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胶头滴管结构小巧,操作方便.它不仅是化学实验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态试剂的基本工具,捏挤滴管乳胶头同样也能很方便地吸入或排出气体.使用滴管乳胶头来观察和开展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实验用品: 圆底烧瓶(500毫升)、双孔橡皮塞、玻璃尖管、胶头滴管、烧杯、乳胶管、乳胶管夹。  相似文献   

3.
胶头滴管在气体操作技巧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胶头滴管体积小巧,拆卸和进一步加工都十分方便,是中学开展微型实验的好材料。它不仅可用于液态试剂的简单吸取和滴加,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微型实验中,捏挤滴管胶头也可以吸入或排出气体。根据气体的不同性质灵活操作和使用滴管,能使它发挥反应器、集气瓶、导气管、干燥管或玻璃搅棒等器皿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氢氧化钠溶液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实验如果按课本上的装置实验 ,不但找不到合适的小试管 ,而且将小烧杯倾斜使溶液混合时也不易操作 ,甚至可能将溶液倒出 ,造成实验的失败或误差。为了克服上述不足 ,可向锥形瓶里加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将一胶头滴管插入到橡皮塞中再向胶头滴管中吸入氢氧化钠溶液 ,并擦去滴管口附着的溶液后 ,小心地将带有橡皮头滴管的橡皮塞插入锥形瓶口中 (不要碰撞乳胶头 )。将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左盘内称量 ,用砝码使天平平衡后取下锥形瓶(砝码不取 ) ,将滴管内的溶液滴入锥形瓶内 ,生成蓝色沉淀 ,再将锥形瓶…  相似文献   

5.
初中化学课本70面图4-2,氢氧化钠溶液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实验如果要用课本装置,不但找不到合适的小试管,而且将小烧杯倾斜使两溶液混合时也不易操作,甚至可能使溶液倒出,造成实验的失败。为了克服上述不足,实验装置作了如下改进。向锥形瓶里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将一胶头滴管插入到橡皮赛中,再向胶头滴管中吸入氢氧化钠溶液,且擦去滴管口附近的溶液后,小心地将带有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塞到锥形瓶口中(不要撞乳胶头)。将锥形瓶放到天平左盘内称量,用砝码使天平平衡后取下锥形瓶(砝码附图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不取),…  相似文献   

6.
李雄记 《化学教学》1999,(12):13-13
滴管胶头在化学实验中除了作玻璃滴管的配件外,似乎别无它用,其实,只要稍加处理,它至少还有下述三种重要用途.1.用于连接管径悬殊的二根玻璃导管在化学实验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用普通的乳胶管连接装置中二根管径悬殊的玻管时,总是顾此失彼:乳胶管若适合小玻管,便套不进大玻管,若适合大玻管,套进小玻管又显得太松而漏气.用一个按图1的虚线剪去顶部的滴管胶头来连接便可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见图2).2.作为蒸馏装置的温度计接头给蒸馏瓶装配温度计,通常的做法是在选定的胶塞上打一个适合温度计外径的圆孔,然后插入…  相似文献   

7.
胶头滴管的外用四则浙江省象山第二中学(315731)郑如法胶头滴管是实验中最常用的仪器,但只用于取少量液体。实际上还可以用于其它实验中,现提供四则外用实验,不妨一试。(一)硬水软化取一胶头滴管,细管头包上一块薄海棉(如图),去掉胶头,把少量阳离子交换...  相似文献   

8.
化学实验中吸取和滴加少量试剂时,常使用胶头滴管。2001年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全一册(人教版)中第95页这样介绍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三指法”,该方法如图1所示。图1所示的操作方法,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有相当大难度。因为该操作方法中的拇指、食指、中指均用力于胶头,而胶头具有弹性,由于学生在操作中用力不匀而牵动滴管使滴管下口位置移动,若将试剂滴入试管中时常将试剂滴入持试管的手上或碰着试管管壁,对试剂造成一定的污染。笔者建议采用“四指法”(如图2)。使用胶头滴管时,应掌心向…  相似文献   

9.
小学自然第七册第36页,要求实验者自己设计实验证明空气究竟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本人通过多次实践,制作出了气体热胀冷缩实验演示器如图1-(a)所示,能很容易地证明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a.制作方法:①取一根玻璃导气管,一端拉成长约5cm的细尖嘴。②将细尖嘴一端弯成∽形,另一端扩口,套上透明胶头,制成一支∽型尖嘴透明胶头滴管即可。b.特点:实验操作方便,实验效果显著。滴管式便于吸入少许红水到演示器内,透明胶头便于观察胶头内有无气体以外的物质。c.作用:证明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d.使用方法:①用气体热胀冷缩…  相似文献   

10.
化学实验技巧点滴南京市人民中学(210005)马惊涛巧除玻璃仪器上老化的橡胶化学实验室中滴管的使用率很高,滴管上的橡胶头易老化发粘失去弹性,更换胶头是件不大不小的麻烦事,一般采用手拽却会留下一圈粘在滴管上撕不下来,即使是用小刀刮,也不一定能完全刮干净...  相似文献   

