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长的教育之道有多种,严厉批评是一种,耐心教导是一种。而我选择后者。有时候,家长无意的批评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对于他们来说,家长耐心教导之重要超乎批评。家庭中的民主教育有助于增进父母与孩子间的友好关系,同时也有利于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获得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李红梅 《科教文汇》2014,(32):207-208
教育对象中有一个特殊的对象群体---单亲家庭的儿童。作为教师应该给与这些家庭的孩子更多的关心和关爱,帮助他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健康地成长。然而每一个孩子是否能健康的成长,与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给孩子带来无限的力量,能够让孩子充满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天。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给外界的感觉是比较自卑,做任何事情都缺乏勇气、缺乏自信,在与人的交往中表现为不合群、孤僻、甚至抵制外界的事物,从而严重地阻碍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何军 《百科知识》2023,(19):36-39
<正>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父母应当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舒适、温暖安全的成长环境。但现实生活中,一些未成年人受到的伤害却来自他们最亲近的人。这些伤害有的源自父母的疏忽,有的源自父母的故意伤害。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家庭都是孩子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他们最早接触教育和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可以说,家庭教育中我们整个教育的根基,特别是在早期教育当中,家庭教育所起的是学校和社会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便是到了中学阶段,没有家庭的支持与配合,学校教育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获得真正有实效的成功。作为教育的起点和基点,有其特殊的优势;良好的家庭教育中孩子成才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家庭有助于孩子心灵的优化。  相似文献   

5.
陈素霞 《今日科苑》2007,(22):272-272
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增多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然而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家庭非但没能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而且在有意无意地伤害孩子的心理,成为孩子心理问题的隐患。因此,家长应高度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特殊儿童的数量日益增长,其中包括生理原因、心理原因和环境因素。当今社会提出融合教育这一理念,旨在为特殊儿童提供一个和正常儿童一样的生活、学习环境,让他们得以适应和发展。通过随班就读,让正常孩子逐渐地接受这些特殊的伙伴,初步培养他们的爱心,让特殊的孩子不再特殊。  相似文献   

7.
<正>记得有句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说的便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当一个小生命刚刚来到这世上时,似乎只会吃,只会用哭声来告诉人们他的到来。但后来这些小生命都成长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是教育改变了他们,是教育给了他们未来。孩子出生后,首先要接触到的便是父母,便是家庭,因此,家庭不仅是孩子成长的港湾,还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地方。家庭环境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性格、品质的塑造,并且这些  相似文献   

8.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无疑十分重要,但如果面对近九成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作为学校老师,首要的问题不是这些学生的家庭教育如何提高的问题,而是怎样争取他们的家庭教育不要和学校教育形成反向力量,进而怎样争取他们配合我们学校教育形成积极作用的问题?本文想在这方面作一点粗浅的探究。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社会,人被称为高级动物而存在在这个世界中,而聋哑人便是我们这个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聋哑人和我们一样都拼搏在这个社会中,所以,聋哑孩子和正常的孩子一样,都有权利接受正常的教育,他们甚至比我们更渴望知识,更需要知识。但是,由于某些原因,他们的先天条件不足,在学习语文的能力上有困难。学校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上,对聋哑孩子的教导往往不够完善,让聋哑孩子接受困难,而花费比正常孩子更多的时间去学习。随着现代义务教育阶段对语文教学新课程的改革,聋校语文教学无论是在教学方法上还是在评价上都应该有重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地生活。张波这孩子是我从教十几年来碰到的第一个这么特殊的  相似文献   

11.
他们是群特殊的孩子,或智力迟缓,或家庭困难,在学习的道路上面临着比常人更多的困难。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要用自己的特别的爱,去呵护他们稚嫩的心灵。  相似文献   

12.
苗秀萍 《科教文汇》2011,(5):174-175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所组成。完整的一个家,是一个完整的社会细胞,单亲家庭也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千万个孩子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单亲孩子也是我们灿烂的未来,我们有责任关注他们、帮助他们、爱护他们,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使他们在身心方面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陈玉兰 《内江科技》2011,32(10):187-187
高职学生是高校教育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综合素质总体上说是不错的,但也存在着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认为首先应该掌握学生的整体状况,然后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教育与管理。  相似文献   

14.
高夏琳 《知识窗》2010,(3X):52-53
<正>案例背景:家庭是孩子最温暖、最安全的地方,是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是子女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但是如今的社会却导致了许多残缺的家庭、有问题的家庭,这些家庭的孩子往往是最大的受害者,他们因得不到爱或因受到过  相似文献   

15.
专家研究发现,由于不少父母都不愿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很早就让孩子学电脑,甚至在幼儿园阶段就已开始,但是这些父母没有注意到学校或家中的电脑设备是否适合孩子,是否会对他们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16.
杨涛 《科教文汇》2020,(11):159-160
幼儿因为年龄比较小,其活动场所主要是家庭和幼儿园,这也是他们生活成长的重要环境,因此,他们会被父母以及老师的言行所影响,正如幼儿教育领域的专家陈鹤琴教授所言:对于孩子的教育工作不是单一的工作,不是仅靠学校就能够完成的工作,当然也不可能仅靠家庭就能够完成,两者必须互相配合,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让孩子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对幼儿进行教育,发挥各自的长处和便利性,家园进行密切合作才能够让幼儿教育工作更见成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SCL-90问卷对新时期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结果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存在由此引起的强迫症状、敌对、抑郁等行为和情绪表现。研究者根据这一结果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本校的4个班级中进行应用,结果发现这些活动,尤其是人际关系提升club系列团体辅导活动对于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周长春 《科学中国人》2006,(12):120-121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也是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之年。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在于教育。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很多外出务工人员将孩子留在了农村,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空巢”群体——农村留守孩子。这些孩子在缺少父母引导、关爱和教育的情况下,面临着许多社会和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将影响他们未来的成长、学习和生活,也将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一个家庭,走出三个博士。并非他们特别聪明,而是他们受益于一套科学的教育方法。望子成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每个家长的殷切希望。而如何教育孩子、爱孩子,怎样科学地引导孩子,按其发育成长规律做事,是家长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董进宇博士现任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通过二十几年对教育学、心理学、成功学、法学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摸索出一套成功子女教育理论和方法,创立了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改进,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成了整个家庭的主要问题。然而在教育思想上许多家庭并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家庭里,一些旧的教育思想依然存在,并且表现得尤为突出,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成了许多独生子女家庭必然存在的问题。一些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现实原因让独生子女早期的体育教育几乎为零,而独生子女身上出现的问题却非常让人担忧,如:肥胖、近视、自私、不易与人交往、不善于动手、动脑等。大部分孩子活在父母及至祖辈们的呵护下,失去孩子应有的空间,因此,不管是作为父母还是体育教育工作者们都要清楚地认识到培养独生子女参加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不仅是其身体心理成长的需求,还对规范独生子女的行为以及培养独生子女的意志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并以身作则带领独生子女参加户外体育锻炼,在生活中培养独生子女的体育特长及爱好,并和独生子女一起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体育教师更应转变教育思想,不仅教学生锻炼身体更应教他们怎样科学、有趣地参加体育锻炼,乃至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运动,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