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闻知范春歌刚刚结束了“中国陆疆万里大扫描”的采访,我到武汉匆匆采访了仍显疲劳的范春歌。 范春歌是武汉晚报记者,36岁。曾被评为武汉地区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她还是湖北省人大代表和武汉市政协委员。 范春歌是一位颇具冒险精神的奇女子,在她10年的新闻工作中,已经有了好几次惊人之举。这次进行的“中国陆疆万里大扫描”采访,全程达2万公里。她只身一人于1994年7月15日从辽宁丹东鸭绿江口启程,沿我国陆路疆界乘各种汽车逆时针而行,于当年12月25日终于抵达广西东兴县竹山村北仑河入海口;沿途北及黑龙江漠河,西到新疆阿勒泰,南及云南西双版纳,途经9个省区,历时160天。  相似文献   

2.
春之歌──访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范春歌费克珍武汉晚报主任记者范春歌,因198po完成了骑单车从中越边境出发到中蒙边境这段行程近万里、纵贯中国大陆的旅程而闻名新闻界;19924Ebftr又深入西藏各地采访,1994年她再次只身进行了"中国陆疆万里大扫描"...  相似文献   

3.
武汉晚报的品牌战略,从20年前范春歌骑自行车纵贯中国西部采访就开始实施了,随后的环中国陆疆和走郑和下西洋之路的采访,成就了她在湖北新闻界以及在全国新闻界的地位,至今鲜有人企及。此后,武汉晚报在新闻实践中相继推出各式各样的品牌栏目,其中的"扶助行动"及"田巧萍  相似文献   

4.
6 月2日 ,《武汉晚报》高级记者范春歌乘机离京 ,继续她的“重访郑和路”第二阶段采访。这次她将访问阿曼、伊朗、沙特阿拉伯、埃及、也门和巴基斯坦等国。中国记协特地为她壮行。范春歌是国内新闻界享有盛名的女记者 ,曾荣获首届中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 ,中国新闻界最高荣誉奖“范长江新闻奖”。这位我国第一位孤身重走当年郑和下西洋线路的记者 ,在完成第一阶段采访行程后 ,4月4日第三次来到江苏太仓浏河瞻仰郑和纪念馆。去年7月 ,范春歌一身行囊出征前 ,记者就以“重访郑和路”为题 ,与范春歌进行一番坦诚对话(见本刊2000年第…  相似文献   

5.
武汉晚报高级记者范春歌,曾获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1989年骑自行车穿越中国西部采访;1994年,她只身进行"中国陆疆万里大扫描"的采访,又走了大部分西部地区。今年正值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范春歌于9月9日驾车从武汉出发,重访西部。应本刊编辑部之约,风雨兼程的范春歌将在这次西行途中,写下她一路颠簸的采访札记,介绍西部纪行背后的新闻,供《新闻实践》杂志独家连续刊发。当读者看到本期《西阅中国》的时候,范春歌仍在西行路上。让我们诚挚地祝愿这位勇敢的女记者:一路走好!——编者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新闻改革的新路,使湖北、武汉人民更多地了解全国各地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和祖国的壮丽河山,武汉晚报青年女记者范春歌一次又一次地只身背起行囊,艰苦跋涉,深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精心采访,写出了大量受广大读者欢迎的新闻作品。范春歌首次远行采访,是1989年6月1日至8月29日,她骑着自行车行经云南、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等5省区的54个县市,全程4075公里。为此,武汉晚报为其开辟了一个新闻专栏“八千里路云和月”。她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精神和体力的双重磨难,沿途发回稿件34篇。“八千里路云和月”系列报道在新闻界和读…  相似文献   

7.
在武汉新闻界颇负盛名的武汉晚报高级记者、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范春歌,去年7月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启程,独闯郑和路,一时成为人们议论的新闻人物。 其实,这只是她在世纪之交“隆重推出”的又一次“特色采访”。 范春歌的记者生涯并不太长,总共也就是16年。然而她一次又一次的“特色采访”,成就了她的“特色记者”的业绩和美名。她以一般记者没有的勇气,多次涉险走天涯。她曾赴南极、西氛、中国西部采访,其新闻作品广受读者好评。 同行们大概都会称羡范春歌的业绩和美名,可是真正值得称羡的该是她那把全副心血和整个生命奉献给祖国…  相似文献   

8.
1405年的7月11日,民族英雄郑和从江苏太仓的刘家港出发,开始七下西洋的惊世壮举;595年后的这一天(2000年7月11日),全国“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武汉晚报高级汜者范春歌也从刘家港出发,踏上重走郑和路的万里征程。在范春歌波澜壮阔的新闻之旅上,这次行程格外引人注目,也格外艰辛,但却为确立范春歌在当代新闻界的地位和影响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9.
信息窗     
武汉晚报设立“范春歌工作室”据《新闻出版》消息武汉晚报在新闻改革中推出新举措,设立以著名青年女记者范春歌命名的“范春歌工作室”,并在报纸版评辟“范春歌工作室”新闻专栏。5月17日,“范春歌工作室”新闻专栏在武汉晚报头版头条亮相,报社专门以编辑部名义配发《开栏致读者》讲刊登了“范春歌工作室”三名成员的彩色工作照。在武汉晚报辛勤耕耘16年的范春歌,是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得主。在她极富传奇色彩的新闻工作经历中,曾三度涉险走天涯.深入人迹罕至的戈壁、草原、深山.为广大读者采写了大量…  相似文献   

