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直以来,学界大体把《韦护》定义为"革命家恋爱"的典型作品,但是重读《韦护》,我们发现,在作品中丁玲真实地写出了革命内部个体生命的内在矛盾,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韦护》的复杂性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喻世明言》"被"字句类型及特点的考察,进而考察《喻世明言》"被"字句的诸多指标。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喻世明言》"被"字句的使用与明代的其他作品存在差异,而保留了很多唐宋元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王恒娟 《语文天地》2013,(17):19-2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而作品的文学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援了解"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作品之一《草房子》的艺术魅力和文学美誉,渗透读书方法,激发阅读兴趣。2援欣赏《草房子》,读懂、读透《草房子》中的"桑桑",初步认识其他人物,为整本书的阅读打开一扇窗。3援在阅读、交流、参与中发现阅读的魅力,体验阅读的快乐,引发阅读期待,提高阅读品位。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魏丽娜 《现代语文》2007,(12):91-92
纵观《哈姆雷特》和《李尔王》这两部作品,我们不难发现悲剧的主要人物及主要情节中都有"疯癫"一段。评论界对二者的"疯癫"也有过种种解读,本文试图通过对剧中主要人物疯癫话语的分析领略剧本背后的深刻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6.
《牡丹亭》、《长生殿》是明清传奇戏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部作品。《牡丹亭》创造了明代传奇戏曲的一个高峰,《长生殿》在继承了《牡丹亭》创作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又有所进步。这两部作品存在着共性和差异,比较两个文本可以发现,《牡丹亭》、《长生殿》都以情作为作品的艺术表现实质,"大旨谈情"是两部作品的最大共性。然而分析作者题词或自序会发现,两位作者对情的看法是存在细微差别的。在《牡丹亭》、《长生殿》"以情为本"的基础上,也可看出明人和清人对情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7.
《莎乐美》是奥斯卡.王尔德的杰出作品之一,王尔德首先用法语写成这部一幕剧,然后又亲自把它译成了他的母语——英文,在这部作品的两种语言版本中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发现很多语言学中的"真朋友"和"假朋友",因此,这部作品中的语言具有很大的分析价值。  相似文献   

8.
《教师教学用书》将《风筝》教学定位于"亲情"。这样的定位容易引起教师和学生对作品的误读。通过《风筝》与鲁迅的另一篇作品《我的兄弟》的比较发现:"亲情"固然是《风筝》一文所涉及的内容,但却不是此文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都是鲁迅先生的重要作品,同时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当我们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阅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两篇作品有其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0.
台湾居民作品的著作权的取得在中国大陆能否适用《伯尔尼公约》规定,抑或基于《TRIPS协议》的规定而适用自动产生原则?本文通过"鱼图形"作品的商标权纠纷行政案件评析,并结合《伯尔尼公约》、《TRIPS协议》以及《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的规定来探析两岸知识产权(智慧财产权)在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发展,提升两岸知识产权的创新、应用、管理及保护。  相似文献   

11.
李静玮的小说《小女巫的魔法周记》从看似平凡可爱的高中女生、看似波澜不惊的高中校园入手,带领读者进入到一个想象力超凡、语言幽默时尚、情节跌宕起伏的魔法世界。作者对高中生活的把握表面化下藏着深深的理解。主人公林卡十周的校园生活与其说是对校园生活神奇魔力的回忆,不如说是对逝水年华的讴歌。  相似文献   

