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4 毫秒
1.
《中国兵书总目》著录中国历代兵书4221种,对研究我国古代的兵书、兵法,了解军事思想、军事发展史等有较高的价值。但该书收录条目众多,某些著录存在问题。现就参加国家清史项目《清人著述总目》编纂工作中所发现的条目略作考校。  相似文献   

2.
正被称为"中国十大兵书"之一的《曾胡治兵语录》,较为系统地反映了清末湘军统帅曾国藩、胡林翼的治军思想和治军方法。是中华民族军事史上颇具影响、十分珍贵的遗产著作。作为一部著名的语录体兵书,该书成于1911年。最初只是作为教材使用,并未传之社会。直到编写者、近代著名军事家蔡锷逝世一年后即1917年,才由上海振武书局刊行。此后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版本。现流行的主要版本有:1924年黄埔军校教材版;1937年冯治安铅印本;1943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版;1947年中国  相似文献   

3.
我国最大的一部兵学丛书——《中国兵书集成》自1987年开始出版至1991年8月底已出了27册。预计全部50册书将在1994年出齐。中国的兵书,典籍浩瀚,巍巍可观,独具特色,影响深远。它记述了中国历史上频繁发生的几千次战争,总结了极为丰富的战争实践经验,形成了颇为系统的军事理论,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军事思想。这些闪烁着  相似文献   

4.
萧海扬 《图书馆杂志》2004,23(4):69-72,41
将先秦兵书纳入古籍整理的范围,是兵书研究向纵深发展的一大标志,新近出版的《先秦兵书通解》可算是其中的代表。本文试从文献整理的角度,对《先秦兵书通解》一书的价值及其整理方法之得失作较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在中华这块古老而广袤的大地上,曾上演过许多幕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涌现过繁若秋星的军事家,贡献过众多光辉夺目的军事创造和发明,铸就过无数高明的战略、战法原则。它们都是军事文化的有机构成,而其最集中最精粹的提炼,无疑是那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思想精辟的兵书战策。从某种意义上说,兵书就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载体,是韬略智谋的同义词。兵法韬略,是人们对铁马金戈生涯的理性总  相似文献   

6.
在激烈竞争的时代,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无不想使自己变得更聪明一些。中国古代兵法谋略以其博大精深、垂范千古的思辨哲理,为人们提供了智慧之钥、聪明之术。自西周,至清末,3000多年的奴隶制、封建制的古中国,产生了大量不同流派的兵书,今天存世的亦相当可观。除了像《孙子》、《吴  相似文献   

7.
走近新三峡     
我们告别了什么长江三峡,各具特色,各显其妙;瞿塘峡雄、巫峡秀、西陵险,共同构成了一幅壮观瑰丽的画卷。近年来,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似乎长江三峡的绝佳风景,就在挥手间离我们远去了。上涨的江水,使原汁原味的万古三峡大部分景点不复存在,9个自然景观和15个人文景观将被全部淹没,14个大型岛屿将被部分淹没。位于新滩和香溪间的兵书宝剑峡,相传是三国时期诸葛孔明将集自己毕生经验写成的兵书藏书处,随着江水上涨,这段峡中之峡上的“兵书、宝剑”将永沉江底,诸葛亮一生的智慧再也等不到有缘人来相授。而云阳张飞庙原址也被淹,在长江伫立了千余…  相似文献   

8.
军事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它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科技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古代,我国的军事又与天文、历法、地理、阴阳、术数、五行、八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谓通阴阳之变,究天、地、人之际。作为对军事思想、理论进行总结、传承的兵书,其涵盖面是非常广的。它们是中国历代军事学的主要栽体,它们的内容反映了历代兵学家、军事理论家对军事活动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我们通过历代兵书的传世、亡佚、发展状况的考察,理清兵家文献在我国古典目录中的著录情况,以便为更好地研究、利用它们而服务。  相似文献   

9.
在《汉书·艺文志》中,数术、方技略与六艺、诸子、诗赋、兵书诸略并列,是汉以前的学术大宗,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领域占有突出的地位。近几十年来,考古发掘中方术类简帛佚籍和实物的不断出现,为古代思想研究带来了挑战和刺激。学者以出土材料结合传世文献记载,  相似文献   

