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父亲的秘密     
4岁的时候,她总喜欢在父亲下班后骑在他的脖子上做空中飞人,玩旋转木马。那结实而有力的肩膀是她的坐骑。母亲会轻轻责备她,而父亲便带着宠溺的笑将她转得更快。后来,她知道父亲当时的工作是挑着重重的木材从一头走到另一头,重  相似文献   

2.
    
他在他年轻妻子的肩膀上睡着了,而她骄傲地承受着男人头部的重量——他一头金发,面色红润,闭着双眼。他的一条坚实的胳膊滑落在她小巧纤弱、少女一般的脊背下,一只大手则搁在床单上,紧挨着年轻女人的右肘部。她微笑着看到男人的手暴露在那里,  相似文献   

3.
这是父亲离世后她第一次看到母亲哭,她也第一次发现,原来母亲的肩膀竟是如此瘦削。  相似文献   

4.
沉默的父爱     
这便是父爱,沉默的父爱,飘散着浓郁的清香。沉默是父亲的肩膀,宽大而又温暖。小时候,父亲的肩膀就带着我东奔西跑接触新的事物。遇到困难我便趴在父亲的背上,父亲背着我趟过一条又一条生命的激流。他总是沉默的,我可以安静地在他肩上睡着。他的肩膀听我诉说着学习的艰难、生活的不如意.有时受了委屈的我就趴在父亲的肩上痛哭一场.父亲就用他有力的肩膀听着我的抱怨,  相似文献   

5.
16岁的男孩洛德·莱斯突然关注起了同桌艾丽。艾丽有一头漂亮的长发,可惜总是被一只蓝蝴蝶发夹束着。他想,如果没有那只发夹,艾丽的头发就会像瀑布一样披散开来,她一定会更加漂亮。洛德·莱斯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病故了,母爱对于他来说,是一张挂在墙上的冰冷而陌生的照片,只有照片上母亲那一头披散如瀑的长发才能让他感到一丝温暖。父亲的工作很忙,一天同他说不上几句话,于是洛德变得很孤独,他甚至不想跟班里的任何同学说话。他的学习成绩也不好,他的存在引不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整天在做些什么,想…  相似文献   

6.
人间第一情     
父亲是座高大威武的山。母亲是条细长温柔的河。山拥抱着河,河滋润着山,而我正是这山上和河边的幸福成长的种子,坐在山高大的脊梁上,有清洌河水的哺育,茁壮成长。父亲伟大,母亲温柔。父亲的爱崇高深沉,有时令人难以理解,母亲的爱却细致体贴无微不至。父亲总是深沉地说:“你长大了,许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处理了。”母亲却总不放心,处处替我着想,回到家里,母亲就问:“近来学习怎么样?饭吃得好吗?”父亲从不炫耀我的成绩,他认为他的儿子将来一定比他更强。母亲却喜欢我偎依在她的身边,给她讲述一件件成功的喜悦。父亲很懒,但他却情愿花上很长时间…  相似文献   

7.
正父亲是位农民。他幼年失怙,家中贫穷,没有上过学,因而目不识丁。幸亏,"生活是本无字书",他从生活中汲取了诸多人生经验和生活智慧,令我至今记忆犹新。30多年前的一个冬夜,父亲有事出门,母亲睡在牛屋里看牛。半夜,窃贼把牛屋的后墙掏出一个大洞,偷走了牛。那时,牛是农家的"半边天",耕地打场都指望着它。这下"半边天"塌了,母亲自责得吃不下饭。父亲回来,不但没怪她一句,反而微微一笑,安慰她说:"不要气。大风刮走鸭蛋壳,财帛去了人安乐。"后来,父亲借钱又买了一头小牛。  相似文献   