10.
公元1405年7月 11日,民族英雄郑和从江苏太仓的刘家港出发,开始七下西洋的惊世壮举;595年后的这一天,全国“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武汉晚报高级记者范春歌也从刘家港出发,踏上重走郑和路的万里征程。在范春歌波澜壮阔的新闻之旅上,这次行程格外引人注目,也格外艰辛,但却为确立范春歌在当代新闻界的影响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小报社出了个大记者 第一次见到范春歌的时候,是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的学术论坛上,范春歌那时刚从郑和下西洋之路归来,带着一身的仆仆风尘,嗓音疲惫中略带着一丝沙哑。面对新闻专业…  相似文献   

11.
中国记者执著追求新闻事业的奋斗史上,将记上她的名字;中国新闻改革大潮中,将留下她艰辛搏击的篇章.她,就是武汉晚报35岁的女记者范春歌.  相似文献   

12.
面对范春歌     
面对范春歌丁召华这是在武汉至上海的江轮上。上船前,我从一位大学生手中借来一本题为《天歌难再》的书。作者范春歌,她曾有过三次赴西藏、单车纵越中国等传奇经历。并曾荣获中国首届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此书是记叔她只身完成中国陆疆万里大扫描采访时的见闻感受和艰险...  相似文献   

13.
1405年的7月11日,伟大的航 海家郑和在江苏太仓刘家港起锚,开始七下西洋的惊世壮举。 595年后的这一天,2000年7月11日,“中国新闻百佳”、“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湖北《武汉晚报》女记者范春歌,专程赶到当年郑和七下西洋起锚地刘家港,搭乘“崇明3号”车客渡轮,开始踏上“重走郑和路”的万里征程。出行前夕,太仓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与范春歌在太仓郑和纪念馆作了一次关于重走郑和路的对话。 记者(以下简称记):请你介绍一下这次重走郑和下西洋的路线情况? 范春歌(以下简称范):今天是郑和当年(1405年)启…  相似文献   

14.
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名单(10名):徐文良(解放军报)、格桑工增(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蔡赴朝(北京日报)、宋超(解放日报)、何平(新华社)、何加正(人民日报)、高丽萍(中央电视台)、杜嗣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范春歌(武汉晚报)、徐京星(中国日报)。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获提名奖者名单(30名):马连祥(天津日报)、邓维(经济日报)、王清宪(中国改革报)、叶辉(光明日报)、江小青(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关中(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刘长青(宁夏固原日报)、朱必义(新疆日报)、吉保邦(…  相似文献   

15.
1405年的7月11日,民族英雄郑和从江苏太仓的刘家港出发,开始七下西洋的惊世壮举;595年后的这一天,全国“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武汉晚报高级记者范春歌也  相似文献   

16.
抚剑独行游     
寒假,在书房读《独守苍茫》。书中一个司机的话实在见性格。只见“司机从工具箱里甩出一条红牡丹烟,吼道:‘抽!不抽是狗日的!’”虽然,话有些“粗”。 《独守苍茫》是武汉晚报记者范春歌的一本新闻性游记。这句“粗话”见之于该书的最后一文《天歌难再》。此文说的是范春歌漫游大半个中国后,忽一日害起“思乡病”来。于是,她决定从拉萨启程经格尔木转车往老家赶。车过唐古拉山,几位藏族汉子  相似文献   

17.
5月3日,省记协和省新闻学会在武汉广播电视局大楼为我省荣获“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的记者举行颁奖会.在中国记协举办的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评选中,我省4名新闻工作者光荣入选,获奖人数居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之首.这4位新闻工作者分别是:湖北日报记者部主任江作苏、省电视台新闻部主任梁家新、武汉晚报女记者范春歌、武钢工人报记者李军.  相似文献   

18.
《新闻前哨》2005,(8):46-46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范春歌重走郑和航线摄影展”6月29日至7月14日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祝寿臣以及新闻界、文化界同仁和大批热心观众参加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9.
2002年5月25日出版的第98期《中国晚报界》上一篇文章是写范春歌“重走郑和路”的,标题叫《在路上:“女郑和”范春歌》。文中有这么一段:“更触动她的是,中国人对航海史的不重视表现了一个国家开放性的不足。她说:在我出发前,美国纽约时报及有些专家早已对郑和做过研究,英国人也驾帆走了部分郑和之路,台湾也曾有人去过,而正宗的起源地却没有人去追溯这项伟业,不能不说是一种道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 6月24日,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和湖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在武汉召开全省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典型报告会。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昌尔出席会议。湖北日报报业集团高级记者熊家余、湖北电视台高级记者张以庆、武汉晚报高级记者范春歌、武汉电视台主任记者喻长勇,分别报告了各自潜心钻研深度报道、勇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执着事业安于平淡、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