12.
作为小说家评论百二十回《红楼梦》,王蒙是第一人.他以高鹗续的《红楼梦》为依据,发表自己的观点,关注《红楼梦》文本本身,从文本阅读中欣赏《红楼梦》的文学艺术,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去研究《红楼梦》,因此在这一点上,王蒙的《红楼梦》研究与小说批评派红学是相同的.因此具有考证派与索引派所没有的优势,弥补了考证派与索引派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废名在抗战期间,从北大回到故乡湖北黄梅,从事小学教育。其自传体小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有大量的儿童教育片断描写,集中表现了其儿童观和儿童教育思想。废名认为“每个儿童都有他的世界”,教育者应尊重儿童本有的世界;“自然”是儿童的好学校,主张让儿童接受“自然,,的教育;学校教学要从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出发。废名对儿童天性的尊重以及对以儿童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倡导,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霍桑代表作《红字》的主题一直是学界长期争论的焦点。道德学派提出《红字》的主题是人类之罪,反映了作者清教徒式的罪恶观,但霍桑对待男女主人公模棱两可的态度却又使人对此产生怀疑。女权主义研究则强调《红字》女主角身上体现的女权主义,而小说蕴涵的女权色彩却又被霍桑字里行间的嘲讽所冲淡。政治学派认为《红字》包含革命主题,而小说中对复辟和恢复秩序的偏好倾向却又反映了作者对社会革命保守、怀疑的态度。新文化论者认为,这是一个关于从旧世界过渡到新世界的神话式文化寓言,然而,在小说中却找不到由一条主线贯穿的、统一的文化“神话”。这一切源于霍桑的模糊风格使小说具有多重的复杂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学校内涵建设必须依赖于教师的发展入手,论述了教师发展与学校内涵建设的关系。指出教师的发展必须有学校发展的支撑,学校的发展必须以教师的发展为重心,学校要为教师的发展提供舞台,教师要为学校的发展做出努力。提出了通过探索教育规律,完善教育模式,启动名师工程,制定教师的长远发展规划,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具体措施,构建“教师—学校”互动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学生参与学校变革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其实践进展却相当滞后。尊重学生参与学校变革的权利、发现和提升学生参与学校变革的能力、建立学生参与学校变革的运行机制是当前推进学生参与学校变革实践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7.
曹著高续《红楼梦》是新红学派的一大功绩,近年多遭异议。贾雨村初仕时续娶娇杏事件叙述的前后不一为书中自证。他首次被革职前经历的两种说法均不合曹公原意。其实情是:贾雨村中进士后先当一任知县而后擢升知府,赴任途中巧遇娇杏续娶为妾,不到一年被革职于知府任上,前后任官凡5年。高鹗续写雨村作知县时便娶娇杏是错断。历代步其后尘者甚众,以讹传讹,积重难返.此宗牵涉到贾府及诸多人物、事件的发展空间无法链接,甚至被误解为曹公未及审改的舛错或败笔,由此可知高鹗暨后学辈与曹雪芹之间的巨大差距。这种前后不榫合恰恰铸成了曾著高续《红楼梦》难以销匿的铁证。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狭义上的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立干1978年12月,此时昭通师范专科学校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建校.成为昭通地区第一所高等学校,也是当时云南地州建立较早的一所高校。这个时间是学校过去所说“三十年”校史的根据,一定程度上也有其合理性。但这个校史却忽略了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渊源。国内高校校史的通行提法,一般都习惯往前追溯其发展的源头。以这一眼光来看,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办学校址和昭通的师范教育都同样具有相当长的历史,她们之间有着无法割断的历史渊源。因而合理地、实事求是地追溯学校的源头,既符合校史的通行写法,又能体现学校本身历史的厚重。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全国各地的初中物理作业的设计形式和中考的命题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通过案列展示、解析、对策,提出新颖的、开放的、发散的、好的试题或作业题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20.
学校资源的质、量、结构等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成功的民办学校有其资源建设的共性:有效整合校内资源,合理分配好学校资源,适度借用外部资源,注重积累核心资源,注意保护资源。民办学校资源摄取的途径,有三种方式:市场交换方式、政府(计划)安排方式、关系网络方式。基于民办学校核心资源的六个基本特征——不可复制性、顾客价值、竞争性、可控性、战略环境性、再生性,办学者要寻找与学校发展战略匹配的核心资源:独特的学校教育模式和文化,做民办学校核心资源的研究者、决策者和打造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