8.
她遇见我那一年只有16岁。她 母亲之间,只能保持中立。和她的母亲生活在一起,她的父亲 有一次她甚至要我带她出去玩居住在城市的另一端。她很想念父 游乐园。我想一想,觉得未尝不是个亲,但她去见父亲就可能碰上他的 好主意。于是两人打了个出租车就新婚妻子——她父亲的妻子已不是 直奔石景山,她又是坐过山车,又是她的母亲。所以她宁愿忘掉自己的 登海盗船。我虽然比她大十几岁,也父亲。她在没有父亲的状态下成长 只好奉陪。为了做个尽职的监护人着,迎来了漫长的青春期。 在疾驰而下的过山车上,她高兴地那段时间我经常…  相似文献   

9.
在蓝河岸边有棵橡树,是我父亲经常驻足休息的地方。树枝伸展得很广,予人树荫,在树基周围长着松软凉爽的绿苔。他经常躺在上面,有时会睡上一觉,河水潺潺的声音抚慰着他。有一天他来到这里,当他快要进入梦乡的时候突然醒来,看到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子在河里洗澡。她的长发像金子一样闪烁,蜷曲在她赤裸的肩膀上。她的乳房娇小而浑圆。她用手捧起水来,让水顺着她的脸庞、胸口流到河里。  相似文献   

10.
悲哀的玩具     
依然不记得年龄,只知道是小时候罢了。 父亲在野外忙,母亲在家里忙,剩下的只有老祖母,她给我说故事,唱村歌,有时听着她的纺车声嗡嗡地响着,我便独自坐在一旁发呆。 我也常到外面去玩,但总是自己个儿。街上的孩子们都不和我一块游戏,一个人踽踽地沿着墙角走回家去,“他们不和俺玩。”这样说着一头扑在了祖母的怀里。祖母摸着我的头顶说:“好孩子,自己玩吧。” 父亲老是那么阴沉,那么严峻,仿佛历来就不曾看见过他有笑脸。母亲虽然是爱我——我心里如是想——但她从未曾背着父亲给我买过糖果。实际上说来,那时候也就只有祖母一个人是爱我的,…  相似文献   

11.
牵手     
父亲与母亲,相比较而言,女儿更喜欢母亲。母亲给予她的,她看得见也感觉得到,母亲无时无刻不陪伴着她,让她感知人间的真情。而父亲呢?仿佛记忆的碎片,看得见却摸不着。没有他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一碗蛋炒饭     
在我的记忆中,厨房的门永远是为母亲开着的,里面的身影也总是固定的。而每当母亲在厨房接受烟熏火烤时,父亲不是坐在沙发上看报,就是坐在电视机旁欣赏精彩的电视节目,他从不问关于厨房的事,更谈不上会帮母亲什么忙了。有一天,母亲忽然进了医院,我吓得哭了,幸好只是动了个小手术。看着母亲那因刚被动完手术而包扎的手,我哭得更厉害了,她的手浮肿了,简直就像个红萝卜,我知道母亲的手灌满了淤血。母亲的叹息让我更加难过了,因为她病了,长期不能进厨房了。也许吧,在一旁的父亲意识到了什么,于是,他微笑着对母亲说:“从此孩子的三餐交给我吧。”…  相似文献   

13.
自我懂事起,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未喊那男人一声:爸爸。1我清晰地记得母亲离开的那个晚上,风掣电闪,天空下着大雨。母亲拎着行李箱,含着眼泪,一头扎进黑色之中。我拼命地拉着父亲的手:爸爸,爸爸,快去把妈妈追回来。父亲一把甩开我,气愤地说:让她走,我就不相信,没了她,咱俩就不能过!  相似文献   

14.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我小时候,父亲身体很瘦弱,可命运却安排他做了搬运工,每天托着上百斤重的货物不停地在码头和货物中转站间来回跑,终于,身体受不住沉重的压力病倒了。母亲是农村妇女,为了不让家倒下,她用柔弱的肩膀担起了父亲的活,在长长的搬运队伍里,她和男人们一起拉起了拖车……从小,我就常听母亲说:拉车必须脚踏实地,只要一步走不稳, 人就会摔倒。母亲的话以及她的坚强、韧性与执着告诉我应怎样面对困难,怎样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相似文献   

