英语学习者和教材词汇编写等方面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吴眉 《内江科技》2008,29(6):48
文章通过列举程度副词的一些使用现象,说明在先秦时期程度副词已经基本成型,与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的使用相差不大,并就程度副词的使用功能进行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0.
程度副词“很”和“太”在语义上都表示程度高的意思,虽然在基本的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有多共性,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本文从“很”、“太”两者的意义、功能及翻译的差异上进行比较分析,对其翻译进行探讨,以期帮助留学生准确使用。  相似文献   

11.
路炜 《科教文汇》2007,(10Z):203-203
作为范围副词,“一概”和“一律”在基本的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虽有很多共性,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拟在前人与时贤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词性、词义、对文体的选择、语法功能、语义内涵和语义指向、否定形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试图廓清二者用法上的异同,以求减少留学生在使用时出现的偏误。  相似文献   

12.
张颖 《科教文汇》2009,(24):253-253,257
相对程度副词是通过对客观同性质事物进行比较来表示不同的量的程度,都能进入不同形式的比较句武,与形容词或心理动词组合后要有比较对象语义才完整。每一个相对程度副词,在和其他词语进行组合的时候都各具特点。本文总结了四个级别相对程度副词的具体用法,希望能够对对外汉语教学和留学生学习相对程度副词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谈谈汉语中的程度副词"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是现代汉语中很典型的一个程度副词,它既有与其他程度副词相同的语法特征,又有不同于其他程度副词的地方.本文就它的组合能力详细论述了它的诸多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4.
陈艳 《科教文汇》2009,(15):241-241,252
副词“历来”和“向来”都是表示从过去到现在、一向的意思,在不同的字典、词典中,对两者的解释大致相同。在使用中,两者也没有太严格的区别。但在具体的语义背景中,“历来”和“向来”还是有差别的。本文以对一部分语料的考查为基础,试图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对“历来”与“向来”加以辨别。  相似文献   

15.
吴建香 《科教文汇》2008,(36):249-249
“也”字在现代汉语里只是个副词,似乎可有可无,然而在文学家笔下,它有着奇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春燕 《科教文汇》2010,(19):71-71,113
本文从《汉语方言语法调查手册》抽取整类副词及《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摘抄有关副词例句,对广东客家方言的一种——新丰话中的副词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分类描写后在与普通话相关副词语法的比较中,发现了新丰话副词语法的几点特殊现象,并尝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朱长超 《今日科苑》2006,(11):33-34
科学是老老实买的学问,它是一整套严格的科学方法和思想。下面介绍的科学史上的几个骗局可以从反面告诉人们,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研究,什么是伪科学。道生曙人事件翻开20世纪上半叶的人类学教科书,几乎每一本都有介绍“道生曙人”的篇章。这是怎么一回事呢?1911年,英国辟而塘地方的工人发现了几块人类头骨化石的碎片,一个叫道生的律师骗走了这些碎片。他又找了一块黑猩猩的下颌骨,用  相似文献   

18.
王媛媛 《知识窗》2012,(1X):76-78
<正>一、副词"真"的基本用法笔者认为,副词"真"(以下简称"真")的基本用法有两类:一类是用在褒义的成分前,加强肯定的意味;一类是用在贬义的成分前,加强否定的意味。带"真"的句子表示事物性质状况的程度很深,都具有强烈的主观  相似文献   

19.
杨姗姗 《科教文汇》2012,(1):87-87,203
"居然"和"竟然"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两个评价副词,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两个词语可以相互替换使用,来表达出乎意料的意思。但是,在特定的语境下,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有的情况两个词不能相互替换使用,可能所要表达的词的含义不同,可能词的语义会有所改变。因此,本文将从几个方面简单谈谈我对这两个副词使用规律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吴明贤 《科教文汇》2012,(1):88-88,114
本文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角度对"光"和"就"两个副词进行对比,详述了这对副词在句法、语义和语用等三个方面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