11.
制取溴苯实验装置的改进上海市番禺中学(200052)吴西沙实验装置:说明:1.用一塑料眼药水瓶,剪去上部尖嘴,使能套进滴瓶滴管。用百得胶胶住,可吸取液体4-5毫升,做成一个塑料头滴管。2.I管内放入10毫升苯、0.5克铁屑,用制成的塑料头滴管吸取4—...  相似文献   

12.
1 装置一,图1所示是课本中的喷泉装置,若圆底烧瓶中充满的是CO2气体,烧杯和胶头滴管中是NaOH溶液,由于CO2气体可被NaOH溶液充分吸收,挤压胶头滴管后,产生喷泉。可用SO2、H2S、Cl2等气体代替CO2。  相似文献   

13.
听诊器是医生对病人进行心、肺听诊检查的重要医疗器械,在医疗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培训乡医及生理课教学中,为了解决经费不足,笔者曾为教学自制简易的听诊器,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简易听诊器的装置图1、股型胸件2、Y型三通玻璃管3、耳件4、乳胶管二、制作胸件是洗刷净的废牙膏嘴,并用塑料或橡胶薄膜将牙膏嘴下部漏斗状部分裹扎紧(不漏气)而成。牙膏嘴处与乳胶管相接.两个耳件是将2支滴管去掉胶帽,并分别从滴管上端截取的3厘米长翻口硬质玻璃短管。耳件与二条等长的乳胶管相接。中间是由Y型三通玻璃管分别与连接股型胸…  相似文献   

14.
《化学教学》96年第2期《气体点燃防爆器的制作和使用》一文介绍的有关装置制作起来比较麻烦且体积较大使用不是十分方便,我们以一次性输液器为材料并加以简单的改装,便可制成气体点燃防爆管,制作和使用都十分方便,现介绍如下.1.制作找一支一次性输液器,剪下毛菲氏滴管(两端各带一段塑料管)按图1所示的安装好.2.使用使用前,先将控制夹旋紧,将毛菲氏滴管平放在实验台上,取下放气栓,用滴管向毛菲氏滴管内注入3mL水,塞上放气栓,然后将毛菲氏滴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将通气的一端与气体发生器相连接,旋开控制夹,可以看…  相似文献   

15.
规范与改错     
规范与改错初中《生物》第二册P50、P51中间有4福图,内容是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实验操作,均不规范。教科书中图像具有权威性和示范性,本文中提到的实验是学生第一次使用胶头滴管,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若不纠正课文中错误操作,学生一旦养成习...  相似文献   

16.
实验操作小窍门黄州市总咀小学雨云冰,余伯平(436100)一、巧用胶头滴管在检验岩石时,要证明某种岩石是不是大理石二石灰石,要用到带胶头的滴管,如何正确巧妙地使用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又不灼伤皮肤,我们的作法是:吸酸液时,用手指捏扁胶头,排出空气再插入酸...  相似文献   

17.
质量守恒定律演示实验引燃白磷的新方法浙江仙居县职业高中(317300)周秀云浙江仙居二中(317300)张汝建一、实验步骤1.取一个干燥的锥形瓶和一只橡胶塞,在橡胶塞上钻二个合适的小孔,分别插入燃烧匙和胶头滴管,注意让胶头滴管置在燃烧匙正上方约3厘米...  相似文献   

18.
肖永强 《物理教师》2008,29(3):25-26
现行教材介绍,测定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所含油酸的体积时,用胶头滴管或注射器将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实践发现,胶头滴管或注射器均感使用不便,因胶头滴管滴出的液滴较大,在浅水盘里水面上形成油酸薄膜的面积太大,难以测定其面积;而使用注射器,当施加在活塞上的压力控制不当时,从针头出来的油酸酒精溶液就会时而成滴,时而喷射,实验往往半途而废.本是一堂学生实验课,呈现的却是学生一趟趟换水上洗手间的闹剧.  相似文献   

19.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发现,滴管的橡胶乳头极易被腐蚀烂掉。我经过观察和为析,认为问题出在学生手拿滴管的方法上。绝大部分学生手拿滴管的方法是:大拇指、食指捏住胶头(教材上也是这样示范)或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捏往胶头。尽管教师提醒和要求学生在使用滴管时注意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以防试液倒流腐蚀橡胶乳头,但是学生在实验操作时,当思想集中在看左手试管里的反应现象时,右手的滴管就不自觉地倒置了(见图一)。如果采用如下拿法:即大拇指、食指、中指捏住清管的胶头,同的,中指头的正面亏无ste头…  相似文献   

20.
一、药品的取用1.取药原则操作规程有规定,不触、不尝、不近闻;来说用量取最少,液取一二固盖底。2.固块药品的取用块状药品镊子夹,绝对不能手来抓;横放容器把药放,慢慢竖起滑器底。3.粉状药品的取用粉状药品药匙取,也可倒在纸槽里;横持试管送底中,直立试管落到底。4液体药品的取用瓶塞倒放水平桌,手心对签把瓶握;口口相接别哆嗦,试管略斜没出错;倒完液体相向擦,以免残液外壁淌。5.胶头滴管取用药品轻拿滴管靠近日,手捏滴管橡皮头;垂直滴入试管中,切忌滴管触器口;滴管用过速清洗,滴瓶免洗应归口。6.液体的量取量简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