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临传统强势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双重夹击,民生和细节是广播新闻的优势所在。在高校广播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民生意识和细节意识的培养,至少需要从民生视角、民生新闻呈现形式、细节把握能力这三个方面着重进行培养与训练.以适应新的传播格局对广播记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刘学  阮怡 《东南传播》2016,(12):33-34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福建新闻广播积极探索,在台风直播中创新方法手段,开展融媒体直播,切实提高广播媒体在台风等突发事件中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本文探讨的是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广播如何向新媒体取长补短,通过把握新闻的时效和新媒体语境下的表达方式,提高广播人的新媒体素养,探索建立广播的融媒体报道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广播新闻剪辑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广播新闻节目的整体质量。广播新闻剪辑者要思维敏捷,能够把握新闻舆论导向并保持看待事物的客观性;广播新闻剪辑者在洞察受众意识方面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还要具备良好的效益意识和专业素养,并做出快速反应,提高媒体效益。  相似文献   

4.
把握好网站的定位首先,广播电视网站必须看清楚自己的战略定位。广播网站是广播这一传统媒体向网络空间的延伸和开拓,传统广播媒体是广播网站的根基和立足点,也是它的母体。广播媒体多年经营形成的品牌优势、人才优势、新闻优势、受众影响等,都能够随着广播网站的运作而扩展到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5.
贾萌 《新闻世界》2022,(7):59-63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不仅互联网内容聚合平台得益于用户生产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贡献,包括广播在内的传统媒体机构,也成为了新闻网络中专业生产内容(Professionally Generated Content)和职业生产内容(Occupationally Generated Content)的节点,传播的内容、渠道和手段越来越多地受到网络协同的影响,需要广播新闻编辑把握机遇,转变工作范式,以新闻为基点,通过统筹资源、提前策划,促成所在媒体机构与社会的多维度连接,进而放大广播媒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不论是电视、广播,还是报纸,民生新闻栏目大有上升趋势,有的栏目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栏目。反映社情民意的民生新闻栏目深受读者欢迎,民生新闻正在成为媒体的主导力量之一。如何做好报纸民生新闻是媒体眼下尤为关切的问题,有必要从媒体责任的高度把握方向,掌控原则。  相似文献   

7.
现场报道是广播新闻中最富广播特色的一种报道形式。近年来,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广播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化,现场报道这种形式被许多电台广泛采用。笔者多年来从事广播新闻报道工作.我认为要做好现场报道,就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即:坚持“三贴近”.使用好现场音响,捕捉把握好现场新闻细节。  相似文献   

8.
在广播中,新闻评论在彰显媒体的公信力、把握话语权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其价值也得到进一步凸显。然而,评论在广播新闻中仍然是一个弱项,是广播节目中的"短板",其主要原因是视野狭窄、观点肤浅、力道不足、形式单一、个性缺乏等。那么,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如何强化责任,恪守道德,铲除虚假,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笔者在一家省辖市广播媒体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多年,并长期担任新闻部主任和新闻节目总制片人。对广播新闻产生的虚假原因、危害和广播新闻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杜绝虚假报道作了一番思考,供业内同行取剔筛织。  相似文献   

10.
在融媒体时代下,广播新闻编辑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广播新闻采编应积极抓住发展契机,不断深入学习和研究,找出采编工作中的问题,创新采编工作思路.文章首先分析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编辑的特点,提出广播新闻采编创新思路,通过综合判断稿件、加强新闻整合、提升策划能力、增强新闻编排、实现形式多元等方面阐述创新广播新闻编辑意识,以期...  相似文献   

11.
张艳楠 《记者摇篮》2012,(10):24-25
近年来,随着媒体间竞争的激烈,广播媒体发挥自身灵活、快捷的优势,积极采用新闻现场连线报道这一形式,为广播新闻注入了新的活力。所谓广播连线报道,是指在广播新闻直播节目中,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通过手机等通信工具,与直播间里的主持人进行交流,报道新闻事实、描述新闻现场或对新闻事件进行即兴评述的一种报道形式。在媒体多元化的今天,广播新闻连线报道发挥了独特的优势。一、广播新闻连线凸显新闻的时效性,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新闻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声音新闻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新"。在如今这个信息化时代,传统的广播媒体受到了强烈冲击。  相似文献   