15.
父亲是一个尽职、本分、坦白的人。他并不比谁更愉快或更烦恼,只是更沉默寡言一些。是母亲,而不是父亲,在掌管着我们家,她天天都责备我们——姐姐、哥哥和我。  相似文献   

16.
母亲疯了。因为我和她看到父亲跟刘辣椒在一起鬼混。母亲与父亲发生争执,父亲火气上来了,便暴打母亲,母亲的惨叫声一次又一次在屋顶上响起。而这时,我是什么也不能做的———除了哭。母亲朝我们这边爬过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和妹妹。那眼神充满恐惧、绝望、愤怒与乞求,也许她以为她就要死了,她得在死前拥抱一下她的骨肉。我的哭声盖过了母亲的呻吟,她无力了,仰躺在地,眼睛闭着,喘着气,满嘴泥土。父亲还在骂些不是人话的话。我和妹妹哭着,父亲骂着……母亲睁开了眼。突然,她笑了———像极了邻村疯了20多年的六子。我吓住了。父亲也吓住了,…  相似文献   

17.
我的父亲是个哑巴,身材是二等残废——1.62米,皮肤黝黑。就这个模样,他还是个抢手货,很多媒婆上门来为他提亲,他还挑肥拣瘦的,后来,他看中了我的母亲。我母亲毫不迟疑的答应这门亲事,并不是她看中了我的父亲,她是看中了他的家庭。我爷爷是小学教师,每月有一百多块工资,奶奶、父亲都是好劳力,家里没有吃闲饭的,日子在方圆几里内是比较好过的。而母亲的家里很贫穷。母亲进我家门后,初来乍到,只图日子好过,她与哑巴父亲的关系说不上亲密,可大面上还过得去。第二年就生下了我,奶奶高兴得脸上都绽开了花,欣喜地说:是个男孩,我们张家的香火续上了…  相似文献   

18.
父亲是个异常温厚的人。记忆中他对任何人都是恭敬有礼的。母亲急躁冲动,时常耍着她的刁蛮,而父亲却从来是一言不发地陪笑。那时我未满十岁,每天听班里的同学夸耀自己的父亲如何了得,小小的脑子里便固执地给父亲定下一个懦弱的形象。我的任性与母亲一脉相承,幼时变着法子向父亲要吃的,得不到就高声大哭。父亲也不恼火,每次他都会耐心地哄着我,想出一个个新戏法,把我的注意力从吃上引开去。有一天和父亲去逛街,他指着街上一家铺子说:“那是我学生开的。”父亲做过几年教师,语气中藏着几分自得,我故意打击他:“你的学生个个比你有钱。”他不愠…  相似文献   

19.
祝禧 《江苏教育》2006,(3B):4-6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我小时候,父亲身体很瘦弱。可命运却安排他做了搬运工,每天拉着上百斤重的货物不停地在码头和货物中转站问来回跑,终于,身体受不住沉重的压力病倒了。母亲是农村妇女,为了不让家倒下.她用柔弱的肩膀担起了父亲的活,在长长的搬运队伍里,她和男人们一起拉起了拖车……从小,我就常听母亲说:拉车必须脚踏实地,只要一步走不稳,人就会摔倒。母亲的话以及她的坚强、韧性与执着告诉我应怎样面对困难,怎样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篇充满真情、动人心魄的小小说。文中叙述一个命运多舛的女孩在失去了亲生父亲之后,迫于生计.母亲带她再次嫁人。从此,她有了一个见而生厌的继父。她从未叫过他一声爹,但丑丑的继父却真诚地关爱着她,努力挣钱供她上学。不久母亲又因病去世,但继父并没有抛弃她,而是一如既往地拼命劳作.继续供她上高中,读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