10.
《素书》是我国传说中最古老的一部兵书,旧本题汉代黄石公撰写。黄石公为秦末汉初的隐士,曾经在江苏下邳的圮桥上授给张良一部兵书。后来,此书不知去向。给《素书》作注的叫张商英,是宋代  相似文献   

11.
为了巩固政权和维护图书市场的正常秩序 ,唐代严禁妖书、天文、图谶 ,兵书、占卜、相书、私史等流传于世  相似文献   

12.
李楠 《传媒》2002,(6):11-12
“环‘球’同此凉热”的世界杯,又要展开四年一度的大争夺了。 这一次是逐鹿韩日。这一次有一彪新军跋涉而出,那就是我们尚显稚嫩的中国队。 但中国的兵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中国队虽然稚嫩,中国人却都深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之道。 尤其是中国传媒,他们更是中国  相似文献   

13.
所谓策划,即出谋划策。至今为止,人们对策划尚未有一个完整的和科学的定义,人们对策划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策划从古到今都相当普遍地应用于社会生活中,如治理国家、征战、经商、治学等等。中国古代兵书《三十六计》集战略战术策划为一体,其谋略至今仍被应用于不同领域,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辉。  相似文献   

14.
刘安(前179—前122) 西汉初年,受秦末连年动乱和战争的影响,加之灾荒遍地,社会空前穷困,一时顾不上文化事业。可称道的编辑工作,是谋臣大将整理兵书。《汉书·艺文志·兵书略》称:“汉兴,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诸吕用事而盗取之。武帝时,军政杨仆捃摭遗逸,纪奏兵录,犹未能备。”张良、韩信等所做的编辑工作,看来是和  相似文献   

15.
《今传媒》1996,(5)
兵圣孙武的两部兵书@吕万里@张山...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最大的一部兵学丛书——《中国兵书集成》自1987年开始出版至今已全部(50册)出齐。这是中国军事界、文化界的一件盛事。古人云:“乱世修城,盛世修史”。这部反映中华军事思想历史的典籍得以编纂出版,充分反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治开明,国力日盛,人心安定。生活于新中国这一历史时期的军事研究人员,可以在此国泰民安之际,干出一番功垂千古的业绩。在中国正在大踏步走向世界之际,出版这部书,对于繁荣军事科学,弘扬与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六韬>以动物名字标示章卷名称的方式,既与它作为兵书,喜欢用不同动物形象,标明某些军事建制的习惯有关;也和古人的叙述模式以及当时的文化大背景有关.就其版本系统流传而言,早期的<六韬>作为兵书的特点,似乎并不太突出.后世传本则讲述具体的用兵原则、作战技术多,而早期曾存在的数术方技内容,却删削不少.因此不同时期的这些本子,在篇章数目上、内容的多寡上,呈现出一定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8.
《孙子兵法》连环画丛书的出版,是一件好事,我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孙子兵法》一书,不仅是中国,而且也是全世界现存的最早的兵书,在军事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直为世人所推崇。美、苏、日、英、法、德等国,都出版过大量译、著,从《孙子兵法》中吸取营养,指导现实。美国  相似文献   

19.
一《墨子》书,西汉成帝年间,刘向曾予整理;而任宏领校兵书,亦曾涉乎《墨子》。故刘歆作成《七略》,将前者著录在《诸子略》,后者著录在《兵书略》。班固承《七略》而为《艺文志》,在《兵书略》"兵技巧"类谓"省《墨子》重",而在《诸子略》"墨家"著录"((墨子》七十一篇"注曰"名翟,为宋大夫,在孔子后"~①。东汉时,《墨子》篇数有变化。高诱注《吕氏春秋·当染》云"墨子名翟,鲁人,作书七十二篇",却又于《吕氏春秋·慎大览》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结合兵书中的核心战略思维:善守善攻、知己知彼、兵贵神速来分析档案鉴定中数量与质量、客体与主体、成本与效益三大矛盾,试图从理念和途径上探索一些有利于鉴定理论与实践的只言片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