12.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化的今天,谁能出新、出奇,谁就能抓住受众的眼球,成为最后的赢家.作为地方媒体,利用好“近水楼台”的地方优势,做出令读者、同行“拍案”的新闻策划,则是当下媒体人应该更多考虑的重点.《唐山广播电视报》近年来不断推陈出新地推动新闻策划的实施,把握好三个“度”,使新闻策划成为唐山广播电视报的重要内力.  相似文献   

13.
广播新闻评论的改进与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和引导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扩大媒体影响力、提升媒体公信力的重要载体,因此也被称为媒体的旗帜。但相对于报刊和电视等媒体而言,广播新闻评论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尤其是近年来电视新闻评论和网络新闻评论的活跃更加凸显了广播新闻评论的尴尬。在这一过程中,广播新闻评论逐渐形成了泛化和僵化并存的自我循环。  相似文献   

14.
广播是媒体中唯一的非视觉媒体,被称为“耳朵媒体”。广播新闻故事化报道,是通过表现有力的声音和语气来栩栩如生地再现新闻事件。本文着重阐述广播新闻故事化报道的必要性及其方法。  相似文献   

15.
融媒体时代使得广播电视台传统的新闻编辑以及播出方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传统的广播新闻传递信息的方式已经与当前的社会发展不相符,融媒体时代的形成和发展衍生出新形式的、便捷性更强的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台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想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需要作出改革和创新,将新型的理念运用在广播电视台新闻发展中,使其在新时代顺利发展,而这需要新闻编辑积极学习、积极进行转型.对此,笔者分析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在融媒体时代转型的根本原因以及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广播受到电视巨大冲击,影响力渐弱。调查显示,80年代受众最先获得新闻的顺序是:广播、报纸、电视。90年代是电视、报纸、广播。进入21世纪,互联网又异军突起,成为时代的宠儿,受众的蛋糕进一步被瓜分。有人说广播已经边缘化,沦为辅助媒体。在媒体竞争日前激烈的今天,广播认清自身优势十分必要。(一)充分认识自身优势,努力把握广播发展的未来。1.迅速及时,时效是新闻的基本特征,广播的播报与受众地收听几乎是同步的,广播设备简易方便,可变性比较强,可以随时插入最新的现场报道。  相似文献   

17.
齐玉芹 《新闻世界》2013,(11):56-57
新闻价值,是指凝聚在新闻事实中的社会需求。就广播新闻来说,广播新闻的价值是新闻对听众的意义。听众喜欢的、需要的、想知道的,就应该是媒体要大力报道的。本文列举了广播新闻目前遇到的困境,提出广播新闻要保持持久的影响力,就要从广播新闻价值这个理念出发,立足本地化,在增强新闻的实用性上下功夫,多触角地加强策划,塑造广播新闻实在实用的品格,打造广播新闻的品牌影响力,为城市广播媒体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马瑛 《中国广播》2008,(9):57-58
提要是对广播新闻内容加以提示的简短文字,是广播新闻必不可少的“脸面”。广播新闻要先声夺人,提要就是“先声”,其在广播新闻中的传播作用显而易见。说得准确点“提”出的新闻“吆喝”得好坏,直接影响广播媒体的传播力或收听率,所以广播工作者应充分发掘提要在新闻信息传播中的特点,让其成为发挥广播媒体传播力的支点,帮助我们改善、  相似文献   

19.
广播新闻评论作为广播新闻的重头戏,秉承了广播传播的一些特点,在日益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中,广播新闻评论在充分发挥广播优势的同时,还应该在选材、语言和播送方式上寻求突破,以提高广播新闻评论整体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媒体的不断发展,融合媒体时代到来,它为文化传播打开一条新的通道,创新文化交流方式,促进国内文化事业的发展。当前,随着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广播新闻的编辑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在融媒体背景下,广播新闻的媒介传播战略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鉴于此,本文首先概述广播新闻编辑的现状,其次,对广播新闻编辑自身发展的有利条件进行了分析,最后探索融合媒体广播新闻编辑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